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辉
说起P2P,不少人的第一感觉仍然与“高利贷”、“跑路”、“骗子”等关联。这也难怪,自从这个行业诞生以来,就與“骗钱”纠缠不清,回顾P2P走过的10年,累计出现的近6000家平台已经淘汰三分之二,目前还在正常经营的只有不到1900家。每家平台跑路的背后,都是无数家庭的眼泪。
不过,随着10年的发展,P2P行业已经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规范。一个数据让我有些吃惊,截止到今年2月,P2P平台历史成交量已突破6.6万亿元,行业月均成交量已达2000亿元以上,行业活跃借款人和投资人接近400万人。
《投资与理财》杂志是最早报道P2P的媒体之一,但我们的态度非常审慎。为什么?因为这个行业野蛮生长的背后,存在着太多的隐患。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我们拒绝了很多广告,但至今没有当过坑害投资人的“帮凶”。P2P公司做的是借贷生意,也就是把银行不做的一些小额贷款的生意接过来。这个模式是可行的,但是它的风险又在哪里呢?关键还要看它拿你的钱去干嘛了。
不少地方都因为民间借贷发生过群体性事件,比如浙江温州、河南洛阳、内蒙古鄂尔多斯等。过程几乎都很雷同:当地有名的富豪资金链出现问题,开始私下高利借钱。于是,民间资金聚集起来,最终都汇集到了一两个人手里。后来,他的生意失败了,或者他的煤矿关停了,利滚利开始还不上,窟窿越来越大,最终整个民间借贷开始崩盘。
P2P也一样,把钱借出去,承诺是拿到8%或者10%的利息,但是你的钱被借去干什么了,你关心了吗?是P2P公司自己拿钱去投资了,还是借给了一些大企业,或者是借给了一些个人?
P2P公司拿钱自己去做投资,那叫自融,也是风险最高的。一旦赔钱,投资人的本金没有半分保障。e租宝就是自融的典型,它甚至压根就没有实际投资,编造了无数个公司的名字来借钱,庞氏骗局的最终点自然是“跑路”。
把钱借给公司,也就是大额标的,也存在较大的风险。这些公司如果有好的抵押物,就能跟银行借到钱,利息很低,何必要用超过10%的利息跟P2P公司借钱?在网贷行业里,一直有大额标和小额普惠标两种模式之争。红岭创投就是大标的典型,结果2015年产生约5亿元坏账,2016年损失了一个多亿,迫使它在2017年一度宣布要退出网贷行业。
相对而言,小额普惠标的模式安全性更高一些。举例说,一些P2P公司跟商场合作,消费者买手机时需要借款2600元,就可能是跟P2P公司借的。这种有实物消费的借钱,相对来说赖债的概率比较低。一共就借了2000多元,即使没钱还,借点或者发了工资也就能还上了,不至于像大额标一样即使想还也还不起。从另一个角度说,小额借款即使出现一些坏债,P2P公司的收益也能覆盖成本,不大会让投资的本金损失。
因此,真要投资P2P的话,核心还是搞清楚它到底拿钱去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