李瑞通
摘要:语文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会极大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融合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有效的掌握语文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学教学中对学生重点培养的技能。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生通过运用语文课本知识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结合。采取正确的阅读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写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可以促进阅读理解水平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意义
(一)阅读是写作的源泉
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增加词汇量,可以更好的组织语言,可以丰富语言体系,通过阅读可以增加表达能力,对不同事物和看法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语言更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好的阅读是深刻理解文章前提。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识字率不高、家长很少陪伴阅读,不够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很高、阅读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现状。其实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识字率,提高学习理解文章的兴趣,产生阅读爱好,可以说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通過阅读可以让汉字融入一定的语境之中,可以发挥汉语的独特优势。随着学生的阅读水平逐步提高,识字率越来越大,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进而通过开始造句、逐句逐段的进行写作,这就需要平时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写作的时候就会下笔如有神。
(二)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道出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要想下笔如有神助,前提是读万卷书,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保障,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了。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不是简简单单的掌握多少汉字,背诵多少文章的考核任务了。而是考核多种阅读、理解不同文章的速度与能力,语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将来各个学科的学习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掌握的词汇会更加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人类是用语言思考的动物,语言越表达的清晰,思维就越敏捷,思路就会越清晰。因此喜欢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把问题处理的更加妥当。
阅读与写作像咬合的齿轮一样,环环紧扣,阅读能力强的学习,写作水平一定会不错,反之写作水平高的学生,一定会语句完整,辞藻丰富,他的阅读水平也一定会很高的。
二、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方法
(一)激发写作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重视阅读,给学生创造阅读的环境和阅读工具,通过一定的阅读积累,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的内容决定了学生是否会进行长期阅读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展开多种文章的阅读,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易于接受的阅读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特点的时间让学生去图书馆寻找自己喜爱的图书进行阅读,同时让学生做好阅读记录。
(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有序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要融合一些写作内容的教学,通过阅读掌握的大量词汇和句子,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的输出,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了一定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素材,通过写作的练习会不断提高写作的能力和技巧。
小学生提高写作的方法形式多样,首先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一次郊游、一次逛动物园的体会,写成一篇文章。家长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给孩子以启迪。通过一定练习总结一定的写作方法。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持续的兴趣,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推动阅读的教学模式创新,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推动写作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堆山.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 学周刊,2018,(09)
[2]杨志明.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7,(15)
[3]娄军华.“审美——品读”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