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浩华 李欣 朱永丽 高凤兰 张雨琪 关欣 贾浩华
一、执教教师课后反思
张雨琪:
课堂上我力争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在学生初步感知对比阅读的方法之后,就放手用自学提示的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汇报。在备课的时候,我做了大量的预设,把所有学生可能找到的对比句子都做到了PPT里,学生先汇报哪一点,我就引导哪一点。这一设计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我还“抓住学科特点”。语文课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深入讨论、汇报交流和写一写等环节的设计,有意识地去促进学生语文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方位的发展。在“以学定教”这一点我觉得做的不够。比如说在学生汇报时,生怕学生说的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也不知该怎么来评价他的发言,在教学机智上有待提高。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朝气与乐趣的,应该用我的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努力的方向。
关 欣:
立足学生本体,我首先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所以在导入的部分,我创设了师生配乐读诗的情境。这样不仅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还调动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的热情。接下来引导学生“怎么学”,我主要运用了“品味词语,牵词析句,感悟表达,触摸感情”的学习策略来彰显学习本位和学科本色。前半段,学生在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后我出示了三组词语。第一组词关注字词基础知识,第二组词关注语言特点(儿化词),第三组词关注表达效果(四字叠词)。层层递进,由基础词的理解到体味老舍先生用词的自然、平实与精准,最后指向写作。后半段则是抓关键词“半蹲”“许多许多”等体会鸡母亲的特点;抓平常词:母鸡、鸡雏、鸡母亲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感受母亲的伟大。但我们知道,语文课堂上好的分析性的问题才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成长,我在课堂上做得远远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力争找到学生思维的拔节点,设置能给学生带来思想碰撞的分析性问题,使学生成长落到实处。
二、“学本理念”研讨
贾浩华:接下来请参与备课、观课的几位老师结合“三个理念”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一)学生本体
李 欣:
“学本式成长课堂”理念中首先提出的就是“学生本体”,也就是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这两节课都突显了“学生本体”这一理念。张雨琪老师的这节课,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找句子来感受母鸡的特点,再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读出来。这时老师并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关欣老师的这节课,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词语教学方面,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自己说有哪些不懂的词语,不会的地方共同研究,这是由教到学的转变。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有尊严。
朱永丽:
从充分注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会更好地吸引学生的专注力,也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如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点,选择喜欢的对比阅读段落,主动参与,快乐表达,学生是在真讨论,真学习。在关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带着动作主动参与情境朗读。读后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深刻感受到母鸡的辛劳和伟大。由此可见,只要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高凤兰:
学本式成长课堂最基本的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而得法”是十分必要的。关欣老师在这节课上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长句子的读法、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等,这些方法对于学生学好语文是有长远益处的。张雨琪老师在这节课上让学生边读文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学文的过程中,抓住了作者对比的写作方法,教给学生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说: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就要做到学而得法,以学定教。
贾浩华:
我想,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两位授课教师是如何落实“以学定教”的呢?
关 欣:
课堂上张老师善于等待学生,能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出发点。例如:张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到文中找出对应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相关的语句时,她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找。张老师不急不躁,耐心地等待。在学生自学完成后,她又从学生学习理解的程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出作者是用具体事例来写母鸡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朗读。这样顺学而导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张雨琪:
我认为关老师这堂课能够很准确地掌握学情,以学定教。在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时,最开始让学生是根据以前学习的方法,借助关键词初步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随着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学生再结合文章中的过渡段概括,顺理成章,学生既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掌握了文章的框架。一名教师的课堂细节更能体现出该教师的教学理念,这是我应该学习的地方。
(二)学习本位
贾浩华:
两位老师能有这样的认知高度,我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必定会有更精彩的展现。 下面我们再围绕“学习本位”这一理念来谈一谈,解读一下两位老师课堂上的教学细节。
朱永丽:
“学习本位”就是以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方式的应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使学生在課堂中愉快地学习、活泼地展现自我,获得创造力的启发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关老师和学生共同解析出用字义连词义的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再应用到其他词语,如“凄惨”等的解释中,学以致用。在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变化时,她抓住几个简单的名词(母鸡、鸡母亲、鸡雏),通过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品词感悟,深入探究,体会出母鸡真是一位英雄。而张老师则是全文通过对比朗读的技巧,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感悟,潜移默化地体会出母鸡的伟大。两节课都运用了恰当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李 欣:
我想从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这一方面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认识冲突在一节课中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认识冲突,学生才会有思维能力。张雨琪老师是在“文本对比中引发认识冲突”。母鸡孵小鸡之前和之后的行为、叫声的对比,文章的写法的对比,课后作业是几篇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对比会挖掘到作品深层次含义。关欣老师的课堂是以“大问题的创设引发认识冲突”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学生一读就会,一看就懂的,都是要经过一番思考,经过思维碰撞的。
高凤兰:
说到思维碰撞,我想到关欣老师在教学时提出的一个问题,母鸡和母亲有什么联系?从字面上看,这两个词确实没有什么联系。教师接着引领学生到文章中去看一看,老舍笔下的母鸡和鸡母亲有什么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读文,学生知道了鸡母亲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此时教师把老舍先生描写母亲的文字呈现出来,并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学生听,使文章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懂得了母鸡和母亲这两个词是有联系的,作者赞美鸡母亲,实际上是赞诵普天下所有的母亲,从而发出了“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个英雄”的感慨。这两位老师的课堂,少了一份喧嚣与热闹,多了一份扎实与高效,将学本式成长课堂中“学习本位”这一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学科本色
贾浩华:
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愿意接受语文知识、愿意用汉语语言表达、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不需要非常复杂的流程,只需要教师以返璞归真的心态对待语文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即可。那在“学科本色”这一核心理念方面,大家又有哪些收获呢?
关 欣:
语文是以语言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四年级学段的要求,设定了有梯度的词语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扎实地的掌握并运用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于实践。在课的后半段品析理解课文内容时,我也是和学生一起抓住词语来品词学文,把词语放在句子中、段落中,让学生深入体会。所以说语文教学应该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张雨琪:
的确如此,关老师特别注重了词语的训练,前半部分是训练学生对词语方法的掌握,后来到品词学文,整堂课都是靠这些看似平常其實非常有价值的词语来带动整篇文章的学习的,包括品母鸡的特点、品作者的情感,再升华到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最后抓住英雄这个词语,始终用词来学文。如此设计恰恰体现了语文教学关注文本,高于文本,树立大语文观的重要性,这样丰实的词语教学,融方法,巧结合,重运用,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学科本色。
朱永丽:
一堂真实的本色的语文课需要师生不仅共同关注文本内容,更要关注它的形式和语言。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语感,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比如张老师这节课中的“对比朗读”:她先通过母鸡对大公鸡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导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同情境下的朗读有所不同,语言面貌也就有所不同。接下来让学生带着这种初步感受,小组合作探究再回到文章三处对比阅读中,深入对比读文,使学生的语感从语调到轻重缓急都得以提升。
李 欣:
对比阅读可以体现语文学科本色,其实,读写结合也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两节课教师都关注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张老师让学生写一写母鸡还会在什么情况下做些什么。这就是阅读、写作、思维训练的融合,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关欣老师的课把“读写结合”的训练放在了家庭作业上,“给母亲写一封信”使学生的情感没有因课堂的结束而终止,而是延伸到课外,运用到生活中。我想这也恰恰体现了“学科本色”的特色。
三、结束语
贾浩华:
刚才大家就“学本式成长课堂”的三个核心理念谈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教育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希望两位年青老师在今后能再接再厉,快速成长。也希望我们今天参会的每一位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为了学生的成长,把“学本”的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践行“学本”,师生同成长、共提高!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