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普是我的幸事,也是分内事
——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袁岚峰

2018-04-09 06:46
教育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霍金科普公众

本刊记者/吕 虹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时代、新科技、新生活”让科普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近日,一代科学巨匠霍金逝世,其毕生致力于科普也成为全世界讨论的焦点。那么,中国当下的科普现状如何?在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与科学传播大环境下,科学家做科普难不难?科普的通俗性和科学的准确性又如何平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岚峰,听他讲述科学家的科普故事。

“通过科学这项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即使被禁锢在果壳之内,人也仍然可以享有精神的自由。‘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帕斯卡的这句名言,正是我们对霍金最恰当的纪念。”镜头中的袁岚峰一字一顿,讲至最后,几近热泪盈眶。这是霍金逝世的当日,袁岚峰在“科技袁人”栏目中发表纪念霍金讲演时最动情的瞬间。“比起去争论他有多伟大,更该了解他为我们做了什么。”本着如斯初心,袁岚峰面对镜头娓娓述说了他作为科学家所了解的霍金。在他看来,只有让更多人理解了霍金所做的真实贡献和他对物理科普的伟大引领,才是对大师最好的纪念。

与视频中的画面感不同,接受记者采访的袁岚峰,交谈中更显出生活化的一面:风趣幽默,谐趣中带着一丝不羁,沉稳中微露半点轻狂,俨然是位独具一格的“科普网红”。

初心:科普这活儿,最该做的就是科学家

“我国的科普工作还远远不够。”谈及国内科普现状,袁岚峰开门见山地立论。他接着补充,科普工作虽然进步很大,可平心而论,中国的科普读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与发达国家有着数量级的差距。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普遍缺席科普,造成科学家、工程师的“科学”与公众的“科学”之间有巨大的鸿沟;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科学价值观、思维方式无法进入公众的视野。“所以我一直强调,科普对科学界的好处之一就是提高公众对科学共同体的认可,其中也包括科学的思维方式。”谈及做科普的初心,袁岚峰毫不讳言,“科普本就是科学家的工作之一。”在他看来,从事科普工作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别人,而是满足自己,实现他对自我预设的社会价值。“科学家做科普的优势在于能够传递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是他们与普通人的区别。”袁岚峰援引了他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案例,例如场景还原一些经典科学理论的研究过程,“让学生想像自己是当时那些理论家,手里有什么工具,能采用什么办法,最后他会发现,他提出的就是历史上提出的理论,因为这是当时几乎唯一的选择。”通过破除科学的神秘感来激发学生自主推导的热情,从而完成科学思维的教授。“科学的思维方式,跟具体的科学知识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在他眼中,科学研究是科学传播的源头,而科学家就是科普的“第一发球员”。 因此,无论是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还是从事项目工程研发的工程师,都理应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袁岚峰在多个新媒体平台上从事科学传播工作,他的微博ID是“中科大胡不归”,目前拥有粉丝115万。不仅如此,他还与多位志同道合者成立了“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在微信公众平台、知乎、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同时开设专栏,发布科学、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文章,引起公众反响的作品包括《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等。而在他与观视频团队合作创办的“科技袁人”这一科普栏目中,量子、引力波、可燃冰……这些听起来“神秘酷炫”的词汇,已经成为栏目粉丝们耳熟能详的元概念。

袁岚峰

袁岚峰的科普之所以成功,除了博览和精思之外,更多的还得益于他的科学家经历。“14岁那年我来到中科大,从此这辈子就和科学分不开了……”作为理论与计算化学领域的专业科研人员,他已在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工作了多年。深厚的学术底蕴,加之发自内心对科普的热爱,成就了他如今在科普事业上的成就。

践行:科普如何靠谱,把握好平衡的艺术

当下科普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社交媒体的互动,如微博、微信公号发文章,录视频;也可以是在线知识平台的共享,如在知乎开LIVE(直播)、MOOC或是TED上面挂课程等等。当然,借助信息媒体平台的泛载与便利,也直接催生了一批科普“网红”,“虽然偶有鱼龙混杂的情况,不过能让更多的人接近关注科普,至少趋势是好的。”袁岚峰也承认,科学的准确性和科普的吸引力之间始终是有张力的,“尤其是就某个话题接受采访时,这种张力最明显。科学家在媒体面前经常有一种无奈:说得专业、准确,对方听不懂;做个形象的比喻,又损失了准确性。”可无论如何,在他看来科普的底线必然也必须是明确的,“须言之有物且不误导公众”。不够前沿和深度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不少专业问题是很复杂的,并不适合对公众细致描述;但对于利用科普的形式营销,做出敷衍的不靠谱回答,就不再是科普,而是对科普的消费了。袁岚峰毫不掩饰对这类科普“艺术”的厌恶。

当被记者问及,他是如何做到在科学准确性与科普通俗性二者之间游刃有余时,袁岚峰直言他的博士后导师、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ald Hoffmann对自己影响最大。“他认为好的理论模型应该是尽可能地简单。”更细致地描述就是“去掉所有不必要的东西,直到再去掉一点,你就什么都剩不下了,否则你对研究体系的描述就要出现定性的错误了”,最后保留下的就是对研究对象最本质的描述。爱因斯坦有句格言“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尽可能简单,但不要过分简单),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因而科普最关键的在于,将最重要的信息(结论或思维方法)告知公众。毕竟一个复杂问题,若其本质上是简单的,那它必然存在一个简化的信息节点——例如,“量子通信不超光速”。

谈及科普传播这门“平衡的艺术”,袁岚峰还举例说,欧美有些相当专业的科学记者,本身就有科学背景,他们所写的科学传播文章科学性和文学性并存,而国内达到这种水平的科学记者还很少。但换个角度看,这也说明未来中国的科学传播将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愿景:让更专业的人来参与科普

谈到对自己热爱的科普事业有何愿景,袁岚峰表示:“让更专业的人参与进来,让全社会共同推动。”他认为,科普教育要重视传承和体验,“我们每个搞科研的人,都要考虑如何促进传播、如何影响大众。没有全民科普水平的提升,就不会有真正持久的科技创新。”同时他建议让高校教师更多地参与到科普中。

如何把专家和教师这些优势进一步发挥好,让更多“藏在深闺”的优质科普资源纳入社会科普网络中来,袁岚峰坦言:“在现行科研体制下,要求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科普写作还有很多现实障碍。”袁岚峰认为,对科研工作者而言,建立面向公众开放科研、开展科普活动的长效机制更重要,应酌情考虑把开展科普工作作为科研机构的考核指标、科技成果的评估指标和专业技术职称的评价指标。“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本应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同等的重要。”访谈最后袁岚峰呼吁,要让科研工作者走到科普前台,让那些真正懂行的人站出来以正视听,再联合媒体、社会的力量一起做科普,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科普红利。

猜你喜欢
霍金科普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霍金》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