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产业发展的焊接自动化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2018-04-11 06:01:26黄政艳龙昌茂戴建树
电焊机 2018年4期
关键词:广西校企基地

黄政艳,李 宁,龙昌茂,戴建树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0 前言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加快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数据统计表明,目前国内市场的工业机器人中约有45%应用于焊接领域,近年来国内焊接机器人销售以20%的速度增长。焊接技术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企业急需熟练操作焊接机器人的技能人才,掌握机器人焊接工艺的人才尤为紧缺。为服务智能制造培养更多的机器人焊接工艺高端人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在校企融合发展理念、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专业服务产业的途径等方面取得创新[1]。

1 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1.1 存在问题

(1)焊接技能人才长期短缺,焊接自动化专业人才特别是掌握机器人焊接工艺的人才特别紧缺。

(2)焊接实训基地建设问题,需要解决多元投入、多元主体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营、机制创新和持续发展问题。

(3)焊接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不够合理,教改和科研能力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新型校企合作需要的问题。

1.2 解决思路和方法

(1)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

依托职教集团,以行业协会为桥梁,校行企合资共建广西焊接技术中心,规范校行企一体化运作管理,实现学习环境与生产环境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对接。

(2)校企共建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以广西焊接技术中心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跨校企跨专业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教师团队对接工程师团队,以基地育师资、以师资强基地,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3)广泛开展技术服务。

专业服务产业,以推广应用焊接自动化技术为契机,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技术优势,急企业之所急,为柳工、柳汽、玉柴、广西建机等企业提供机器人焊接工艺技术优化和技能培训服务,为企业技术升级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4)推动校行企长效合作常态化。

校行企三方签订《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共同制订《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规范广西焊接技术中心平台的运行管理,发挥合作潜力,明确职责,形成“行业统领、技术牵引、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焊接专业的建设和改革。

专业对接行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构职业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特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亮点,突出职业素养、思想道德的培养,全面提高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2-3]。

2 焊接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在焊接专业作为传统优势专业基础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

2.1 建立“多元主体、独立经营、共享开放”的焊接产学研用基地

主动适应行业转型升级,按照“多元投入,独立运营,开放共享”的原则,学院与南宁市焊接协会、南宁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产学研用基地——广西焊接技术中心,并围绕该技术中心与中国焊接协会、广西焊接学会共建“中国焊接协会机器人焊接(南宁)培训基地”、“广西焊接与切割高新技术应用研发推广中心”等利益共同体。

广西焊接技术中心占地20亩,设备总值1 800多万元,采用“职教集团实训基地委员会—基地理事会—基地管委会”三级管理体制,校行企三方共同组建基地理事会,行使决策权。由广发重工集团负责人出任理事长,协会会长和学院院长为副理事长,由理事会任命基地管委会负责人。建立例会制度,共同商议基地的运行和发展大计,从制度层面上确保企业的主体地位,保障共建基地校行企关系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中心借助学院的品牌效应和智力支持,打造“利益、责任、管理、服务”的共同体,实现五方面“共享”:

(1)人才共享。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学院教学和科研,校企定期进行人员互换。

(2)设施共享。基地的车间、设备等在集团内部开放共享,逐步向社会开放。

(3)信息共享。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培训、企业需求、技术创新等信息共享。

(4)资源共享。整合焊接专业群教学资源,对集团成员和社会开放共享。

(5)文化共享。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基地文化在集团内分享。

目前,焊接技术中心已建成集“教学、培训、经营、服务”一体的、对社会开放共享的产学研用服务平台,成为广西示范性实训基地。基地管理实践成果获2012年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

2.2 构建“三层递进、国际接轨”的焊接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产学研用基地,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焊接专业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标准,构建“三层递进、国际接轨”的培养体系,将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融入核心课程,重构职业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层次递进培养,对接校企远程互动可视化教学系统、“静思学堂”德育移动课堂、新时代焊接社团3个平台(“空中课堂”引导学生远程介入现场、“德育课堂”培育学生道德品质、科技社团锤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接轨国际焊接人才培养标准,以国际焊接大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焊接专业在校生连续八届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焊接技能大赛,26人荣获国际大奖。

培养过程突出立德树人,始终将工作态度和道德修养等职业素养置于核心地位,将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中,出版了实践经验编著《移动学习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2.3 打造跨专业跨校企的“双师型”教学科研服务团队

整合焊接、机械、自动化等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的科研资源,跨专业、跨校企共建教学团队,达到以基地育师资、以师资强基地的目的。校行企三方共同制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着力在双师结构优化上狠下功夫。

以基地为平台,成立“高凤林大师工作室”,汇集7名省级技术能手,以项目为载体,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推广先进技术,成果显著,成为“广西优秀教学团队”、“广西科技创新团队”,双师素质比例达96%,培养广西教学名师2名,学院教学名师2名,1人获“广西突出贡献高级技师奖”,3人获“广西技能大奖”,4人获“广西技术能手”等称号。

跨校企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学院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为学院提供人才支撑,有效解决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问题。实践成果获2012年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

2.4 形成“技术引领、服务驱动”的焊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发挥基地、师资的软硬件优势,以机器人焊接工艺优化、大型船舶焊接工艺设计等业内领先的技术服务项目为引领,吸引行业企业主动寻求合作。戴建树教授多次受邀在中国焊接协会产业论坛、全国机械行指委材料专指委年会等学术会议上做机器人焊接工艺高端人才培养专题报告;团队教师为奇瑞重工、北汽配件、玉柴集团等企业优化机器人焊接工艺,推广先进技术,解决生产难题;专业毕业生覃厚铭代表珠海科盈焊接技术有限公司参与辽宁舰的建造,负责钛合金焊接工艺方案实施。焊接专业具备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能力,从而吸引了玉柴、柳工等企业主动寻求合作,为企业培养了许多像玉柴集团刘英佳、柳工集团韩权等这样的金牌技师和技术能手。

以服务东盟为目标,制定广西机器人焊接工艺高端人才跨国培养方案,引起政府关注,2017年学院受广西外专局委托选拔42名来自玉柴、柳工、柳汽等单位的技术骨干到学院参加机器人焊接工艺培训,政府投入120万元遴选16人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国焊接技术培训研究院等单位培训。受训人员回国后,在行业企业推广机器人焊接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引领、服务驱动”使得校行企自然合作,共建利益驱动机制,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汇编》系列管理制度,出版编著《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路径设计与实施》,总结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途径创新[4-7]。

3 焊接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成效

3.1 校内推广和应用

机器人焊接工艺高端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面向校内数控、自动化等27个制造类专业推广和应用,累计受益学生超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94.8%,用人单位满意率96.2%,学校因此连续5年被教育厅评为就业先进集体。

与玉柴等55家企业合作,建立工作站4个,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等制度28个;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0个、区域技术服务中心4个,企业投入2 033万元;建成广西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获广西教学成果奖12项,培养广西教学名师3人、广西技术能手8人、广西技能大奖获得者3人;技能大赛国际获奖26人次、国家级获奖55人次,省级获奖604人次。

3.2 行业引领和示范

面向行业内17所院校进行推广,培训教师1165人次,指导厦门集美职校、广西工业技师学院等5所院校机器人焊接专业建设;承担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机器人焊接操作员(工)》的开发,主编中国焊接协会机器人焊接培训教材《机器人焊接工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应用》;承接机器人焊接工艺等行业培训4 016人次,每年承办行业焊接技能大赛3次以上;为柳工、柳汽等企业开展机器人焊接工艺优化等技术服务28项,创效益500万元,服务到款841.65万元;戴建树教授多次受邀在行业、高校的学术会议上做专题讲座,与四川工程职院等32家院校、企业共583人次分享成果经验;毕业生覃厚铭曾代表公司为辽宁舰等大型船舶制造优化焊接工艺。

成果多次获《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典型案例入选《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典型案例汇编》;出版编著2部,发表论文33篇,撰写研究报告8篇,2篇被教育厅公开发布。专业建设在机械行业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3.3 国际合作与影响

面向东盟国家,利用焊接基地及广西区位优势,为东盟30多家院校和企业培训焊接教师、技术骨干90名,联办会议2次。推动焊接技能培训国际化标准建设,受广西外专局委托制定机器人焊接工艺高端人才培训方案,获国际焊接界认可,并于2017年在德国成功举办了一期培训班。

4 焊接自动化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之处

(1)创新校企融合发展理念,打造“多元主体、开放共享”的焊接产学研用基地。

以开放共享理念为先导,依托广西工业职教集团,以行业协会为桥梁,校行企多元共建独立经营,集“教学、培训、经营、服务”四位一体、开放共享功能的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基于“利益”“责任”“管理”“服务”校企融合促进产教协同发展,实现新型校行企合作关系的重大突破和基地开放共享的理念创新。

(2)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三层递进、国际接轨”的焊接人才培养体系。

以“专业对接行业”为主线,实施校行企“三层递进、国际接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基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层次递进,对接国际焊接人才培养标准,重构职业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基于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学生科技社团、德育“静思学堂”APP等3个培养平台,突出职业素养、思想道德的培养,出版编著《移动学习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在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上实现重大创新,对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3)创新专业服务产业途径,形成“技术引领、服务驱动”的焊接校企合作机制。

以“专业服务产业”为目标,跨校企跨专业建设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以基地育师资、以师资强基地,以基地为平台,以机器人焊接工艺优化、大型船舶焊接工艺设计等业内领先的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主动服务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形成“技术引领、服务驱动”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实现“校行企自然合作,工学研自然结合”,为机械行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体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5 结论

面对制造业由传统的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模式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市场对焊接自动化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探索机器人焊接工艺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是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任务,还是企业、行业学会(协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实践,建成焊接产学研用基地,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强化机器人焊接工艺训练为突破口,改革焊接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较好适应了市场需要,焊接专业教学团队和毕业生均能很好地服务于焊接自动化技术的产业发展。项目成果“服务产业发展的机器人焊接工艺高端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荣获2017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6-22.

[2]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关于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通知.(教职成[2016]9号)[Z].2016-12-27.

[3]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教师[2016]3号)[Z].2016-05-11.

[4]王国安,戴建树,黄海波.智能制造环境下焊接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焊接,2017(7):71-72.

[5]程德蓉,曾利奎,邢晓林.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3):42-43.

[6]黄雪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价值工程,2015(7):99-100.

[7]邹豫荣.产教融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105(2):120-123.

猜你喜欢
广西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我的基地我的连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
校企合作五反思
探秘心战基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