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留住乡愁”的文化空间框架及对策*

2018-04-09 17:25王新歌林明水
中国名城 2018年4期
关键词:乡愁空间旅游

王新歌 陈 田 林明水 虞 虎

1 引言

乡愁,怀念家乡忧伤的心情,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心理情结。对于延续了几千年农业社会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出自于古代文学范畴,一直是文学、歌曲、影视等的重要主题。2013年12月,“乡愁”首次进入中央文件,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作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内容提出,受到了地理学界、建筑学界、社会学界、民俗学界的关注,逐渐成为研究焦点。“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特殊的修辞方式成为未来城镇化建设导向的愿景的同时,“乡愁”是何?为何?如何?引起了学者们的探讨[1-2]。

事实上,“留得住乡愁”,是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冲击下,中国如何保持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的冷静思考。早在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就断言: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有两件大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一是中国的城市化。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一方面,使传统村庄或以平均每天80—100个的速度消失,或日益空心化;另一方面,使大小城市千城一面,拆旧建新过程中,独具本地特色的古街古巷古建筑被拆除,传统乡土景观几近土崩瓦解。在此背景下,面对陌生的城市与建筑,人们普遍产生现代乡愁情绪[3]。

近几年,旅游开发建设已经成为“留得住乡愁”的积极尝试[4]。集中较多乡愁元素的旅游地,如乡村旅游、古村落、古镇旅游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达12亿人次,占全部游客数量的30%;乡村旅游收入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目前全国有200万家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旅游提供了一条在保护与开发中让承载“乡愁”的场所获得发展的路径。然而,以旅游发展为导向的乡愁旅游地,旨在满足游客的“乡愁”体验,这与以往基于传统社区居民集体记忆视角的地域乡愁建设,存在目标导向上的差别。因此,如何在旅游建设的过程中,既保留社区居民赖以依恋的民俗文化、乡亲乡情和情感记忆,保护好当地社区孕育的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社区居民乡愁元素,又让游客从第三方的视角对这种乡愁元素产生认同,满足其乡愁体验,是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是对该问题的初步探讨。

2 乡愁及旅游地“留住乡愁”内涵

2.1 乡愁

2.1.1 传统意义上的乡愁

乡愁,从本义上讲,是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情绪,是人类的共同心理,也是哲学文化范畴的重要命题[5]。哲学家以塞亚·伯林说过:“乡愁是所有痛苦中最为高尚的痛苦。”对应英文“nostalgia”,最早出现在1688年,由瑞士医学院学生Johannes Hofer在论文中提出,是希腊语“nostos”(回家)和“algia”(痛苦)的结合,用来描述一种新病症:“the pain a sick person feels because he is not in his native land, or fears never to see it again.”即由于离开自己国家,或者害怕再也回不到自己国家的人感受到的一种痛苦。我国乡愁情愫的表达最早出现在古诗歌《诗经》中,用以激励在前方作战的将士奋勇杀敌、衣锦还乡。

乡愁的思想内涵,随时代变迁而异。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不同,乡愁思想内涵逐渐丰富。《诗经》时代,乡愁主要表现为对父母的依恋。汉魏时代,文人多为求学求仕而远离家乡,思想内涵有所变化,乡愁更多的是游宦求学中的乡思。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先秦汉魏思乡的思想内涵,乡愁主要表现的还是游宦羁旅和边塞征人的思乡情感[6]。到唐朝,乡愁的思想内涵开始丰富,不仅涉及对亲人、妻子、情人、友人思念,还有对自然、宇宙、人生、历史的思考[7-8]。唐朝之后直至明清,乡愁的文化内涵不断凸显,不仅表现为游子对故土眷恋而不得返的惆怅失落,也表现为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和期待[9]。抗战时期,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乡愁更多的是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10]。步入现代,尤其是建国之后,30多年高速城市化,我国城乡地理空间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结构不断转型,凝聚着传统诗意的乡土情结产生了许多新的要素,乡愁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改变[4],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命题。

2.1.2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愁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愁是伴随着城镇化传统文化、民族元素被异化、边缘化和空洞化等现实问题而出现的。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不少国家都经历了城镇化过程[11]。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随着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12],城镇化进程中往往伴随不同的问题。一方面,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如以英国为代表的环境污染、致命疾病流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以南美为代表的城市贫民等等。另一方面,社会文化问题严重。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个性、历史文脉的景观逐渐被破坏是普遍问题,随着古街巷和古民居拆除,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其历史和记忆。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对城镇化和现代化的焦虑,从而产生怀念过去生活的乡愁情绪[13]。

基于此,与以往时期的乡愁相比,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有内涵:(1)包含对现代性反思与批判。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现代性的逻辑盛行,人们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减少,在此背景下,人们产生对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的憧憬,从而使当代乡愁蕴含了对现代性反思和批判的内容。(2)具有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传统意义上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上的乡愁更多的是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当代乡愁强调,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欲所填充,是一种具有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3)起着未来社会发展新秩序建构的文化认同的作用。随着乡土文明向城市文明迈进,乡愁不仅是文化反嚼,更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是能够增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文化认同。

2.2 旅游地“留住乡愁”

为缓解人们城镇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乡愁情绪,“留住乡愁”的概念被提出。此背景下的“留住乡愁”指代语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1)“留住乡愁”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乡愁是人的一种情感体验,脱离了人,乡愁就无从谈起,因此,“留住乡愁”也必须以人的体验为基本出发点,满足人的乡愁体验,才能“留住乡愁”。这与人本主义所主张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要服务于人、发展要依靠人的观点相呼应。(2)“留住乡愁”本质在于联通和传承地方文化记忆。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此过程中,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人口,农业景观逐步转变为城镇景观,地方文化随之变迁甚至呈现断层式转变,人类对地方文化的记忆出现断裂,“留住乡愁”就是要联通地方文化记忆,进而传承地方文化。(3)“留住乡愁”需通过留住可以触发乡愁情感的物理环境实现。作为一种情绪体验,乡愁可以通过现实物理环境进行触发。一座房、一棵树、一口井等,都可以成为乡愁的触发器,因此,留住可以出发乡愁情感的物理环境,就是“留住乡愁”。(4)“留住乡愁”的重点是留住“乡”的原真性。原真性是影响人们文化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体现原真性就无法“留住乡愁”。

在此基础上,旅游地“留住乡愁”,就是在旅游驱动的城镇化模式下“留住乡愁”的问题。旅游地“留住乡愁”除包含上述四个方面的含义外,还表现出其特殊性,即旅游地面向游客的乡愁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旅游地引发当地人乡愁情感的要素,如独特建筑、特色饮食、地区服饰等,都是能够吸引游客的乡愁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本身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发展趋势,文化旅游因其蕴含的广博知识、悠远体验和浓厚关怀成为游客尤其是20-40岁中青年群体游客倾向性的旅游方式 ,而对乡愁文化的体验在众多的文化旅游中,包括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博物馆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旅游地“留住乡愁”,还含有将乡愁文化作为资源本底进行挖掘之义。

3 文化空间重构视角下旅游地“留住乡愁”的逻辑框架

文化空间,最早由法国城市理论研究者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等人在“空间的生产理论”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对空间的理解不应仅仅是物理性空间,应该认识到空间同时也是由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产生,从而肯定了空间的文化价值属性。作为正式概念文化空间于199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认为文化空间即“文化的空间”,将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可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事件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后来又有学者提出,文化空间的本质是“空间的文化”,从人、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指出文化空间是“人们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形成或构建的、当今仍具有生活和生产功能或性质的物理和意义空间或场所”,从该角度出发,借助空间生产理论和景观生态学原理,李明星等构建了旅游地文化空间重构的模型[14]。该模型认为,随着游客对文化空间介入的逐步加深,原有的文化空间最终演化会成为带有深刻旅游属性的旅游地文化空间。在此过程中,文化空间形态逐步改变以及文化空间功能不断演进。文化空间形态改变表现为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的逐步完善,文化空间功能演进主要表现在“服务于本地居民生产与生活的文化空间演变为服务于旅游发展的文化空间”,是由当地居民创造的生产与生活景观演变为满足旅游者文化需求的旅游景观的过程。

从本质上来讲,乡愁文化是空间文化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如周兵(2015)指出,乡愁文化是农耕文化、家族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与传统文化有紧密关系、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乡愁文化、乡愁文化体现着传统文化[15]。由此看来,文化空间的重构过程,本身也包含着乡愁文化空间的重构过程,从文化空间重构视角出发,留住乡愁文化空间,也就实现了“留住乡愁”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对旅游地文化空间重构的模型进行了延展,构建了乡愁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型。该模型的逻辑起点是游客介入对当地居民乡愁文化的价值评判过程,在游客介入之前,乡愁文化的价值评价主体只有当地居民.然而,随着游客的到来,游客与当地居民会成为其乡愁文化的双重价值评判主体,从而共同制约乡愁文化空间的重构过程。具体地,乡愁文化空间重构包含三个维度,从时间维度,当地居民价值主导下的乡愁文化自发演化会逐步演化成为融合游客需求的乡愁文化自觉演变,最终达到融合游客需求的乡愁文化可持续发展阶段;从空间维度,乡愁文化节点、乡愁文化场所(包括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的结构也不断演进;从功能维度,服务于当地居民的乡愁生产生活空间最终演化为服务于游客的乡愁生产生活空间。最终,旅游地乡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即旅游地“留住乡愁”目标的达成。

图1 文化空间重构视角下旅游地“留住乡愁”的逻辑框架图

4 旅游地 “留住乡愁”的对策

从上述逻辑框架可以看出,旅游地留住乡愁,重在在旅游地乡愁文化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妥善应对游客对当地居民乡愁文化价值的差异性需求,最终形成在空间和功能上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同认可的乡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提出旅游地“留住乡愁”的几点对策建议。

4.1 从旅游地规划理念方面

4.1.1 “乡愁”文化融入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而进行的谋划。旅游地“乡愁”建设,首先要体现在旅游规划层面,要将旅游地的“乡愁”文化融入到旅游规划中,特别是旅游资源评价中。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开发历程的推进,在不同背景下,旅游资源表现为不同的特征。目前,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从观光到休闲度假的转型时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乡愁”理念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为旅游目的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要素。在“乡愁”理念下,应该认识到,乡愁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虽然长期以来,受理性的城市规划的影响,我国的旅游规划大多都是物质性旅游规划,文化因素被排除在外,但已有学者构建了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为“乡愁”文化融入旅游地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14]。对于旅游地而言,对散落于田野巷陌的历史记忆以及乡土文明的深入挖掘,是彰显地方文化符号,凸显旅游地个性的基础。坚持让“乡愁”文化因素融入乡村旅游规划的底线,及时把乡愁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因此,在“乡愁”理念下,旅游地建设要把游客能够记的住“乡愁”,留的住“乡愁”作为规划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对相关资源进行挖掘。

4.1.2 尊重聚落原有的格局

原有聚落格局是孕育“乡愁”的基础,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尊重聚落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自然生态格局是聚落生长和发展的本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尊重孕育聚落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其原有的生态面貌。二是尊重聚落原有的建筑格局。建筑格局凝结了居民选址、建筑外形、室内布置等的智慧,是“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尊重聚落原有的文化格局。在聚落文化中,有传统文化、精英文化、主导文化、民间文化、大众文化等不同层次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为引发人们“乡愁”,引起游客共鸣提供了可能。尤其是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更具有吸引力。对于旅游地而言,旅游者对乡愁的体验感知唯有立足于旅游地所独有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之上,才是一种有持续力发展的“乡愁”旅游[16]。

4.1.3 保护、传承和创新乡愁文化

乡愁文化,是一种地方文化资源,也可以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乡愁”理念下的旅游地建设,必须对这些“乡愁”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三者缺一不可。其中,保护“乡愁”文化是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没有保护,就会重蹈快速城镇化的覆辙,使“乡愁”无处可觅;传承“乡愁”文化则使“乡愁”文化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由于后人的传承而逐步没落,最终成为现代人心底永远的失落。创新则是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对“乡愁”文化进行的符合现代需求的改进,从而使“乡愁”文化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可。旅游地“乡愁”建设中,应该处理好“乡愁”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从而使旅游地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4.2 从乡愁文化保护方面

4.2.1 识别看得见的“乡愁”符号

本质上,乡愁是人的一种心情。然而,乡愁情感的触发需要具体的承载环境[17]。对于旅游地“乡愁”建设而言,首要解决的是了解清楚自身的“乡愁”本底,挖掘出来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层面的“乡愁”符号,构建系统性、明确性的“乡愁”符号体系,使乡愁建设有据可依,是每个旅游地落实“乡愁”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目前对“乡愁”民俗文化的挖掘单纯的体现在乡土建筑、特色小吃这种表象上,其他的一些“乡愁”文化虽有所体现,但是都没有深入挖掘,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也不利于旅游地的永续发展。

4.2.2 加强保护地域文化遗产、标志性物件

地域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本底,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主要的地域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主要是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农业文化遗产则是祖先在历史上创造的,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最典型、最优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这三个方面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衡量标准,在旅游地“乡愁”建设中,应作为重要抓手。其次,标志性物件也是激发人们“乡愁”的重要载体,这种标志性物体可能不具有遗产价值,但是也是让人记住“乡愁”的载体之一。因此,在旅游地“乡愁”建设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保留或恢复这种标志性的建筑。

4.2.3 做精做细民宿

民宿,起源于日本,目前在台湾的密度最高、种类最多、发展最好,是指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人文习俗、自然景观和农林牧渔生产活动等资源,利用农民自有住宅闲置用房或房间,配备必要的住宿及餐饮设备设施,并注入主题内容和文化内涵,为向往乡村生活的游客提供的食宿处所。民宿也是一种提供有别于传统饭店、宾馆等的住宿体验,给游客温馨亲切的家的感觉的旅游接待设施[18]。由此可见,民宿自出现起,就是“乡愁”的物质和文化载体。我国民宿存于乡村,亦见于城市传统历史街区中,但大部分民宿还是一般的“农家乐”阶段,业态功能单一,个性主题不够鲜明,经营服务粗放,行业管理亟待提升,因此,在旅游地“乡愁”建设中,应该以民宿的优化升级为突破口,加强旅游地“乡愁”建设。

4.2.4 发掘特色旅游商品

产业是旅游业中涉及面最广的一个产业,也是潜力最大,关乎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于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有重要作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十年代初期,随着境外游客陆续涌进,中国的旅游商品应运而生。2014年8月,随着国务院31号文件将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列为旅游业发展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的旅游商品走进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旅游习惯和旅游观念的转变,旅游商品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其中,旅游商品与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同步发展是重要趋势之一。在“乡愁”理念下,突出旅游商品的“乡愁”特色,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享受购物的乐趣,应该作为旅游地“乡愁”建设的重要方向。

4.3 从乡愁文化载体构建方面

从旅游地是绝大部分旅游活动开展的空间载体。从系统论角度来看,旅游地是一个由吸引物组团、服务社区、对外通道和区内连结通道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有效配合,共同驱动旅游地的发展[19-20]。旅游地乡愁建设,实质上是在服务社区、对外通道、区内连接通道有机配合协调的基础之上,对吸引物组团的乡愁要素的深度挖掘和整合。从空间聚落形态出发,旅游地乡愁承载主体主要是以下三种。

4.3.1 旅游小城镇(含古城镇)是核心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社会空间形态,小城镇体系也是中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化特色道路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主流方向。在中国,将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形成了许多特色的旅游小城镇(Tourism Town)[21]。未来,小城镇旅游也是中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22]。小城镇建设不同于城市,对于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的乡镇,可以在不进行历史文化环境破坏和明显环境改造的基础上开发建设,更有利于开发和保护能够体现“乡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20]。因此,在旅游地“乡愁”建设中,要把旅游小城镇建设作为核心,在旅游推动小城镇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乡愁”。

4.3.2 历史街区、古村落是重要节点

历史街区、古村落是城、乡两种地域文化中乡愁元素的集中承载地。我国历史街区概念于1986年正式提出,是最能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城区,也是当前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拥有历史文化、美学艺术、物质遗产及人文情感等内在价值[23],是城市乡愁建设的重点。古村落,又称“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承担着存续地方乡土文化的作用,是乡村乡愁建设的重点[24]。两者在建筑、环境、文化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本土特征,是建设乡愁的重要节点。

4.3.3 一般乡村旅游是有益补充

在旅游地系统中,一般乡村旅游虽不如旅游小镇、历史街区、古村落,拥有集中的历史乡愁元素作为吸引物,但是作为一个与城市相对应、相对独立的生态和社会单元,乡村体现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的特征。以乡村为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是满足现代乡愁体验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是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是一种村野旅游形式[25]。不仅带给游客秀美的自然风光,也因处处体现乡情,引发游客乡愁。在旅游地系统乡愁建设中,一般乡村旅游可以作为乡愁建设的有益补充。

5 结语

旅游地“留住乡愁”,是以旅游地乡愁资源为基础,为满足游客乡愁体验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地建设模式。该模式重在建立游客与旅游地的情感联系,通过游客对旅游地的乡愁文化认同,形成旅游地持续的旅游吸引力,最终实现旅游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文化空间重构视角,构建了旅游地“留住乡愁”的逻辑框架。然后,从规划理念、乡愁文化保护、空间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旅游地“留住乡愁”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在旅游地规划理念方面,要将乡愁文化融入旅游规划,尊重聚落原有格局,保护、传承和创新乡愁文化;在乡愁文化本底保护方面,重点应放在识别构建看得见的“乡愁”符号体系,加强保护地域文化遗产、标志性物件,做精做细民宿,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几个方面;在乡愁空间载体构建方面,旅游小城镇(含古镇)是核心、历史街区、古村落是是重要节点、一般乡村可作为依托。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从地理学角度,需要加强研究的议题包括:乡愁的基本元素构成,乡愁元素的载体,乡愁元素及载体与地域文化变迁的关系,引起游客共鸣的乡愁所具备的共同特征,游客视角下乡愁体验差异化的影响因素,旅游地乡愁元素的识别指标与筛选方法等。其中,前两个科学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有“留住乡愁”的实践探索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乡愁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与特定地域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需要物理环境的触发。因此,“留住乡愁”,从根本上讲,是留住承载乡愁的物理环境。在此背景下,系统地分析触发乡愁的基本元素,并识别这些元素的承载体,对于“留住乡愁”的实践探索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引起游客共鸣的乡愁所具备的共同特征,以及游客视角下乡愁体验差异化的影响因素是对旅游地乡愁建设的深入探索。作为“留住乡愁”的积极尝试,旅游地乡愁建设面临着游客乡愁文化认同的直接考验。能够使游客产生强烈认同感的“乡愁”,能够形成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从而有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因此,探究旅游地引起游客共鸣的乡愁元素承载体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并从游客视角出发,分析影响游客乡愁体验差异化的因素,对于旅游地乡愁建设将会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乡愁元素及载体与地域文化变迁的关系是从宏观角度对乡愁元素及载体特征进行的探索。我国地域辽阔,地域文化多样。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触发乡愁的元素不同。如东北地区,白雪、低温可能是乡愁的重要元素,而江南地区,小桥、流水可能是乡愁的重要元素。从宏观角度对乡愁元素及载体与地域文化变迁的关系进行梳理,可以进一步理解乡愁元素及载体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旅游地乡愁元素的识别指标与筛选方法是指在地域固有乡愁元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游客需求,识别出对游客有吸引力的乡愁元素,构建旅游地乡愁元素指标体系,同时明确各指标的筛选方法。这一议题对于旅游地乡愁建设来说,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然而,这也是一项需要建立在前面多个议题之上的综合课题,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旅游地理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周尚意,成志芬.关于“乡愁”的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评价[J].人文地理,2015,30(06):1-6.

[2] 张帅.“乡愁中国”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自觉——“乡愁中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述评[J].民俗研究, 2014(02): 156-159.

[3] 周兵.“乡愁”文化与新型城镇化[J]. 学术探索, 2015(04): 85-91.

[4] 刘沛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地理研究, 2015(07): 1205-1212.

[5] 陈超.“乡愁”的当代阐释与意蕴嬗变——中国当代文学乡土情结的心态寻踪[J].当代文坛,2011(02):78-81.

[6] 王运涛.唐以前乡愁诗的情感内涵[J].名作欣赏,2010(27): 93-94.

[7] 王运涛.唐代乡愁诗的思想内涵及主要类型[J].名作欣赏, 2011(11):15-17.

[8] 李春霞.唐代怀乡诗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9] 王运涛.浅析宋代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与抒情范式[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26-27.

[10] 韩喜平.中国城镇化融入乡愁情愫之论析[J].学术交流, 2014 (09):207-210.

[11] 魏冶,修春亮,孙平军.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13,32(09):1679-1687.

[12] 陆大道,陈明星.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J].地理学报,2015,70(02):179-185.

[13] Scanlan S M. Narrating nostalgia: Modern literary homesickness in New York narratives [D].Iowa City:The University of Iowa,2008:1809-1925.

[14] 李星明,朱媛媛,胡娟,等.旅游地文化空间及其演化机理[J].经济地理,2015,35(05):174-179.

[15]周兵.“乡愁文化”与新型城镇化[J].学术探索,2015(04):85-91.

[16] 翁源昌.乡愁文化背景下舟山乡村旅游特色塑造探究——以普陀区展茅镇特色文化旅游建设为例[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11(03): 15-19.

[17] 朱琳,杨兴柱.国内传统民居空间置换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 2016,9(02): 49-56.

[18] 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 旅游研究, 2014, 6(04): 16-22.

[19] 汪德根, 陆林, 陈田, 等.基于点—轴理论的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05,25(06): 904-909.

[20] Gunn C A, Var T.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M]. Washington: Taylor & Francis Ltd,2002.

[21] 罗明义.论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与发展[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5(02): 5-8.

[22] 李柏文, 田里.中国小城镇旅游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 2009, 2(05): 678-684.

[23] 刘家明,刘莹.基于体验视角的历史街区旅游复兴——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29(03): 556-564.

[24] 刘沛林, 于海波.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J]. 地理科学, 2012,32(11): 1304-1310.

[25] 唐龙尧.乡愁和乡情: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内核[J]. 杭州(周刊), 2016,(10): 27.

猜你喜欢
乡愁空间旅游
永远的乡愁
乡愁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九月的乡愁
旅游
回头一望是乡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