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党的十九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和经济的发展,高校市场正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企业一个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截至201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称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高达4018.1万,除去学杂费,大学生平均每人每年5000元,有2000多亿的高校市场。预计未来大学生市场还将保持每年5%的同比增长率,而且在我国经济转型结束之后,增速还有可能继续上升。
高校市场的校园推广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现有的购买容量和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从长远利益看,大学生这个高素质高潜力人群将是社会未来的消费的主力军,其潜在消费能力绝对不容忽视,未来主流社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必将由大学生群体掌握。但校园具有半封闭的性质,传统媒体例如电视媒体对其影响有限。同时由于有些高校防范严密,部分家长管理严格,而且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在高校进行推广。所以对于部分企业产品的推广形成不少压力,并未制订系统的规划开发高校市场。
通过本次调研,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的状况,另一方面了解企业的市场需求。通过对各大高校的调研,也可以了解作为企业未来消费者及工作者双重身份的学生的偏好和需求,为企业做正确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等方法,选取了武汉市一共15家企业和20所高校。在高校调研中,团队一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58份,有效问卷979份,有效率为84.5%。在企业调研中,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实地调研涉及中高档手表、酒店、化妆品、银行、快消品、影视传媒、建筑、电力等15家企业。
根据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得出调研对象的性别、学历状况和月消费水平等的相关数据。由下表1可知,调查对象男女较为均衡。从学历上看,大一至大三占84.9%,大四及研究生以上的较少,分别占4.1%和11%,涵盖大学所有的学生,且大一到大三的学生相对时间充裕,对物质需求较大;从月消费水平上看,大部分大学生消费在800-1500元之间,高达84.6%。多数大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
综上,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对食品、日用品、化妆品、服装等的需求大,精力较多,有时间参加比赛和社团组织;大四及研究生对手表、服饰等中高档品以及实习就业的需求大。因此,在校企合作方面,针对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多采用广告宣传、活动赞助、创办比赛等形式较好,特别是快消品、化妆品、运动品牌、教育培训、网站、APP等企业;针对研究生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多采用实习招聘的形式,特别是建筑、影视传媒、中高档手表等企业。
表1 调查对象特征分布表
根据上表,特绘制了生活主要支出人数分布图(详见图1),以此分析性别与生活支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根据相关分析表可得:显著性水平即相关系数为0.883,表明性别与生活支出之间有极强的相关性,说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回归方程显著性较高。因此,大学生生活支出主要集中在娱乐方面,而男性更偏重于娱乐与人际交往方面,女性则更偏重于服装与护肤品方面。所以,企业在高校校园市场产品推广中应更偏向于食品、日用品娱乐等方面的产品,女性产品更应集中于服装与护肤品方面。
图1 生活主要支出人数分布图相关
男女男皮爾森(Pearson)相關1-078顯著性(雙尾)883N66女皮爾森(Pearson)相關-0781顯著性(雙尾)883N66
1.企业在高校校园市场推广现状
(1)食品行业关注度更高
在大学生关注的行业调查分析中,食品行业占据榜首且超过了50%,所以,企业在高校市场产品推广中,食品行业是推广的重点,也是最容易、最易产生效益的。其次是日用品、服饰、教育和电子产品,所占比例达37%,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应加大投入力度(详见图2)。
图2 大学生关注的行业
(2)比赛冠名赞助提高企业关注度与经济效益
在武汉市各行业、企业在高校进行产品、品牌推广中,大学生最常见且企业广泛使用的推广形式是发放宣传单、校园代理与比赛冠名赞助,传单与校园代理当时的推广效果较好,但效果不持续,而比赛冠名赞助效果持久,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转化率高。如周黑鸭连续三年赞助比赛每年花费120万,第二年已实现盈利20亿,净利润翻了300倍,真正实现了“小投入、大回报”。说明食品性企业利用比赛赞助在校园推广是极为有效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日用品、服饰、教育和电子产品等小商品、使用频率高的产品可以利用比赛赞助、传单、校园代理等形式进行推广。
(3)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
在武汉市内行业、企业在高校进行产品、品牌推广中,大学生最常见且企业广泛使用并且卓有成效的推广渠道是网络电视与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深受“00”、“95”后喜爱,且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电视、广告推广更有效、成本较低。
2.大学生对企业在高校校园推广的意愿分析与需求偏好
(1)大学生对企业在高校校园推广的意愿
在大学生对企业在高校校园市场推广中,有65%的大学生对此持中立态度,即视情况而定,有28%的大学生对此持希望态度,约武汉市40万在校大学生希望企业在高校进行推广,而仅有7%的大学生对此持不希望态度。这一方面说明了目前企业在高校校园推广中空缺很大,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在进行推广中不仅要能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同时也更要注意提升服务质量。
(2)大学生对企业在高校校园推广的需求偏好
①大学生对行业或企业的品牌推广偏好
在大学生对企业在高校校园市场推广中,尤其钟情于食品行业、教育培训行业以及电子行业的推广(详见图3)。这也说明在高校校园市场开拓中,这几个行业更容易进入且易快速的产生经济效益。
图3 大学生对企业的品牌推广意愿
②大学生对企业的推广方式及频率偏好
在多种推广方式中,大学生更热衷于比赛冠名、赞助、送礼品等活动及体验产品和服务等,而这要求企业在市场推广中要紧随时代潮流。在大学生对企业在高校校园市场推广频率意愿中,有51%的大学生认为推广频率应该在半年两到三次,有35%的大学生认为推广频率应该在半年一次。推广频率直接关乎着企业的盈利状况,对于食品、日用品等产品而言,推广频率相对较高;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昂贵的商品而言,推广频率控制在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所以,企业在推广频率方面,要考虑产品的性质、企业实际状况和成本,选择适合企业的最优推广方式和频率。
(3)企业在高校校园推广对大学生消费选择的影响
根据调研结果,有85%的大学生认为企业进高校宣传会影响他们的消费选择,有大约93%的大学生认为他们会持续关注在高校推广的企业和品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高校校园市场推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品牌
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分析工作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确立人才培养的思想、能力等素质目标,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将企业文化、技术力量等融合吸纳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2.调整教学设置结构,打造专业品牌
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调整专业结构与发展规模,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动态的管理,建立开放的专业建设机制,吸纳更多的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局面,从整体上促进校企合作的改革与发展。
3.展开校企多样化合作,打造资源品牌
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建立产学合作的长效机制,保证产学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品牌-中心”产学合作模式,全方位多样化地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形成有特色的自有资源。
1.拓展高校市场,扩大消费群体
高校市场具有封闭性、容量大、开发成本低、分布集中、连续性强等特点,且能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如周黑鸭品牌经过高校连续三年的营销策划比赛之后第二年已获利20亿,可见推广效果的显著,值得其它企业借鉴和学习。
2.明确市场定位,打造个性方案
并非所有的企业适合上述校企合作的形式,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但相对绝大多数中大型企业来说,实习招聘是普遍适用的,不同的是具体的招聘要求和岗位。同时,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找准定位,分析自己的目标以及潜在消费群体,思考自身应不应该进行校企合作,合作及推广的形式是什么。如飞亚达主推中高档产品,为了打造多元化品牌,清晰自身在市场上的定位,现已推出针对以学生和刚入社会的人士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消费能力和喜爱特点的特定品牌。
3.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推广方式
在意识到高校市场的重要性、充分了解自身的基础上,适当采用“订单班”、“产学研”、“劳教工”等校企合作的形式。同时,采用举办讲座、比赛、活动赞助、实习招聘、奖助学金和广告等形式的推广方式,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和频率,有助于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培养未来的优质客户。极为重要的是,以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出发,增加大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如优职校园针对高校学生市场,利用学生资源开发推广平台,反过来又利用学生带来的资源与商家和企业进行合作,创新了推广方式,值得其它企业借鉴和学习。
4.加强多方联合,实现互利共赢
企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推进校企联盟联动方面,应充分与学校、社团组织进行有效合作,借助学校、学校组织和社团等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如优步武汉公司与武汉工程大学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这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出“互联网+”时代企业急需的人才,同时开拓了优步公司在大学生群体的知名度,扩大消费群体,吸收优秀高校人才,最终实现“三赢”的局面。
高校市场对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第一,对以高校作为产品和服务的直接目标市场的企业来说其进行校园推广的方式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或促销战略进行市场渗透。第二,对以高校作为潜在目标市场的品牌企业来讲其校园推广方式应该是从非盈利的角度吸引大学生去参与和体验,从而达到品牌推广甚至产品销售的效果。第三,对于致力于通过校园推广建立自己的人才库这一思想的企业目前还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因为人才的选择与被选择都是相互的,与双方的标准,并随时间的改变而发展变化,一般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状态,除定向培养等形式。总之,学校有人才、市场资源,企业有销售产品、提升品牌、人才的需求,学生对企业有商品和工作的需求,所以“最佳合伙人”致力于连接三者,通过企业与学校合作,在高校进行推广来实现“三赢”。
【参考文献】
[1]孔德兰.构建以专业群为单元的校企合作有机体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
[2]宁滨.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1)
[3]胡海青,朱家德.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业集体行动困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1)
[4]谢华燕,张国权.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原则与运行管理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1181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