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企業應更關注潛在客戶和潛在需求,並將其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產品,才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解析:
企業管理最終目的就是控制成本,花較低代價做同樣的事,成本線降的時候降得更深一點,重新升的時候讓它至少比競爭對手升得慢一點,真正要對付成本的曲線詛咒最好的辦法是以同樣的代價生產最大的價值,不能用同樣的辦法生產同樣的東西,這也是商業的制勝之道。
買東西的人叫客戶,但是也有很多沒有買但是要用這個東西的人,這類人是用戶,用戶由於一定限制可能現在還用不起。現在都講痛點,他不覺得痛,你替他覺得痛,他就是你潛在的客戶。企業家要為潛在的客戶搜索市面上有的技術,但不要為技術而技術,也不要為新而新,新技術要解決問題,新要新得恰到好處,太新也是災難。創新固然重要,但所謂的新技術,是要解決問題,為新而新把握不住新到什麼程度最好,會走丟的。
如果現有的技術不足,就要組織研發來滿足潛在的需求,創新是一個很長的鏈條,有科學家、天才、技術狂人、還要有創客,但是離不開企業家。因為如果沒有企業家,眼花繚亂的技術最後不能變成產品,不能去滿足需求,它就不是經濟活動,就是一個純粹的人類智力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