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王
俗话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现任NBA球员工会主席的克里斯·保罗因为与资方成功谈判而获得了连任的资格,也就是说,他还有三年时间会坐在这把交椅上继续为球员们谋取利益,而在他的团队中,像库里和詹姆斯这样的超级巨星也只是副手,这代表了球员们对他的认可。
但平心而论,保罗参与的劳资谈判其实并没有上一次复杂,他所面对的情况和前任球员工会主席德里克·费舍尔不同。经过了1998和2011两次停摆之后,NBA官方和老板们的态度也不再那么强硬,他们在利益方面做出了让步,同时也不再抵触让球员获得高利益。可以说,无论外界形势还是内部的团结程度,费舍尔面临的局面都堪称球员工会主席任上之最了。
费舍尔在2011劳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面对记者侃侃而谈,维护了球员们的利益,不但赢得了公众的同情,也从侧面向资方施加了压力。
工会主席的责任
自1954年以来,NBA球员工会一共经历了13任主席。早期的主席,基本上都是当时的一流巨星,他们可以依靠自身的影响力团结球员,同时威慑资方,从1954年到1974年,三任主席分别是鲍勃·库西、汤姆·海因索恩和奥斯卡·罗伯森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球员工会已经有了越来越高的认知度——他们不一定需要超级明星的自身影响力来带动,反而要求这位主席既要体察联盟中所有球员(而不仅仅是球星)的诉求,同时要有上佳的谈判能力和决策水准,球场上的表现倒是在其次了。所以,随后的十任球员主席中,只有英格利什(只在1988年客串了一小段时间)、伊塞亚·托马斯、帕特里克·尤因是一流球星,其余诸位都只能算是中流球员,甚至末流,譬如在2001年至2005年担任主席的迈克尔·库里职业生涯场均只有4.5分、1.6个篮板的数据。
2006年,32岁的费舍尔当选球员工会主席,他击败了一同参选的阿玛雷·斯塔德迈尔等人。业内人士给他的评价是,想要做好主席,不仅要在场上表现抢眼,更需要在场下具有极高威信和亲和力,这是保障日后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从这个角度来说,费舍尔无疑是最佳人选。
“我希望为大家服务,事实上,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费舍尔在上任伊始时曾说,“我跟(前任工会主席)安东尼奥(戴维斯)聊过,他告诉了我很多这方面的事情,他希望我能明白,这不是个轻松的工作,必须面对很多问题,还得承受质疑。”那时候,费舍尔刚刚离开洛杉矶加盟爵士队。对于“老鱼”当选,爵士主帅斯隆也是双手赞成。“他经验丰富,在这个联盟中打了好多年,球员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在我们球队,他是更衣室里的老大,大家都听他的,”斯隆当时说,“所以我认为他是这个职务的最佳人选。”
其实球员工会主席并不是只有在停摆时才能显示作用。改善球员的整体生存状况,要求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险权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分内之事。
在费舍尔之前的历任工会主席中,库西和海因索恩堪称鼻祖,他们都是凯尔特人球员,库西从1954年开始就曾提示资方,球员们不是马戏团的临时工,而是一项正当工作的从业者。他和海因索恩一直在为此奋斗,他们的大部分诉求得到了资方的接纳,球员们的工资、保险以及社会地位都大幅改善和提升。海因索恩还号召球员们以退出1964年全明星赛为要挟,最终逼迫资方完全承认了球员工会的地位。
库西和海因索恩为NBA的职业化开了一个好头,随着NBA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球员工会也渐渐少被提及,很多任主席在无功无过的情况下顺利卸任。但在面临停摆考验时,工会主席们的英明和愚蠢都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
保罗确实是目前NBA头脑与表达能力兼具的代表人物,有时候火箭主帅德安东尼也得尊重他在战术上的见解。
在2011年的停摆之前,NBA历史上大规模的劳资纠纷只有1998年那一次,当时的工会主席是尤因,或许是对困难的估计不足兼经验缺失,尤因当时的表现可不怎么样。
尤因从1997年9月开始接任球员工会主席,一年后NBA就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停摆危机,在此之前,劳资双方虽多有争议,但从没耽误过一场常规赛。而1998年的夏天有所不同,尤因的谈判能力我们无从得知,但他在媒体面前的公开发言却直接将劳方逼入了不利境地。当时,斯特恩明确表示,“NBA球员的工资跟普通老百姓比起来已经高太多了,不应该要求得更多。”尤因可以用无数种方式来回答,结果却选择了最无脑的一句,“是的,我们是挣得很多,但是我们花得更多。”这样一来,民众们直接将劳资纠纷解读为“一个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分赃不均的游戏”。最终,双方的僵持导致了停摆。坊间有云,如果1998年夏天没有停摆,也许乔丹会再打一年——尤因的不当言论可能是造成乔丹提前退役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费舍尔的做法则要圆滑许多,他该硬则硬,该软则软,表现得不卑不亢。在原则性问题、譬如斯特恩放言要削减球员1/3的薪水上,费舍尔绝不退让:“这简直是胡扯。”而在更多的时候,费舍尔的话语柔和,能够赢得更多人对于劳方的同情,他公开表达过球员们不想停摆的意愿,毕竟拿少一些钱总比没钱拿好,何况这样受伤害最大的还是球迷。此言一出,就将停摆的责任推到了资方头上。而且他的很多话语,都是通过球员工会执行官比利·亨特发出的,双方之间默契十足,亨特发言时往往会为费舍尔保留一丝圜转的余地,以便鱼总软硬兼施、可进可退。
劳资谈判其实是一项双方相互角力的过程,NBA各队老板要求联盟重新洗牌,甚至不惜以整个赛季报销作为赌注,誓与球员一战到底。而球员若想重新开赛,就不得不做出牺牲;如果他们选择与老板坚决对抗,就要付出惨痛代价。当年的费舍尔就这样卷入了两股势力的矛盾中心。
他不是没有调停矛盾的经验,当年奥尼尔还在湖人时,费舍尔就曾经历过“大鲨鱼”跟科比的暗战。可费舍尔心里明白,跟那会儿“OK”内讧相比,劳资大战是另一种意义的战争。所以在接受采访时,他首先做的就是聚拢民意,说自己身背着来自1000多位球员家属的压力,一下子就把自己摆在了受同情的弱势地位。
在对公众表达了自己的责任之后,费舍尔开始身体力行,奔波在谈判的第一线。当人气球星们利用这段时间去海外出席商业活动捞金时,费舍尔在为劳资谈判奔波;当詹姆斯、杜兰特上演“小前锋圣战”时,费舍尔在为劳资谈判奔波;当一些球员们纷纷寻找去海外打球的机会时,费舍尔仍在为新一轮劳资会面做着最后准备。“我不累,”他说,“虽然整个谈判进程很艰难,来回奔波也不轻松。但我感觉很好。”
费舍尔的奔波忙碌,在停摆到来前就早已开始。2009年8月,劳资双方正式开启新劳资协议的谈判。自那时起,夏季会议、全明星会议、区域性讨论会等一系列事项,就写上了费舍尔的个人日程表。“早在停摆开始前,我就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研究谈判成败的几率,为我的同事、球迷和媒体做准备,”他在近日给球员群发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我是你们选出来的主席,为你们服务。能为400多位球员服务,我感到万分荣幸……我会继续寻找解决办法,因为我深知这件事情有多重要。我也请你们——400位盟友、朋友、兄弟和同事——继续和我站在一起。”
退役之后,费舍尔开始享受人生,他在球员工会所做的工作让他的职业生涯再无遗憾。
在球员面前,费舍尔是亲密无间的盟友、兄弟;在谈判桌上,他立刻就变成了据理力争的球员领袖。任凭老板们抛出硬工资帽等强硬提案,费舍尔始终坚持,球员才是NBA联盟生机勃勃的源泉所在,他们想要的并不是日益攀升的薪金收入,而是想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很多东西都已经一去不复返,”费舍尔一边说着,一边提高了嗓音,“但我对于这项运动的激情与热衷,永远都不会消失,因为我想打比赛。”
虽然在劳资谈判之初,费舍尔的忙碌似乎没有收到什么回报,但我们不难猜出他的用意,就是希望球员要更加团结,不要想1998年那样溃不成军。费舍尔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做法其实很高明,在他的呼吁之下,如果球员真能够保持团结,那么采用拉锯战、持久战显然要比闪电战有效得多。
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很多球迷并不能完全理解费舍尔究竟在坚持什么?球员只需要让步,并不需要完全妥协,就能解决问题,费舍尔的一意孤行在球迷眼中有些固执甚至是冥顽不灵。球迷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费舍尔誓死捍卫两个最大的矛盾点:硬性工工资帽和利益分成。先说硬性工资帽,按照联盟之前的做法,如果工资总额超过过了工资帽,你可以交奢侈税摆平。但如果硬性工资帽生效,那么球队可能会为了追逐大牌而压榨球队中产或者中产以下球员的工资,出于对全联盟400多名球员负责的态度,费舍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个方面,球员们希望能拿到篮球相关收入57%的分成,在之前的谈判中,工会本已经率先做出让步,表示愿意把分成份额降低至52%-54%之间。但资方始终坚持自己原有的计划,只愿意提供给球员46%的份额,这比最早球员们要求的份额要低11%,这也是球员工会无法接受的。
从这两方面来看,费舍尔也并非是顽固不化,至少从利益分成方面,他已经做出让步。费舍尔这招其实很高明,打开一个缺口,层层深入,逐个击破,既不伤和气又能达到效果。综上所述,我们至少能明确一点,真正冥顽不灵其实并不是费舍尔或者是球员工会,而是那些抠门的老板。从停摆谈判开始到现在,球员工会和费舍尔在基于合理分配利益这个大前提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做出改变,但资方却无动于衷,究竟谁才停摆真正的罪魁祸首,球迷们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每次会谈结束,镜头前的费舍尔始终措辞严谨,让人觉得他讲话像个教练,却又神似政治家。费舍尔本人也表示,虽然这份“美国体育界最糟糕的工作”劳心费神,但他早已对此驾轻就熟。“在湖人队打球的经历给予了我很大帮助,让我可以更好地胜任一名领导者的角色,这是毫无疑问的,”费舍尔说,“行政领域的管理决策,与体育运动中的统领全队,有诸多相似的地方。”
其实球员工会主席并不是只有在停摆时才能显示作用。改善球员的整体生存状况,要求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险权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分内之事。
无论在任何组织中,“人”总是最关键又最难控制的因素,而作为领导者和沟通者,费舍尔的驭人之术和谈判技巧都是球员工会主席中的佼佼者,也正是他种下的因,为近几个赛季的NBA大时代奠定了基础,也让更多的球员抱团成为了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