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琦 蔡宜君
古驿道是古时各地区间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下,古驿道作为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发展得到各方重视。通过古驿道的纽带作用,可以整合串联沿线城镇、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驱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南粤古驿道,也称“广东省古驿道”,是指在广东地区分布的各条连接岭南与周边地区的古驿道,为古时沟通中原与岭南的大动脉,是南粤地区的重要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线路(图1)。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人居聚落类型之一,其人文景观集中反映了人群适应和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积累,凝聚了不同文化的建筑美学积淀,展现了特定地域的社群空间关系。南粤古驿道在汉民南迁的大规模移民和南来北往的文化和商贸往来的过程中,与其沿线乡村人文景观的形成发展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不同文化在岭南地区传播交流的重要通道。南迁汉民首先在驿道通过地区集聚开发,因此沿驿道保存下的传统村落较为集中,保存程度相对完整,历史文化也更加深厚。基于南粤古驿道对其沿线传统村落的重要影响,考察梳理南粤地区不同古驿道的典型传统村落,不仅有助于呈现广东地区传统村落总体概况,以及不同文化在广东地区的传播与融合,而且推动深化村落人文景观与传统聚落人居文化的关联性研究。
图1 南粤古驿道与传统村落分布图
岭南自古偏居一隅,自秦始便有对岭南地区的交通开辟,这些交通联系经过各朝各代的开发与扩建,形成了紧密联系珠江三角洲平原与周边地区的通道,承载着民族迁徙和货运流通的重要功能。岭南地区水网纵横,水路交通比陆路便捷,南粤古驿道呈现出以水路交通为主,陆路交通为辅的交通模式,它以广州为中心,通过水陆路转换,连接周边地区及中原,可分为粤北驿道、粤东驿道、粤西驿道和海上古道(图2)。
图2 南粤古驿道形成年代图
粤北驿道指主要沿北江流域发展的古驿道,主要包括粤赣古道与湘粤古道。粤赣、湘粤古道通过军事开发形成,部分沿线村落大多有着军事设防、驻扎营地或修建城寨的背景,如梅关古道上的中站村为秦中站城遗址,茶亭古道上的石兰寨相传为岳飞安营扎寨之地。其后古道渐成南迁移民和商货运输的主要通道,沿线村落多为谪迁汉民在粤北定居所建,并逐渐发展形成商贸墟市,如乌迳古道新田村李氏族谱记载其始祖于西晋即谪居于此,在新田村西南水畔设有新田圩,设有码头、商铺等设施。
明中叶,原由赣闽迁居粤东的客家民系再次向粤中、粤北、粤西迁移,被称为“反迁客家”①,其中一支经清化水到达始兴,该线路为始兴-清化古驿道。因此始兴、曲江至英德一带的村落现存多为从赣南、闽西的客家人经粤东迁徙而来所建。
粤东驿道主要是指以东江为主要依托的古驿道。秦将赵佗为平定百越,率秦军于河源龙川开埠,这是中原对粤东地区最早的开发。
粤东地区的粤赣闽古道是不可分割的存在。两晋,松溪古道便已形成,是连接粤赣闽的千年“盐米之路”。唐朝,为加强中原与粤东、福建的联系,依托东江在粤东山地开通了潮惠上路。宋代,官府组织了对粤东滨海一带古驿道的修整,整合起羊蹄岭古道、观音岭古道等形成潮惠下路,可远达福建福州、江南地区至中原,沿途经过多个重要海港,是连接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并取代了潮惠上路地位成为南粤的东路主驿道。
潮惠上路沿线多数村落多为原居于赣南和闽西南的中原汉民,自晋代开始陆续沿松溪古道迁居至河源、梅州等地,与当地土著融合所建,也有一部分因军事建设而开基,如和平县林寨古村。闽海人口自五代时期便从福建开始向外迁移,有着相似地貌的潮汕和雷琼地区成为了首选入居地。唐宋以后,闽民主要转从潮惠下路迁入,因沿海驿道的整合完善和商货运输的需求,潮惠下路沿线村落逐渐或开埠或兴起,现存多为明代开基村落,如潮州龙湖古寨。
粤西驿道是以西江航道为主要干线的古驿道。秦汉过南岭的其余二路均经广西入粤西,一路取道湖南,建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水(湘桂走廊),下西江,为越城岭道;一路由湖南江华过萌渚岭,下贺江、西江(潇贺古道),为萌渚岭道。
粤西驿道主要连接桂东南和粤西两地,越城岭道和萌渚岭道在封开合流,并线为西江古水道为主,其经肇庆-高州古驿道和南江口—高州古驿道连接合浦/郁林—石城古驿道和高雷古驿道,其中高雷古道可从徐闻港远眺琼州。
西江流域的汉民聚居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即设在今广西梧州与广东封开一带,中原移民通过越城岭道和萌渚岭道经西江进入粤西,选择在西江河谷地区开垦定居;在宋元以后,原沿大庾岭道到达南雄珠玑巷后的一部分南迁汉民,经过几代生息再次南迁往高要、清远以及珠三角等地区,并向西江流域发展,现存村落以明清开基居多。高雷古道沿线村落多为闽民所建,他们一部分在秦汉时期沿湖南、广西进入雷州地区;一部分在北宋末期从徐闻港登陆半岛;在明代有大部分闽人移民迁居徐闻港或至雷州湾、徐闻港等沿海区域,因此这一时期的沿海地区开始大量出现村落。
海上古道主要是指在广东沿海的海上移民和货运商贸路线,其与广东的内江驿道紧密联系,通过港口枢纽作为水陆路连接,形成完整的南粤古驿道系统。
北宋末期,闽琼两地沿海居民开始经海路从徐闻港登陆雷州半岛;明代有部分闽商、琼人移民迁居徐闻港,同时期也有大批闽民沿海漂浮至雷州湾、徐闻港等沿海区域,此时广东沿海地区出现大量聚落。
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货运商贸的主要载体,早在秦汉已形成,用于丝绸的输出,主要的贸易港口为番禺和徐闻。雷州徐闻古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有官方史书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由汉官方经营;唐宋时期,广州黄埔古港兴起,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在明清时期更是长期处于“一口通商”的优越地位;清代潮州、汕头等港口兴起,其中樟林古港曾繁盛一时,其于韩江海口,可直通韩江流域腹地。由于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沿海平原的传统村落或因商业贸易繁荣而兴起,或因海外华侨资助而发展,以宋代开基居多,明清时最为鼎盛。
南粤古驿道沿线村落大多随古驿道的形成和发展,或开基、或完善、或繁盛,其乡村人文景观在古驿道文化的影响下也愈加各具特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村落风貌。通过选取南粤古驿道沿线保存较为完好的典型村落,提取其人文景观特征要素,横向对比各驿道沿线村落在村落形态、突出特色和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特色,不仅可以呈现广东地区丰富多样的传统村落总体风貌,同时反映出赣湘桂闽等地区建筑文化在其与广东交界地区的影响及在广东区域内的交融。
村落形态是体现传统村落人文景观差异的重要内容,不同地缘地貌特征、不同村落起源与发展程度对村落总体形态有着不同的影响。
粤北驿道北段位于连州、仁化、南雄等粤湘赣接壤地区,为秦汉古驿道进入岭南的“关口”,沿线传统村落开基早,多为宋元以前的南迁汉民所建,保留有宋元中原文化特色。该段沿线传统村落大多依山面水而建,条层式布局,自由松散,与驿道联系紧密,沿等高线延伸,村落规模较小。粤北驿道中段过始兴、翁源、英德,由于明中叶赣闽客家群的迁入,沿线村落向组团式布局发展,建筑相较密集。北江一路南下,过清远汇入珠江,其沿线村落规模较大,人口集聚,用地紧约,排列式与围合式布局并存,结构规整紧凑。粤北驿道经粤北五岭山地沿北江而下,沿线村落总体呈现出从北至南的自山地向平原的选址变化,村落规模逐渐扩大,形态从自由松散的条层式结构向密集整齐的梳式结构转变(图3)。
粤东驿道的潮惠上路经韩江、梅江辗转于粤东山地间,与赣闽接壤,过梅州、河源,因山地资源有限,其沿线村落多为中小型山地村落,宋元以后开基,多于河道一侧,以祠堂为核心呈多组团式分布,总体形态自由,建筑联系紧凑。潮汕下路则一路从沿海平原而下,其沿线村落平原聚落居多,多为明清时开基,规模宏大,布局规整,建筑密集,呈集中式的排列布局,有明显的防御性围墙城楼等设施。粤东驿道两主要驿道村落形态呈现较大区别,潮惠上路的山地村落形态自由,为多组团式布局,其防御性体现在建筑多组团围合;潮惠下路平原村落规整严谨,为集中排列式布局,其防御性体现在村落整体内向封闭(图4)。
图3 粤北驿道传统村落形态图
南迁汉民由西江古水道进入南粤,古广信一带为古岭南中心,两广文化同根同源,因此西江古水道沿线村落形态具有极高相似性:以排列式为主,偶有条层式,布局规整有序,核心公共空间由祠堂、风水塘、榕树等组成,由山地向平原规模逐渐增大。粤西南的高雷古道位处雷州半岛,其驿道沿线村落大多位于地势平坦地区,沿线村落多为棋盘排列式布局,建筑松散;而沿海一带村落开基多为明后,以梳式布局为主,建筑密集,受海洋文化影响显著,多有封闭防御性建筑。粤西驿道沿线村落总体布局规整有序,自西向东建筑由松散渐密集,村落防御性普遍较强(图5)。
广东总体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北高南低,粤东北多山地丘陵,粤中、粤西多河谷平原,沿海地区为广阔的冲积平原。驿道所处地区地貌地形的不同使得其沿线村落形态和规模产生根本性的差异。宋元前开基的村落人地关系舒缓,无刻板的理学教条约束,形态较为自由开放,建筑间距疏松。而后随人口流转、村落兴盛,村落的规划布局受制于严格的宗教礼制约束,同时各地流寇肆虐、反迁客家群迁入争地,使得村落向组团式或集中排列式发展,建筑联系更加紧密,防御性增强,呈现出各异的村落形态。
传统村落人文景观最主要体现在建筑风貌之中,建筑风貌集中体现了村落景观的地域性特征,是传统村落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综合反映。
(1)粤北驿道村落建筑文化特征
粤北驿道承担着中原和岭南的文化与物质的主要交流,南迁汉民经湘赣两地来到岭南扎根,也带来了不同的湘赣地域建筑特色。
粤赣古道沿线村落多牌坊,其最能显现出与赣南类似的地方特色。这些牌坊在村落中或单独设立牌坊,或与祠堂的门楼或照壁结合,处于村落中最瞩目的位置,也是建筑中重点装饰的部位。牌坊的样式、构建特征以及工艺与赣南等地的做法十分相似,雕饰工艺和内容题材都十分细致与丰富,记录着其宗族的显赫历史、社会功德等,表现了后人记录祖训、恪守礼制、感怀先辈、教化后辈。
湘粤古道沿线村落受楚湘文化影响最为浓烈,其突出表现在设置于连州、仁化地区村落入口的门楼之上。村落四周由封闭房屋围绕,门楼是最主要的出入口,前有池塘,正对笔架山,具有标志界定性。门楼与村内主要街巷相通,底层过道,二层或夹层作瞭望和射击,兼具交通与防御功能。最为特别的是门外两侧有偏矮的外八字青砖墙体,衬托门楼更显高峻挺拔,其八字墙的门楼形式与风水方位结合,有迎风纳气、会运聚财之意,最多见于两湖地区。
图4 粤东驿道传统村落形态图
粤北驿道的湘赣地缘文化建筑特色主要是反映在粤湘赣接壤地区的驿道沿线传统村落之中,其影响随着驿道深入岭南腹地而逐渐减弱。
(2)粤东驿道村落建筑文化特征
粤东驿道是粤赣闽三地的重要交通和文化联系,中原汉民在不同时期从赣南、闽西南向岭南地区迁移,逐渐形成了两支民系——占据粤东北山地的客家民系和在沿海平原分布的潮汕民系,在家族礼制文化上具相似性,其对内团结、对外防御的地域文化特征集中体现在粤东驿道沿线村落的向心围合式的民居与聚落中。
粤闽赣接壤地区人多地少,流寇肆虐,因此围屋这种兼顾经济效益和防御需求的建筑和聚落形式逐渐形成。在粤东北边缘地区,多为方围、圆围式民居,其体量弘大,一个建筑内含多个居住单元,主要从闽西等地的寨堡、土楼发展而来。而在粤东南边缘,则多为厝式民居,与汉民族后期发展形成的小家庭式合院式民居相似,并通过规则的排列形成大型组合民居或四面围合的村寨。随着驿道向岭南腹地延伸,两种形态的民居相互结合,并衍生出更多的围屋类型,如包厝式围屋、半月形围屋和围拢形围屋等,并逐渐向防御型聚落转变。粤东沿海地区地势平坦,驿道沿线多向围村发展。由于明中叶客家人从粤东向广东其它地区再次迁徙,也把围屋和围村的建筑特色随着驿道带到了这些地方,尤其以粤北始兴、翁源、英德一带最盛。围屋和围村的核心都在于中轴对称、內向围合、规则严谨的特质,这是对宗族礼制文化和家族互助精神的坚守。
(3)粤西驿道村落建筑文化特征
西江为珠江主流,经湘江连灵渠,是古中原文化传播路径和重要经济走廊,军队和移民在河谷地带开垦定居,广信为古岭南的文化中心和统领两广的政治中心,其后两广切割岭南中心逐渐向广州迁移,可见肇庆地区与广佛、桂东南等地同属一个文化圈,村落形态和建筑特色都有很大相似性。沿西江而下,从桂东南到广佛,其传统村落形态从自由无序向均质规整变化,即与岭南文化核心越近,广府梳式肌理越强化,人为参与规划程度越高;而民居形式也从多种民居形式并存转向主要以三间两廊为主,文化表现形式更注重统一性。
位于桂东南和广佛中间的肇庆地区,为两者的过渡,其中最富特色的为圈层式的村落布局形式,既表现了自然山水的适应性,又保有人工规划的形态性。圈层式布局村落常见于肇庆东南部的平原地区,该地水网密集、小丘众多,村落多依靠山岗建设,民居以水乡排屋为主,围绕中心圈层式排列,形成方式既有从外围向中心,也有从中心向外围发展;村落整体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四周水塘或河流环绕。水乡排屋多为一进单开间的横向组合,其占地小、布置灵活,适合圈层式非规则布局
图5 粤西驿道传统村落形态图
(4)粤中村落建筑文化特征
粤中地区自古为移民集中地,粤西和粤北驿道自秦始便是中原文化向岭南腹地输入的最久远且最重要的途径,唐宋后广州港兴起、州府城市往来加强了粤北、粤东与粤中的驿道联系,明清沿海贸易和海丝之路发展使得南粤古驿道得到整合联系并汇聚广州。粤中传统村落形态多样,多以明清主流的梳式布局为主,围田和基塘文化景观突出表现了岭南水乡的地域风貌,以中原移民带来的汉文化合院式民居为主,三间两廊、硬山顶、青砖墙等从粤西、粤北驿道较早传入的建筑形式更为普遍,同时粤中的城镇化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村落中会出现形式活泼的园林式大型民居建筑。
粤中地区因港口埠头和海丝之路的发展首先受到西方文化的侵入,其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与容纳程度相对较高,重商意识蔚然成风,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更为丰富。其中,西学东渐思想的传播和华侨对侨乡的建设使得粤中村落民居在西化特征的表达运用上更为创新,集中表现在庐居和碉楼这一粤中侨乡最为独特和典型的新式民居上。庐居或碉楼就其独立性而言便与传统的集体性合院式民居大为不同,多为高大的多层建筑,分布于村落的外围,西洋式装饰语言会出现在建筑外观、内部空间甚至建筑的功能性、结构性部位,平屋顶也逐渐取代坡屋顶。西方建筑特征从单纯模仿、独立割裂(穹顶、拱券等)到逐渐探索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创新性结合,更加有机和谐的融入到粤中传统村落之中,多样的建筑形式、起伏的天际线、各异的装饰语言都极大丰富了粤中村落的建筑人文景观风貌。
南粤古驿道从秦汉时军事开发的军道经过历代不断扩建整合,发展为民众交流、商贸运输的重要通道。驿道从原来简陋荒芜到沿途建有驿站、憩亭、古桥等,沿线村落由原有单纯的居住聚落逐渐转变为多功能性聚落。南粤古驿道沿线村落特色纷繁,尤其以商业性和防御性最为突出。
伴随岭南开发,汉民南下,沿线村落自发形成墟市、埠头。唐宋沿海港口兴起使得官方商贸发展,南粤古驿道承担起商贸货运的重要功能。商贸的发展沿古道线型展开,临近驿道陆续出现许多商铺,多为前铺后宅,承担与古道相适应运输货物的仓储、中转和发散功能。商铺逐渐连成线状或片状的街道,形成商业街或者集市,或发展成为村落,如黄塘、石塘、里东等,或带动周边村落兴起和发展,形成商贸型城镇。也有一些商业街是建村后形成,由于村落临近古道,可作驿站功能,货物经此转运,设有客栈、当铺、银库,方便客商交易,促进了村落的经济发展和形态布局,形成了有别于农业村落的商贸型村落景观风貌。繁盛的商业街往往会成为这些商贸型村镇的核心,是乡村景观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秦汉古驿多依靠自然山水进行军事开发,此时建村类似军屯扎营,带有一定的防御性。其后闽赣一带汉民迁往粤东山区,其围屋、寨堡等具有强烈的防御特色,并于明清时传播至粤北、粤西等地。随着村镇经济兴盛,流寇增多,沿海一带也常遭海盗侵袭,村落内防御性的碉楼建筑建设兴起。可见驿道沿线村落的防御性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体防御型村落,如粤北山区中以围屋村落、粤东平原的围村、围寨,或是围绕村落建有门楼、村围、护河等设施。这些村落在建村初期受文化影响组织防御系统,村落整体内向封闭,外围建筑主要作瞭望射击之用。另一种则是防御型建筑,如沿海一带村落的碉楼,一些村落中的寨堡等,这些建筑一般后于村落而建。不同地区的碉楼特色各异:粤北碉楼一般无居住功能,设于村落入口,外观朴素;粤西开平一带碉楼受移民文化影响,外观装饰性墙,表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特征,集居住与防御于一体,独栋点状散布于村内,为村内集体建设;而雷州地区碉楼则多与大型民居宅院连在一起,属家族自建,仅作防御之用,无过多装饰。寨堡作为村落临时庇护所,通常临近村庄另外设置,具有完备的防御设施和齐全的生活设施。
南粤古驿道沿线传统村落中,无论祠堂还是民居,都有其特殊的地域性表现,有着丰富的形态特征和精美的装饰细节。这些建筑中的特征元素无不反映着有古驿道流传而来的多样的文化特色,以及不同地缘的文化特色和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古驿道沿线村落因环境和发展程度的差异,其所受地缘文化影响也不同,呈现出不同文化趋向的建筑景观。
(1)祠堂特色
粤北、粤西驿道上以祠宅分离形式居多。粤北祠堂分湘粤形式和粤赣形式,湘粤古道上祠堂开间较大,门前布置檐柱,粤赣古道则多前置门楼,开间小,檐廊进深大,或做牌坊式门面。而粤西古道也分西江形式和高雷形式,主要差别体现在前厅,西江水道祠堂前堂内有塾台、塾间等,而高雷古道祠堂前厅多为檐柱式门廊,入口屋面比两侧高,且会于祖坛前设置拜亭。粤东古道基本为祠宅合一形式,祠堂多在大型民居院落中心,前厅为凹肚式,大门入口部分屋面升高以凸显等级制度(表1)。
表1 南粤古驿道祠堂特色对比表
(2)民居形制
粤北民居南雄、仁化、连州等地多为一明两暗的三合院式民居,始兴、英德一带多为围屋,形态较为自由,但讲究中轴对称,屋顶组合较为简单。粤东民居分为平原式和山地式,平原多为三合院和四合院,山地则多围屋,其布局规则严谨,中轴对称、等级分明,屋顶组合变化多样。粤西民居也分西江式和高雷式:西江水道为广府文化浸染,多为三间两廊式的四合院式民居,一般增加进院纵向拓展,还有功能性的排屋,强调中轴对称,屋顶组合较为简单;而高雷古道则承闽海文化,多为二合院或三合院式的堂横屋,,一般横向增加偏院拓展,形态较为自由,屋顶组合变化多样。沿海民居受到西方风气影响,一般为中西建筑形式的结合,其建筑形态自由,坡屋顶与天台结合,出现穹顶、拱券等(表2)。
表2 南粤古驿道民居形制对比表
(3)外窗与山墙
粤北驿道中地区差别较明显,湘粤古道以起翘明显的人字山墙居多,装饰多用木料,外窗多为拱形窗或叠涩三角形窗;粤赣古道祠堂普遍采用马头墙,民居则多用五行山墙,装饰以红砂岩为主,喜用漏窗。粤东驿道上围楼较朴素,夯土构筑,开窗较小;合院建筑装饰华丽,潮汕盛用嵌瓷、木雕,土石白墙黑瓦,外窗多为规则小窗,内作吉祥纹雕,五行山墙多用金式和大幅水式。粤西驿道分西江式和高雷式:西江水道上建筑装饰多用陶塑、灰塑和砖雕等,多为青砖墙或蚝壳墙,喜用大幅砖雕漏窗和镬耳山墙;而高雷式墙体以红砖为主,还有地域性的玄武石和珊瑚石等,外窗较小,多用形式浮夸的五行山墙。沿海民居建筑装饰多为中西合璧的形式,会使用山花、门窗楣、护栏等西方元素(表3)。
从上表可以看出,南粤古驿道沿线村落的建筑风貌主要受地缘文化与驿道形成时期主流文化影响。宋前汉民首先集聚在粤西、北一带,因此粤北驿道沿线村落的建筑形态与赣南、湘南等地相似,保留有宋元前中原文化风格,同时也有沿途途径的赣南、湘楚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而西江水道位处古岭南文化核心,古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在此融合,形成了稳定的广府文化特色风貌村落,粤中、粤西至桂东南文化特色相似。宋元后,岭南经济发展,移民再次向岭南迁入,粤东山地驿道沿线村落受赣南、闽西地区建筑风格影响,而粤东平原、雷州平原传统村落的建筑特征相似,呈现出闽海风貌。明清沿海村落受华侨文化影响,建筑融合了西式元素,建筑的形态和装饰都产生了较大的改变,表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特征。
表3 南粤古驿道外窗与山墙对比表
南粤古驿道村落人文景观的对比,清晰地展现了驿道对传统村落各方面的影响:由驿道地区因其便利的交通容易吸引南迁移民的集聚,其地区开发时间较早,沿线村落文化形成也相对较早,封闭独立的山地地貌使得沿线村落保留有较完整的单一的早期文化景观;同时,驿道串联多个文化区的交通,其沿线村落会呈现出多种地缘文化交融的建筑文化特征,不同文化的影响随驿道的深入而变化,多样的地域特色极大丰富了广东地区的传统村落人文景观风貌。
注释:
①反迁客家:原居于赣南、闽西的汉民在宋元后逐渐南迁于粤东,在明中叶时期由于人口膨胀再次向粤北、粤中、粤西大规模迁居,在粤北始兴至英德一条客家人居住带,其生活习俗、建筑风格与原宋元前沿湘粤古道和粤赣古道来到粤北的“老客家”都有所不同,且激化了当地的各种社会矛盾,时下学术界常以“反迁客家”来表述这次的大移民潮。
参考文献:
[1] 陆琦.中国民居建筑丛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司徒尚纪.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 曾艳.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6.
[5] 李睿.西江流域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学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4.
[6] 朱雪梅,程建军,林垚广,等.粤北古道传统村落形态特色比较研究[J].南方建筑,2014(01):38-45.
[7] 陈代光.岭南历史地理特征略述[J].岭南文史,1994(01):8-14,33.
[8] 潘莹,施瑛.广府民系、越海民系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比较[J].农业考古,2011(03):440-444.
[9] 郭焕宇.近代广东侨乡民居的文化融合模式比较[J].华中建筑,2014,32(05):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