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国际视野

2018-04-08 07:17杨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视野英语文化

◎杨莉

2017年9月1日晚上,观看央视一套的《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给了我深深地震撼,真正让我感受到了“中华骄傲”。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学第一课》十年以来最年长的“任课教师”——今年96岁高龄的许渊冲先生。许老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我们熟知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及《红与黑》等均为许老所译。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许老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许老先生在节目上为我们解读了他的翻译著作《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The sun along themountain bows,

黄河入海流。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欲穷千里目,You can enjoy a great sight,

更上一层楼。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不同于传统翻译的“信、达、雅”的原则,而许老遵循的是“音美、形美、意美”的新理念,把中国古诗中的押韵、形态、意境美用英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美,让国际友人更能理解中国诗词的内涵。

高龄的许老用坚定有力的信心支撑着英语的传播;用洪亮的嗓音向同学们传递对翻译事业的热忱;用笔尖撑起了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希望!看着这样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为心中的信念依旧执着,我不禁热泪盈眶,心中久久不能平复,这应该是作为中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心中最大的愿望与期盼。

对此我内心感到深深的自责与不安:英语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一线教师应该不希望在自己的教学之后,让学生变成高效的做题机器,而感受不到英语的语言之美丽。英语不但是一种语言,更是一个工具,作为教师不希望在高考之后,或四六级考试之后,学生便将背过的厚厚的英语词典,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做的一沓又一沓的试卷统统如仙女散花似地扔掉,仿佛在发泄这么多年对英语深深的恐惧,又好像在参加被英语奴役了那么多年之后终于解放了得到自由的庆典。

作为一个一线的中学英语教师,我到底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心底最深处的一个想法拨开尘封多年的禁锢,慢慢浮现在脑海里面的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国际视野的人才。我们中学英语老师最终教学目标就是在自己的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也是我国对青少年的要求方向,具有国际视野人才必须在技术和思想道德两方面,具备相当高的水平。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人才必须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理论,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国际上最新的最先进的知识,是我们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呢?首先要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基础知识;然后在相关的拓展课程上,更要认真地完成各项活动,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加强人文学科的学习,延伸社会文化知识。除了学习知识之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注重课堂实践活动完成,生活中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参与一些英语的交流活动,是学生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一项非常好的捷径,每一次的准备英语材料与实际的口语锻炼,都可以提高学生用英语与人沟通、灵活善变的语言表达技巧,都是自己自身能力英语的提升。

其次,国际视野的培养,需要然学生打开眼界,不断地抓住各种机会,去接触与国际的人和事。关注时事国外新闻是一个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与理念是另一个方面,但关键点首先就是要学好英文相关基础知识。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

其实我们中国教师对学生语法及写作方面的要求已经很严格,学生们对于这方面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好,但是作为一线教师更希望课堂能更加侧重针对听力与口语的训练,让学生们能够更全面平衡地学习英语知识。除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课堂上不一样的活动形式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其实目前大部分学生们的英语其实说得都挺好的,远比我们老师想象的要强,只是他们缺少勇于表现自己的信心。因此,我们要注意去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自信的表达出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有时候碰到学生听不明白的单词,也会用学生们已知的词汇来解释新词。中西方在英语教学方面会有较大的区别,西方一般在课堂上多采取鼓励的办法。所以当学生们有问题有错误会感到紧张、害羞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用独有的技巧——“积极的批判”来化解,让学生不会觉得难堪。

教师在课堂上和课下所有做的这一切都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切实地将英语从一门学科的学习变成语言工具的学习及其运用,并能将这一工具用在将来的人生中,利用英语来获取世界最先进,最顶端,最前沿的资讯。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做到了“请进来”。同时,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走出去”。我们希望学生能利用英语这一工具将我们中国传统几千年的辉煌灿烂的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看见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这便是我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以及作为炎黄子孙肩上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

相较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的古国文明,现代中国文化的渗透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显得比较薄弱和有限。通过很多新闻信息发现,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还是停留在贫穷、落后的印象中。“神秘”是他们谈起这个文明古国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而谈到中国历史,不少人对于儒家思想与汉唐文化印象模糊。即使在“中国热”席卷西方国家之际,很多西方人也不得不承认,在他们几十种历史教科书中,与中国有关的内容非常少,所以导致他们对中国的情况知之甚少。从“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到孔子的思想、再到中医的效用,对中国的介绍是穿插在不同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中叙述的。虽然古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书中基本上都有所提及,但无论是从篇幅还是论述的深度上,都无法与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西方文明的程度相匹敌。由于其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直到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如果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

21世纪初,中国已然跻身大国强国之列,中国在科技、经济、政治、环保等方面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很多国家并没有相应的报道。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及中国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不断提升。所以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就需要一批深谙中国文化的本土传播者与推广者。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用英语这一工具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包括文学作品,歌曲影视作品,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以己为例,以身作则,我也希望我能像翻译大师许渊冲先生一样,为传播中华文化,为教育出有社会责任感和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而奋斗终身。

小试牛刀,在此也献上英语翻译的小诗一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The brimming waves delight the eyes on sunny days,

山色空蒙雨亦奇。The dimming hills present rare views in rainy haze.

欲把西湖比西子,West Lakemay be compared to Beauty of theWest,

淡妆浓抹总相宜。Whether she is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

猜你喜欢
视野英语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居· 视野
谁远谁近?
读英语
视野
酷酷英语林
真相
视野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