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郝际陶
古希腊文字符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00—前1100年的青铜时代,这是希腊民族逐渐形成的时代,也是爱琴海世界从野蛮进入文明的时代。希腊青铜时代后期文化又称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和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明。
菲斯托斯圆盘A面
菲斯托斯圆盘B面
古希腊文字演进历程
时至今日,还没有人能够识出克里特文明著名的菲斯托斯圆盘(Phaistos Disc)上图形和符号的意义。1908年,该盘出土于克里特岛上第二大古代王宫——菲斯托斯王宫遗址。它是块干硬的黄泥饼,直径约为17厘米,貌不惊人,但上面印着许多符号,印迹很清晰,暗藏着“天书”。大约是在泥饼未干之时,用带有一定形符的金属印章向泥饼上印的。这块圆盘堪称最早的活字印制品,或者说是印制意识的体现。
盘上的符号或图像中有人像:男人、妇女、孩童。他们有的站立,有的正在奔跑,还有双手反在背后好似被俘的人。另有人体的某一部分:乳、头、戴羽毛头饰的头、脸上有花纹的头。人的头都朝向盘心,脚冲着边缘。除人像外,还有工具和器具:水准仪、角规、锤子、刀、斧、陶瓶和梳子。还有动植物:羊(头)、猫(头)、鸟、鱼、牛角、马腿、橄榄枝、无花果枝、花。此外还有船、波浪线、兽皮、拳击手套、手铐、狼牙棒、弓、箭、圆盾及少数看不出是什么的图形。总计有45种241个形象和符号。
刻有线形文字A的泥板
M.文特里斯(1922—1956),破译线形文字B的英国语言学家
这些形符被小竖线分隔成组。每组形符数量不等,多者7个,少者2个,其中3—5个形符的较多。有些形符反复运用。圆盘两面分别有30和31个这样的形符组,这些形符组按螺旋形排列。要想释读这篇文献,首先须知文献的首尾,是从圆心向外,还是从外缘向圆心?至于一个形符是否代表一个音节,一个形符组是否表示一个词还是一个词组,都难以肯定。甚至其所用的是何种文字,目前也尚未弄清。
在距菲斯托斯王宫3公里处的王族夏宫中,发现了许多刻有线形文字A的泥板。这种文字线条貌似简单,但可惜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被完全释读成功。
再往后,到了迈锡尼文明时期。迈锡尼人是在希腊这块土地上建立起文明的首批希腊人。他们的祖先约在公元前2000年来到希腊,建立起几个以中央王宫为基础的有联系的小帝国。这些小帝国方言不同。其文字是音节式的,如今被称作线形文字B。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派罗斯王宫中出土了大量载有线形文字B的泥板文书,载有线形文字B的泥板和器物还见于克里特的克诺索斯(Knossos)、伯罗奔尼撒的迈锡尼等地。在黑暗时代,线形文字B逐渐销声匿迹。1950年,M.文特里斯成功释读线形文字B,确认其为希腊语。
根据考古资料和泥板文书,我们得以为迈锡尼时代的社会生活描绘出一个轮廓。比如有的泥板就记载了派罗斯土地分配的情况。
爱琴文明衰落后,希腊进入古风时期(公元前11世纪到波斯战争之后)。这段时间里希腊人通过借鉴腓尼基字母,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含有元音和辅音的字母体系。古代希腊字母的数目因方言和时段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排列起来大致如下:
图① 线形文字B泥板文书
图② 线形文字B泥板文书
图③ 派罗斯关于土地分配的线形文字B泥板
图④ 腓尼基字母
Α α、Β β、Γ γ、Δ δ、Ε ε、Ϝ ϝ、Ϛ ϛ、Ζ ζ、Η η、Θ θ、Ι ι、 ϳ、Κ κ、Λ λ、Μ μ、Ν ν、Ξ ξ、Ο ο、Π π、Ϟ ϟ、Ϙ ϙ、Ρ ρ、Σ σ ς、Τ τ、Υ υ、Φ φ、Χ χ、Ψ ψ、Ω ω、Ϡ ϡ。
希腊文的规范促进了文化的跃进。荷马史诗原为口头传诵,但非正式的铭文从公元前8世纪后期就有传世。荷马史诗的希腊文是一个奇怪的语言复合体,其主体为伊奥尼亚方言,阿提卡色彩浓厚,又包含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几种词形。如“脚”一词的拼法,就有用伊奥尼亚方言的、用古风时期的伊奥尼亚方言的、爱奥利亚方言的三种形式。词尾的变化形式中既有古风时期的,也有当代的。公元前6世纪时的雅典统治者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600—前527年)或此前的梭伦(公元前638—前559年),立法正式朗诵荷马史诗并定期表演史诗内容,有组织地一个接着一个地朗诵全部诗文。既然要朗诵,一定有可以依据的本子。然而,这本子从何而来,却不得而知。
图① 绘有希腊字母表的雅典黑花陶杯
图② 迪匹隆陶瓶奖杯(Dipylon Inscription,约公元前740年) 其上的铭文是希腊最古老的文字样本之一,据铭文所记,该奖杯授予最轻快的舞者
图③ 迪匹隆陶瓶奖杯(Dipylon Inscription,约公元前740年) 其上的铭文是希腊最古老的文字样本之一,据铭文所记,该奖杯授予最轻快的舞者
古典时代(公元前479—公元323年)的希腊文已经成熟。书写的材料不一而足。比如,约公元前5世纪前期克里特岛上的《格尔蒂法典》(The law code of Gortyn),全文刻在墙上。这面墙至今仍挺立在格尔蒂城的废墟上,堪称古代保留至今的在公共建筑上公布法典的绝好例证。柏拉图在其《法律篇》提到立法者把法律写到墙上的做法。这种做法,在古代中国也常见。该法典各栏依自右至左的顺序排列。每栏的铭文用当地多利亚方言以牛摆头式(boustrophedo或牛耕式)转行书写成,即上一行自左往右,下一行自右向左,依次转换书写顺序,所有的字母也随之而左右换向。铭文的词与词之间没有间隔,也没有气音和重音标示。原文中,κ和χ都写作κ,π和φ都写作π,ξ写作ks。
希腊人有将重大事件、文件勒石布告的习惯。保存下来的和陆续出土的大量此类文告给我们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极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关于雅典人及其同盟者的情况,我们就是通过大量的铭文了解到的。还有帕罗斯碑(Marmor Parium),碑文涉及希腊长达1300年以上的历史纪年。
牛摆头式书写示意
《格尔蒂法典》铭文(Mark Cartwright 摄)
古希腊保存至今的大量文献是用墨水写在纸草上的。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是公元前4世纪末的作品。现存其纸草抄本之属可能是公元1世纪末的,至少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早期。手抄的纸草文本甚至使用了大量的速记和缩写字符。
希腊字母派上了许多用场,广泛使用于音乐、数学、物理、生物、天文等学科。希腊人用字母在诗歌的音节上标识乐谱;古典时代的伊奥尼亚语中,用其字母计数。开头的9个字母代表数字从1到9;接下来的9个字母代表10的倍数,10到90;再后的9个字母代表百的倍数,100到900 。如Α α=1,Β β=2,Ι ι=10,Ρ ρ=100,Ω ω = 800等等。字母也作序数词,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全体陪审员分为10组,按字母排列,由α至κ;法庭也分为10组,同样按字母排列,由λ至υ。在现代希腊,字母仍被当做序数词使用。至于Π π=圆周率,Σ=总和、表面密度,σ ς =跨导,λ=波长,Δ δ=密度、屈光度,Ω=欧姆等更是广为人知。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的纸草文本
希腊字母表示的数字
罗马人学了希腊文,形成拉丁文,进而衍生出西方诸多文字。俄文字母也是由希腊字母演变而成。希腊字母融进了许多语言,如英语的“alphabet”(字母表),是由希腊字母的前两位α(“alpha”)和β(“beta”)合成;三角洲“Delta”则取自三角形象的希腊字母Δ。现代计算机编程也用到希腊字母。
古希腊文字在罗马帝国、蛮族入侵的巨浪中没有被淹没,虽然后来还有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变动,希腊文字和希腊文学、哲学、风俗、习惯等仍然顽强地保留至今。
帕罗斯碑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