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才
摘 要:作文是反映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课改精神和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而且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特别是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是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作文可以检验语文教学的水平和效果,这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共识。写作能力正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以提高学生从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转化的能力,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关键词:加强写作;学生体验;发挥想象
一 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力,激发兴趣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灵活多变的课堂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质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巧妙构思,对学生写作兴趣进行激发,这些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以五年级动物写作教学为例,可通过图片,对各种动物进行展示,也可通过《动物世界》的视频播放。通过有趣味的话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向教材的要求过渡。对不同的动物进行选择,并对比和分析其动作和外形上的特征,再说明观察的过程,最后对作文的要求进行布置。这样学生对写作顺序掌握之后,按照心中的写作对象进行写作,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就会有话可说,有物可写,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二 读写结合拓展应用,丰富学生体验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整合起来,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以写作方式来拓展,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体验。首先,注重在阅读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写作。采用这种方式在形式上要讲究多样化,如拓写、缩写、读后感等。如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可围绕文本中的人物或主题或事件而谈自己的感受。其次,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去体验。如根据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观察而写作。但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都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而进行,要求不宜太难,要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能获得独特的体验,这样才会有效。
三 加强写作方法引导,让学生多操练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写作,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作文批阅和讲评过程中,而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却较少。在我执教的话题作文《成长》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一、话题作文是围绕一个话题写作的一种形式。提供的话题,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但不限制取材范围,立意取向和表达方式。它与命题作文最大的区别是有更多的自由。只要不离开话题,什么都可以写。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四 培养学生情感积累
教师要发挥小学生的情感、知识的增多、社会性的丰富懵懂之时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情感积累。小学生的情感除了充实生活这一途径外,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寓意深刻的诗歌、优美隽逸的散文、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解感、审美感和理智感。例如,学习《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使学生在对祖国自然美景的欣赏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等,能够使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这样学生写作起来就会有样可循,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五 探究、合作和自主学习,作文更加形象生动
新課标倡导语文教学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以探究、合作和自主学习为主,目前在作文教学中也扩展了这一模式。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对基本的写作对象进行掌握。从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上,进行合作探究。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还能帮助学生对写作对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作文也更加生动和丰满。
在作文讲授时,可采用这样的探究方法:一是对插图进行整体观察,对画面的描述进行感知,并展开讨论,画面上都有什么人?当时具有怎样的情形,这些人都在做什么?二是抓住插图,对局部进行观察。对点的描写进行感知。选择插图中最感兴趣的人进行观察,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和语言紧紧抓住,同时能生动地描绘出其他学生的种种表现。最终对各自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先交流、再写作,同学会初步掌握写作计划和步骤、写作轮廓,写作的事件和人物等,在深入体会写作,会使作文更加形象而生动,写作事件也更加真实可信。
总之,作文教学虽然在小学高年级段是重点、难点,但只要在课内课外摸索做法,因材施教,教师应想尽办法发挥学生的写作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探讨理论、总结经验,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孟祥红. 如何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能力[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7(2):58-58.
[2]王惠英.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J]. 课外语文, 2017(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