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
摘 要: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孩子的整体认知和今后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幼儿教育时期的教学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为了契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将活动以区域进行划分,从而实现幼儿能力的独立又全面的发展。数学区角环境的创设对幼儿数学思维具有启蒙作用,根据学生的接收特征,将数学教育蕴含到活动、游戏中,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区角环境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初步感知数学这一理念,并尝试进行数学相关的思考,从而得到数学能力的初步提升。本篇文章对幼儿教育时期数学区角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数学区;区角环境;STEAM理论;幼儿园
幼儿数学区角环境是幼儿进行数学知识探究的活动空间,是帮助学生收获数学知识,发散数学思维意识,提升数学学习品质的重要活动。在区角环境中,还能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达到幼儿数学教育的整体目标。教师要对数学区角环境创设进行积极探索,精心设计区角环境的材料、布置,从而实现幼儿数学方面的自然学习。
一 结合游戏情境,强调区角环境生动性
在幼儿教育中,孩子对于教师的教导不应是被动接受的局面,而是应自主地参与到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就需要教师要将教学环境创建得生动活泼,充分符合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特征。通过创造符合教学目的的情境,能够引发幼儿对教学的深入体验,从而满足幼儿这一阶段的发展需要。
例如,为了让孩子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师创设了超市购物的情境。师:“明明去超市给好朋友天天买生日礼物,他看中了一个玩具总动员的玩偶,收银员告诉他玩偶的售价是10元,可是明明只带了5元,那么明明还差多少钱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在继续提问。师:“这时,亮亮带了10元来超市买棒棒糖,一根棒棒糖的售价是2元,亮亮拿了两根。如果明明去找亮亮借钱,能够给天天买下玩偶做生日礼物吗?”这一情景相较于上一场景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在游戏情景中,幼儿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 注重整体规划,满足区角环境完整性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受精力和相关理念缺失的限制,对于区角环境创设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区角环境创设较为凌乱,没有相应的理論指导,缺乏大局观上的整体印象,各个区角环境间没有相互联系的作用。在STEAM理论中,强调了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能仅仅依靠一种能力的实现,而是要介于多种能力之间,进而塑造全面化的人才。足以看出在区角环境的创设上,实现各区域活动的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区角活动的整体化设计,以此来实现区角环境的完整性特征。
例如,在让幼儿认识测量尺的刻度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与科学区的动手种树的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给小树苗量身高”的活动。在科学区中,幼儿通过动手种种子,认识到了种植需要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分等等,教师可以在这一活动中,让孩子观察树苗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之后在数学区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正确认识和读出测量尺上的数据,并学会亲手制作测量尺并画出刻度。之后利用亲手制作的尺子进行树苗身高的测量,实现了区角活动的关联性和完整性特征。
三 师幼共同参与,创设区角环境包容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同为活动的参与者,对于区角环境的创设都应进行相应的参与。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代替幼儿进行环境创设,这就会导致幼儿对活动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在创设数学区角环境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创建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双手来制作活动空间,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燃气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对数学活动的认识,增强区角环境的包容性特征。师幼的共同参与还能促进彼此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建立起和谐的活动关系。
例如,在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在带领幼儿对图形进行认知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数学区角环境中,设计布置一面装饰墙,通过带领幼儿对各种形状进行剪裁,鼓励幼儿创造出各具特征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进行拼贴,进而完成墙体的布置。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孩子动手参与到数学活动区域的布置创设中,对数学区收获的知识进行复习,还能形成与教师之间互动交流,进而使环境的创设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够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对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数学理论的学习需要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的思维,并且要具备十分强大的逻辑能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统一。因此,在数学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将学习建立在幼儿的主动感知和动手操作上,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材料的投放,来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从而能够使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活动的乐趣,进而为未来的数学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思曼,王春燕.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1):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