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瑩
消費升級,是指消費結構的升級,它反映著社會的整體消費水準和市場發展趨勢。大陸目前正在進行著第三次消費升級,文化和娛樂行業都是增長最快的;而電影作為當前最受大眾歡迎的文娛產業,發展速度和前景都十分可觀,電影行業的火熱也是每個人有目共睹的。2017年大陸電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长13.45%,成為全球第二大票倉。票房收入持續的高速增長,反映的是觀影人數及觀影頻次的上升,進而反映院線消費在大眾娛樂類別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
當這種體驗逐漸變得稀鬆平常的時候,影院市場的新勢力就愈發興盛。作為傳統電影院的「補缺者」,私人影院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並迅速在電影市場占下一席之地。
大陸私人影院數量已突破2000家
近年來,隨著大陸電影票房市場的爆炸式增長,大陸影院數量在與日俱增的同時,正呈現多品類發展趨勢,私人影院便開始興起。2014年、2015年,大陸各地私人影院、迷你影吧逐漸進入人們視野。2016年,中國私人影院數量已突破2000家。而僅在四川省範圍內,截至2017年4月,私人影院的數量就已超過210家;同期,僅在成都市範圍內,也已有超過110家私人影院正在營業。
私人影院的業態多元化
私人影院主打複合式結構及多元化經營。與傳統影院放映業態相比,私人影院集觀影、桌遊、棋牌、咖啡、KTV、攝影、書吧等多功能於一體。除觀影外,超過6成的私人影院配有桌遊、棋牌等休閒娛樂設備,並提供咖啡、酒水、小食等配套餐飲;部分私人影院還開設單獨的K歌房,並可舉辦主題影展、文化沙龍、私人party等活動,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主題多樣性。大部分私人影院走主題化路線。除設置常規的寬敞大沙發、造型獨特的床之外,近7成私人影院走定制化主題路線,且主題趨於多樣化。卡通動漫、電影場景、趣味運動等主題,營造出的個性化氛圍為消費者提供了舒適的觀影體驗。小黃人、海盜、Hello Kitty、多拉A夢、龍貓等卡通主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消費形式靈活。私人影院與KTV經營形式類似,可自由點播,既能按點播次數收費,也能小時收費,還可買斷時間。與傳統影院播片不同,私人影院播放影片多為網路下載的高清電影,包括大陸未上映的文藝片、未引進的國外大片及經典老片,消費者可隨意選擇,自由點播。相較於傳統影院消費模式,私人影院則按小時收費,可買斷時間及通宵包場,與KTV經營模式較為類似。
消費水準親民。從消費水準來看,目前成都主城區私人影院的整體市場價格相對親民,大部分為人均60元以下,其中人均40元以下消費占比41%,人均40-60元消費占比56%,與傳統影院網上訂購價格基本持平。91%私人影院參與網上團購,部分影院人均低至8.8元即可觀影。
私人影院的分佈規律
城市分佈規律。數量整體呈現隨城市等級的降低而遞減,但少量以休閒娛樂著稱的城市仍表現突出。
從整個大陸範圍來看,私人影院數量最多的城市是大陸發源地上海,其次是成都。這是因為儘管一線城市娛樂業態的豐富程度普遍高於二線城市,私人影院的數量整體呈現隨城市等級的降低而遞減,但少量以休閒娛樂著稱的城市仍表現突出。再以四川省為例,成都為省內私人影院最多的城市,達到119家,遠高於其餘省內二、三線城市。但其中達州、巴中儘管經濟欠發達,但休閒娛樂文化濃厚,私人影院的數量處省內較高水準。
物業分佈規律。購物中心及辦公物業(包括商辦用途的公寓)為私人影院最為適宜的物業類型。
私人影院經營面積較小且相對靈活,適宜的物業類型較多,包括購物中心、寫字樓、公寓甚至住宅樓。那麼在市場選擇下,哪些物業最受私人影院的青睞?以四川省為樣本,在寫字樓中的門店有49家,在購物中心有48家,而在繁華商圈的僅僅29家,其他分類的區域屬性不統一,包括學校周邊、住宅樓、KTV改造和酒店進行改造等。
面臨的挑戰及發展趨勢
當私人影院呈現多種經營、迅速發展的態勢時,伴隨市場的自然選擇,一些潛在問題也逐漸浮現。私人影院商業化播映電影,其版權界定在大陸來說比較模糊。影片並非從正規管道買入,放映影片無法與院線實現同步,意味著私人影院很難去捕獲追逐熱映新片的主流電影消費人群。此外,在政府監管方面仍處於空白,容易涉嫌非法經營。
目前私人影院投入資金較為有限,環境設施參差不齊。在缺乏行業統一標準的情況下,模糊的設施界定或令消費體驗與預期不符。
發展趨勢。消費者對私人影院的接受度或繼續上升。一方面,私人影院與電影院最大的不同是更注重交流,消費者在其中除了觀影,更能享受私密空間或是聚會過程,這與主流影院形成了差異化。另一方面,影吧相對弱化了影片的欣賞和藝術性,在影吧裡看電影不是消費者唯一的目的,更多的功能大大增加了娛樂的豐富性,符合當下「三分鐘熱度」的大眾消費心理特徵。再一方面,大型影院營業時間有限,而私人影院24小時營業,正好彌補了這個時間空檔。以上三點優勢,或提升消費者對私人影院的接受度。
繼續向二、三線城市下沉。隨著KTV等傳統娛樂場所的衰落,私人影院模式將繼續向二、三線城市挺近。同時從消費能力來看,目前二、三線城市的消費力完全能夠承受私人影院的帳單,因而潛在的消費市場巨大。近兩年來,私人影院的數量在大陸範圍內快速增加。低門檻、大市場讓購物中心開始把目光瞄準影吧,同時,較低的物業條件,為公寓甚至寫字樓的消化也做出了貢獻,而上述三種物業,在二、三線城市正面臨較為嚴峻的招商壓力,一千平方米左右的私人影院無疑是緩解招商壓力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新興業態。
新技術將快速的應用在私人影院。私人影院投資較院線小,新增或更新設備更加容易。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海量存儲,高速讀寫,多終端播放已經不再是難事,40~50GB的藍光3D電影也能零延遲傳輸到播放設備中。虛擬現實影像技術等逼真觀影體驗,在私人影院更加容易實現和落地。
收益將更加多元。私人影吧目前的盈利點除了包廂的按小時或是影片計費,還可以通過電影主題產品專賣、飲料、食品售賣創收。而除此之外,私人影院還存在更多可實現的功能,例如為企業提供視頻培訓場地、小型鑒賞會、私人定制派對、婚禮電影包場、私人場景定制等,這些功能的實現將進一步豐富私人影院的收益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