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渗透有效聆听,让音乐课堂流淌和谐之声

2018-04-08 08:22郭炳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音乐过程

郭炳明

(深圳市光明新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

一、前言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是主要的听觉艺术形式,将音乐知识作为有效基础,给人带来良好的听觉体验,学生在学习音乐这一艺术的过程中,将会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调动学生的本能——以聆听的方式感受音乐之美,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不仅要保证教学效率,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试着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保证学生聆听的有效性,这也是音乐教学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反思现阶段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聆听教学

音乐教学环节,教师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但如何保证学生聆听过程的有效性仍需进行进一步思考与理解,通过教学反思的方式,保证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效率,使之更具音乐素养。而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实践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反思。

情景一:学生在学完歌曲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在以竖笛伴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教师首先邀请学生进行演唱,而其他学生则负责伴奏,这一过程中两者间音量的悬殊可想而知,而此时教师却要求负责演唱的学生声音放大些,保证其他学生的聆听有效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演唱及伴奏的速度不一致,同时其余学生的聆听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致使最终的合作效果极差,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教学效率①。

情景二:公开课教学环节,教师在尽可能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②。

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并发自内心的去感受,从而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欣赏音乐作品的美感。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当有效发掘音乐的潜在信息,培养学生全身心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掌握更为深入的音乐知识。

其一,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中聆听情绪。每一段旋律、音符以及和弦都有折不同的情感表达,通常情况下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都是极其显著的。千个读者有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由于其思维意识不同也将会产生不同的心境。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音乐之前均要对作品的地域特点以及时代背景进行有效阐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③。

其二,聆听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每一首音乐作品都表达了不同时代的风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也将有所不同,风格也具有差异,每首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以及特色都有所不同。小学音乐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就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搜集音乐背后的故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内涵、体会音乐背后的文化,令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思维④。

比如,教师在教授牧歌相关的音乐作品时,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转变以往欣赏教学模式,而是将欣赏教学与音乐生活有效联系,在此过程中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为入手点,将音乐与生活有机融合,使学生深度了解定位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了解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搜集与牧歌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不同地域及国家的牧歌,比如,云南地区的《放马山歌》、东北地区的《小放牛》、美国的《孤独牧羊人》等等,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域范围内的牧歌作品进行欣赏、聆听,使学生发现不同地域内的文化特色以及风土人情,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会总结音乐风格,大大提高了聆听有效性。

(二)以聆听的方式,使学生发现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学过程中聆听与其他场合的“听”有所不同,音乐课堂上的聆听是具有规划的、有明确目标的聆听与欣赏。但是,很多时候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导致最终的聆听效果不佳,因此,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通过聆听的运行方式,使更多学生发现音乐艺术的魅力。

其一,对聆听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把握,帮助学生养成聆听的良好习惯。完整而有效的聆听将会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情绪,在此过程中也会抓住其中的问题,紧张重点以及难点,对整段乐曲进行聆听,并非逐字逐句的分解聆听。这样的聆听方式更加尊重音乐作品的连贯性,也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逐渐使学生养成自觉聆听的良好习惯。

比如,教师在教授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这一音乐作品时,聆听的时间为20余分钟,此时,教师仍旧需要引导学生去完整聆听,如若未能完整的聆听,学生将会无法预知故事的发展趋势。而完整的聆听将会使学生意识到每个角色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若运用分段聆听的方式,虽说可对演奏乐器进行有效分辨,还能一定程度的体验音乐形象,但最终却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教师应当把握聆听过程的重点以及难点,通过不断的引导与辅助,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感受并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情绪。

其二,紧抓音乐基本元素,展现音乐之美。每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会有效集合音乐的基本元素,比如,速度、配器、旋律、力度以及曲式等等,各方面的表现均较为卓越,而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并利用这部分元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有效结合听唱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并体会音乐元素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旋律是音乐的基本组成,更加是音乐作品中的灵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之后,还需通过旋律伴奏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与教师一同协作,使得演唱变得更具趣味性,令学生意识到音乐艺术的魅力。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乒乓变奏曲教学片段时,就可以事先准备乒乓球,而后用乒乓球所代表的音符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导学生与教师演唱第一乐句,再分析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之间的不同,通过反复的演唱,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三遍演唱时可相应的加快速度,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不断的聆听以及模仿,从而发现乐句之间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以唱的形式加强实践训练,并将所听的内容内化,从而发挥聆听的作用,间接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著名音乐家科普兰曾说:“若想更好的学习音乐,就要首先理解音乐,而理解音乐的最佳途径无疑就是倾听音乐。”由此可知,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主动聆听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为日后的音乐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给予不断的引导,同时还应将音乐作为根本,使学生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秉承着这一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有效聆听,并保证音乐教学效率,以聆听的方式,使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的真谛,从而享受美好人生。

注释:

①蒋敏.让音乐课堂里流淌出和谐之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音准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14(04):122-122.

②陈晓岚.让歌声“和谐”起来--例谈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J].神州(下旬刊),2015(11):25-25.

③刘倩.异彩纷呈的欣赏方式,和谐灵动的音乐课堂[J].新课程·上旬,2017(09):67.

④陈鸯鹂.让音乐课堂流淌出合唱的和谐之声--浅谈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及有效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3):244.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音乐过程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音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