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方、剂和方剂的英译

2018-04-10 05:57郭添枫魏赈权林昌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二分法桂枝汤译法

郭添枫魏赈权林昌松

方剂学于20世纪50年代从中医药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方剂”一词可见于这一时期后的中医药学词典,而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医大辞典》[2]并未载“方剂”一词。在讨论“方剂”之前,首先明确“方”与“剂”的内涵。“方”即“药方”,是指医生治病所开的处方;“剂”即“药剂”,是根据药典或处方配制成的药。简言之,“药方”就是医师制定的药物治疗方案,而“药剂”是根据“药方”所确定的方案调配出来的实体的药。

目前,方剂学教材对“方剂”的定义大体相同。方剂是中医在辨识病证、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制方规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的药方[1];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依据组方基本结构,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剂型及用法,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3]。可见,目前方剂学中对“方剂”的定义,既有药物组合配伍的“药方”的内涵,又有具体剂型及相应用法等“药剂”的内涵,但更偏指“药方”。

以桂枝汤为例,在《伤寒论》[4]中“桂枝汤主之”中的“桂枝汤”是药剂的概念,即用于治疗疾病的调配出来的实体的药;而“桂枝汤方”是药方的概念,即医生开具的处方,也是调配药剂的依据。至少在《伤寒论》中,仲景“桂枝汤”与“桂枝汤方”,药方与药剂的概念是有明确区分的。大量文献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在唐宋之前的方书中,药方与药剂的概念大都是相互独立的;而在金元之后,药方、药剂就不再明确区分。这种药方、药剂互称互指的现象自金元一直存续至今,正如方剂学教材所言“方与剂有时互称,均指药方”[1]

当下的中医语言环境中,“方”“剂”即“药方”“药剂”的兼指互称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方剂名称可以指代药方,也可以指代药剂。如我们现在说起“桂枝汤”,既可以指实体药物“桂枝汤”,即药剂;也可以指“桂枝汤方”处方,即药方。对于母语为汉语的读者而言,判断一个方剂名称在具体语境中指的是药方还是药剂并非难事。但是,英语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语义淆杂的中医术语在译入英语时,如果不明确其概念并梳理逻辑关系而采用直译,很容易造成译语语义混淆不清而增加目的语读者阅读和理解难度,降低译文可读性和传递信息的有效性。“方剂”“方”“剂”在目前的语言环境中是典型的存在语义混淆的中医术语,目前方剂名称的传统译法存在多种问题,亟需一种新的翻译方法进行系统解决。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古代代表方书中“方”与“剂”的内涵及逻辑关系,并结合中医方剂名称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提出方剂名称翻译的“二分法”:将方剂名称分为“药方名称”与“药剂名称”两部分翻译,并明确二者是主干与从属的逻辑关系,以期系统解决方剂名称翻译中存在的语义混淆问题,使译文更准确、全面地传递方剂的内涵。

1 古今 “方” “剂”内涵的演变及逻辑关系探讨

1.1古今“方”“剂”内涵的演变

1.1.1先秦至东汉时期的方与剂《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成书年代尚无定论,主流观点的成书时间从战国跨至西汉时期,其记载方剂13首。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后世流传中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两部经典对方剂的记述示例如下。

表1 《黄帝内经》的方与剂

表2 《伤寒杂病论》中方与剂示例

根据上表引文“小金丹方”、“饮以半夏汤一剂,愿闻其方,其汤方”和《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某某汤/丸主之”“某某汤/丸+方”可以发现:《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某某汤”“某某丸”为药剂概念,而“某某汤方”“某某丸方”为药方概念,药剂与药方相互独立,并分别进行表述。虽然古文行文未标注断句,但无论“某某汤方”在现代是断句成“某某汤,方”还是“某某汤方”,“药方”与“药剂”概念仍是分别表述。因此可以推断,先秦至东汉时期“方”与“剂”是有区别的,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否则不需在“某某汤/丸”后多加一个“方”字。

1.1.2唐宋时期的方与剂 唐宋时期多有经典方书现世,如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的《备急千金药方》,第一部由政府编成颁行的成药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书巨著《圣济总录》,开“方论”之先河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等。这些方书的方剂记载形式为方剂探源提供详实的参考,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唐宋经典方书的方剂记载格式

在《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和《圣济总录》中,方剂记载的常用的行文方式有以下几种:“某某汤/丸/散/膏/丹……+方”“某某汤/丸/散……,治/疗/主某某某(病证) +方”和“某某汤/丸/散……主之+方”三种。其中“某某汤/丸/散/膏/丹……+方”,突显了药方的独立性。

对于其他两种常用行文方式,今时的《外台秘要方》[12]和《备急千金要方》[13]注解校注书籍多断句成“某某汤/丸/散……,治/疗/主某某(病证) 方”和“某某汤/丸/散……主之方”,如此断句将“方”与药剂“某某汤/丸/散……”的概念等同,并不妥当。应该断句成“某某汤/丸/散……,治/疗/主某某某、某某某(病证)。方”,更符合汉语语法和习惯。同样在《唐本伤寒论》[14]中“某某汤/丸/散……主之方”亦当断句成“某某汤/丸/散……主之。方”。因为此类句子属陈述句,而不是判断句“某某汤/丸/散……,治某某,某某(病证)方(也)”,句子主语为“某某汤/丸/散等”,谓语为“主”“治”“疗”,宾语为“病证”,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应在“方”前断句,“方”字承上启下列举药物组合配伍,也可理解成“某某汤方”的缩写。而且《圣济总录》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治+病证”的行文方式也可以辅证此观点。《伤寒明理药方论》成书于宋金年间,其所论二十首方剂均采用“某某汤/丸/散+方”的格式,后述方解及药物配伍及药量配比等,区分“药方”与“药剂”的概念。

由此可见,《外台秘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和《伤寒明理论》中“方”与“剂”概念仍是相互独立的,而《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直接以药剂名称“某某汤/丸/散……”后述药物配伍用量等的形式记载,“方”的概念未单独表述,药方的内涵由药剂所包涵,可能是后世“方”“剂”互指、同名的开端。

1.1.3金元明清时期“方”与“剂”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所著《儒门事亲》[15]论“七方十剂”中“方”与“剂”两者均含“药方”和“药剂”两种涵义;其方剂的记述方式是直接在药剂名“某某汤/丸/散……”后列举药物配伍、药量及煎服法,并未提及“某某汤/丸/散……+方”。

明代《普济方》[16]按照病证分门别类收录对证的方剂,按病证单独分篇,开篇先介绍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转归、治则治法等,后单独一行书“方”一字,然后另行依次列举药剂名“某某汤/丸/散等”所治病证、药物配伍、药量及煎服法,以“药剂”呼应“药方”。

明刻本《医方考·第六卷》[17]载方剂行文方式如“四君子汤:人参……甘草灸。年高气弱痔血不止者此方主之”,亦是将“药剂”指作“药方”。清代《医方集解》[18]载方方式如“桂枝汤:(仲景)治太阳中风……断其入胃腑之路。桂枝……大枣十二枚”[18],不再提及“某某汤/丸/散……+方”,药方的概念被药剂所包涵。由此可见,金元之后的代表方书中,“药剂”指代了“药方”的概念,换言之就是一个药剂名称既可指对应的实体的药,也可指该药剂的药方,存在“方”“剂”同名、“方”“剂”互指的现象,与今时之“方剂”内涵相同。

综上所述,在宋金以前,“药方”与“药剂”是相互独立的概念,而在金元之后常以“药剂”指称“药方”(这一现象可能始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概念不再相互独立而交杂融合,并逐渐形成中医语言习惯延续至今,形成“方剂”一词及方剂概念。

1.2“方”“剂”的逻辑关系探讨 在宋金以前,“药方”与“药剂”是相互独立的概念,分别表述。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一首药方从药剂的角度具有多种剂型,如归脾汤和归脾丸、小柴胡汤和小柴胡颗粒等。医生根据病情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药方的剂型,故医生诊病后是先裁“方”,后定“剂”。如前所述,“药剂”是根据药典或处方配制成的药。所以,在一首方剂中,“药方”是一级概念,是主干,“药剂”是二级概念,是分支,处于从属地位,两者是“一干多枝”的逻辑关系。例如归脾汤与归脾丸同属一首药方,两者分别理解为“归脾(方) 汤”和“归脾(方)丸”,即归脾方的汤剂和归脾方的丸剂,更符合逻辑。

2 论方剂英译

2.1方剂名称翻译原则与传统译法 我国著名中医翻译专家李照国提出方剂译名应符合简洁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回译性原则三大原则[18],为方剂名称翻译提供理论指导。目前国内外较具影响力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20](下称ISN)和中医术语标准《中医药学名词》[21]及现行的多个中外方剂学教材[22-23]多按照原文结构进行直译、意译或音译,保留了方剂名称包涵“方”“剂”两个概念以及以“剂”指“方”的用语习惯,如桂枝汤译为“Cinnamon Twig Decoction”或“guizhi decoction”[21]193,这里将这种译法称为传统译法。传统译法符合简洁性和回译性原则,能完整地传递方剂名称的字面信息,但存在一些问题。

2.1.1传统译法的困境 “方剂”“方”“剂”在目前的汉语言环境中是典型的存在语义混淆的中医术语,采用传统译法存在诸多问题。

(1)传统方剂名称译名字面理解其实是药剂名称,没有单独体现“药方”的概念,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是用以指“药方”会造成歧义。(2)不能与单味中药的药剂相区别。如桂枝汤译名“Cinnamon Twig Decoction”也可理解为单味桂枝煎煮的汤剂,而汉语的单味桂枝煎煮的汤剂亦可译作“Cinnamon Twig Decoction”,容易混淆。(3) 方剂中还存在同方异剂与同名异方的情况,传统译法难以区分不同方剂。同方异剂指出自同一首药方的不同剂型的药剂,如归脾丸和归脾汤,小柴胡汤和小柴胡颗粒。存在这种关系的方剂还有很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同一首药方开发出多种剂型以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个性化的需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方异剂将会越来越普遍。同名异方是指方剂中药方名称相同,剂型或同或不同,但药物组成相异,即药方不同,如排脓散和排脓汤,四逆散和四逆汤,《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消风散与《外科正宗》[24]的消风散等。这类同名异方的方剂在临床上运用时又可能改变剂型,出现同名异方与同方异剂交杂的问题。如排脓散与四逆散临床上也常用作汤剂,此时应称作“排脓汤”与“四逆汤”,与原“排脓汤”“四逆汤”重名。传统译法因为保留汉语方剂名称的原有结构和以“剂”指“方”的语言习惯,翻译同方异剂、同名异方异剂两者交杂的方剂时会造成不同方剂相互混淆,增加读者阅读困难。

表4 二分法与传统译法示例对比

综上所述,方剂名称的传统译法不利于英语读者辨识不同的方剂和理解、梳理“方”与“剂”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翻译方法系统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方剂名称翻译的“二分法”,以期在遵循三大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能弥补传统译法的不足。

2.2方剂名称翻译“二分法” 根据前面所述,“方剂”包含“药方”与“药剂”两个内涵,“方”和“剂”是主干与分支的逻辑关系,因此“方剂名称”可分为“药方名称”和“药剂名称”,剂型名称前部分即是药方名称。如方剂名称“桂枝汤”的内涵,实际上可分为药方名“桂枝汤方”和药剂名“桂枝汤”。药方名“桂枝汤方”与药剂名“桂枝汤”,是唐宋及以前方书中传统的语言习惯,实际上经过逻辑关系修正,分别称作“桂枝方”与“桂枝方汤”可能更为确切。

英语是一门注重逻辑性的语言,方剂英译应分别翻译“药方”与“药剂”两个概念,故药方名称与药剂名称的译名应相互独立、相互区别,药剂译名以其药方名称的译名为主干,两者译名形成一级与二级的从属关系,符合逻辑,更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方剂”的内涵。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方剂名称翻译“二分法”:在遵循简洁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回译性原则三大原则的基础上,将方剂名称分为“药方名称”与“药剂名称”两部分翻译,并明确二者主干与从属逻辑关系,传递一首方剂中“方”与“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涵。

2.3方剂名称传统译法与二分法对比 二分法将一个方剂名称分为药方名称和药剂名称分别翻译,可区别一首方剂中“方”和“剂”和不同药方及其各种剂型,解决传统译法面临的难题。两种译法对比见表4。

二分法的药方译名在简洁性和回译性方面与传统译法相当,而“方”“剂”译名相互独立,剂名以方名为主干,体现方剂中“药方”与“药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涵和逻辑关系,概念更加清晰,可避免意义混淆造成阅读困扰,在信息性方面比传统译法更具优势。不过二分法的药剂译名的简洁性不如传统译法,但因为其从属于方名译名,结构固定清晰,并不会增加读者阅读理解的困难。此外,二分法翻译还具有以下优势:

(1)区分药方与药剂:二分法翻译将药方的概念和名称从方剂的概念和名称中独立出来,每一首药方都有一个专有的译名,其药剂译名只需在药方译名基础上加入剂型译名即可,如此药方与药剂在名称、概念上相互区分。如“归脾汤”与“归脾丸”是“归脾方”“Returning to Spleen Formula”的两种剂型“归脾方汤”与“归脾方丸”,分别译成“Decoction of Returning to Spleen Formula”和“Pill of Returning to Spleen Formula”。这样读者可以通过药剂译名的主干——方名译名判断出“剂”出何“方”,并通过剂型译名区别同一首药方的不同药剂(剂型)。由此,二分法可以清晰地区分一首方剂的药方和药剂,将同一首药方的不同剂型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表现出来。

(2)区分单方:二分法将药方名称独立出来,译名以配方“formula”名之,直接予以区别。如药剂“桂枝汤”译为“Decoction of Cinnamon Twig Formula”可提示其出自一首名叫“Cinnamon Twig Formula”药方,与单味桂枝的煎剂“Cinnamon Twig Decoction”相互区别。

(3)区分同名异方:传统译法将出自不同药方的“排脓散”和“排脓汤”直译为“Pus-Expelling Powder”和“Pus-Expelling Decoction”,而药方相同的“归脾汤”与“归脾丸”直译为“Returning to Spleen Decoction”与“Returning to Spleen Pill”。传统译法保留方剂原文结构,其译名可提示“归脾汤”与“归脾丸”是同属于一首药方,但英语读者却会被告知与“归脾汤”与“归脾丸”翻译结构相同的“排脓散”和“排脓汤”(“Pus-Expelling Powder”和“Pus-Expelling Decoction”)却不是出自同一首药方。当英语读者遇到两首或更多方名相同而剂型不同的方剂译名时,要判断其是否出自相同药方则要求读者自身必须熟悉相关方剂学知识或查阅相关资料,不利于初学者的阅读理解和判断,不利于方剂学的对外传播。另外,按照传统译法“排脓散”用作汤剂时应译作“Pus-Expelling Decoction”而不是“Pus-Expelling Powder”,与“排脓汤”译名“Pus-Expelling Decoction”重名,混淆不可避免。

为区别“排脓散”和“排脓汤”两首方剂的药方,我们常将其称作“排脓散方”和“排脓汤方”。故二分法将“排脓散”和“排脓汤”的药方名称分别译成“Pus-Expelling S’Formula”和“Pus-Expelling T’Formula”。“S’”“T’”是“散”“汤”拼音首字母,作为标定语素既可区别两首药方又保留原文结构,兼顾信息性和回译性,“膏”“丸”“丹”等其他剂型如此类推。当“排脓散”用作汤剂时译成“Decoction of Pus-Expelling S’Formula”,可与药剂“排脓散”“Powder of Pus-Expelling’SFormula”相互区别,又提示两药剂同出一方,又可与“排脓汤”“Decoction of Pus-Expelling’T Formula”直接区别开来。对于《外科正宗》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消风散”这类同名异方的方剂,可在二分法的方名译名前添加创方者或医书作者的姓氏又或书籍英译名的首字母缩写作为标定语素等以作区别。

二分法翻译使每一首药方都有一个专用的、独立的译名,药剂名称从属于其药方名称,每一个药剂都有自己独立的译名,由此可区分不同的药方以及不同药方的各种药剂。

3 结语

宋代以前“药方”与“药剂”相互独立,为方剂英译的二分法提供理论依据。二分法英译将药方名称译名独立化、专有化,能明晰地区分不同的药方,并将药方与其药剂之间以及同一首药方的不同药剂之间的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表现出来,完整地传递方剂的内涵。其信息性、回译性、条理性均优于传统译法,适用性更广,并可适应未来方剂发展与开发的英译需要。

[1]谢鸣,周然.方剂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2]谢观.中医大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3.

[3]贾波,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

[4]李赛美,李宇航.伤寒论讲义[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

[5]谢华.黄帝内经释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63,362,705.

[6]张琦,林昌松.金匮要略讲义[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6,85.

[7]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影刻北宋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9.

[8]郑金生.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第七十九册·外台秘要方[M].日本影宋精抄本.北京:中华书局,2016:168-177.

[9]宋·赵佶敕,日·杉本良仲温等校刊.聚珍版圣济总录[M].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06-656.

[10]周仲瑛,于文明.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方书卷·太平惠民合剂局方[M].元勤有堂刊本.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1]郑金生.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第十三册·伤寒明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6:37-75.

[12]唐·王涛.外台秘要方[M].王淑民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7-19.

[1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7,297.

[14]唐·孙思邈.唐本伤寒论[M].钱超尘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15]金·张子和.儒门事亲(邵辅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6]清·纪昀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医学类第十五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319-890.

[17]明·吴崐.医方考·卷六[O].明万历吴子湛刻本.

[18]清·汪昂.医方集解[M].方向明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19]李照国.论中医方剂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3(4):22-26.

[20]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S].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3-4.

[2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S].北京:科学出社,2004:178-209.

[22]Scheid V,Bensky D,Ellis A,et al.Chinese Herbal Medicine:Formulas&Strategies[M].2nd ed.Seattle,U.S.A:Eastland Press,2009.

[23]樊巧玲;朱忠宝主译.方剂学.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

[24]明·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239.

[25]英·魏迺杰.英汉·汉英中医词典[Z].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76.

猜你喜欢
二分法桂枝汤译法
用“二分法”看七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的审题
“二分法”求解加速度的分析策略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估算的妙招——“二分法”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
从桂枝汤论经方活用的思路
“二分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快”字的不同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