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娜
(山东理工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我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初起源于民间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佛前供花相结合开始流行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伴随着插花艺术的发展,插花的滋养技法也在不断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技术措施符合植物生命的科学原理并一直运用至今。
我国第一篇插花理论文章唐代罗虬的《花九锡》就以“甘泉”为一锡,可见在唐代人们就认识到了择水在插花滋养中的重要性。到了明代,高濂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在《瓶花之忌》中总结提出:“忌用井水贮瓶,味咸,养花多不茂,用河水并天落水始佳。”张谦德在《瓶花谱》中也说到这点,另外他还提到养花换水的问题“插花之水类有小毒,须旦旦换之,花乃可久。若两三日不换,花辄零落。”《培花奥诀录》阐述了择水的道理:“惟瓶花既无根土,止凭一水以活命,倘或摆置无方不免开者易萎,未吐者朵坠苗垂矣,又安望瓶中生根枝上结实乎!”可见,对于插花作品的滋养来说,择水是重要的环节。
我国传统插花很注重花材处理与滋养之间的关系,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
张谦德的《瓶花谱》:“折取花枝,须得家园临圃,侵晨带露,择其半开者折供,则香色数日不减。若日高露晰折得者,不特香不全,色不鲜,且一两日即萎落矣。”张谦德提出了折花的时机问题。太阳未出时折花,则花开的时间久,后期滋养也就有了基础。今天的科学研究证明了张氏所说的正确性。花离枝后凋零的原因主要是叶面蒸发水分和根部吸收水分的平衡问题。早晨太阳未出时折枝,此时水分蒸腾小于根部吸收的水分,所以花就容易存活。太阳高升时折花,则植物水分流失过快,也就难以持久了。《瓶史》也称:“凡折花需晨带露,取半开者,如从登临访友处得来,就于此处依法制之。”亦是同样的道理。
我国古代对花材的保鲜、滋养颇有研究,采用了许多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烧枝法
宋温革的《分门琐碎录》:“牡丹、芍药插瓶中,先烧枝,断处令焦,融蜡封之,乃以水浸,数日不萎。”孙知伯《培花奥诀录》:“折下花枝,将火烧其断头,使浆气归上。”今天的科学实验证明烧枝在折枝的阶段非常有效果,其一是阻止了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失,其二是防止了剪切口活性营养物质堆积,滋生细菌,堵塞植物的吸水通道。古人虽然不能明了其中的道理,但是长期的实践经验还是带来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2.捶枝擦盐法
周密的《葵辛杂识》:“凡折花枝,捶碎柄,用盐筑,令实柄下满足,插花瓶中,不用浸水,自能开花作叶,不可晓也。折梅花插盐中,花开有肥态。”捶枝用盐法其实是两种滋养法的合并使用,首先是击碎花梗末端,扩大吸水面积,延长水养期限。不止栀子、梅花可用此法,玉兰、木绣球、丁香等木本花卉都适用于此法。枝端擦盐是由于盐有杀菌和防腐的作用,能保持花梗基部的清洁,延长保险期限。
3.沸汤法
吴怿的《种艺必用》:“蜀葵花,插瓶中即萎,以百沸汤浸之,复苏。”沸汤法和烧灼发的道理是类似的也是为了杀灭病菌,减轻和延缓花枝切口的堵塞和污染,并且阻止花枝体内汁液的下泄和外溢,从而减少瓶水污染,并保证花枝营养物质不至流失。
4.泥封法
高濂的《瓶花三说》:“荷花,采将乱发缠缚折处,用以泥封其窍;先入瓶中至底,后灌以水;不令入窍,窍中进水则易败。”《瓶花谱》、《灌园史》、《培花奥诀录》等都提到此法。荷花体内有上下贯通的通气组织,里面贮满空气,便于呼吸。用泥和乱发封住花梗是为了保持花梗的贮气状态。
5.防腐法
陈诗教的《灌园法》:“(金凤花)取其旁枝,将折处用湿石灰封之。(蜀葵)以石灰蘸过令干,插至花开至顶,叶亦不软。凤仙、芙蓉均用此法。瓶插用石灰入汤可半月不萎。”高濂《瓶花三说》“海棠花,以薄荷叶包枝根,水养,多有数日不谢。”以上提到的石灰水、薄荷水的作用与食盐的作用是同样的,古人在花枝切口处涂抹食盐、石灰水、薄荷水等其目的是起杀菌防腐作用,确保切口及瓶水洁净。
6.营养法
高濂的《瓶花三说》:“一云,以蜜作水,插牡丹不悴,蜜亦不坏”孙知伯《培花奥诀录》:“插贮山茶、芍药、玫瑰、蔷薇、荼蘼可用蜜。”据分析,蜂蜜的重要成分是葡萄糖,葡萄糖则是植物所需能量的最好基质,对切花生命活动起着十分有益的作用。除了蜂蜜之外,古人还用肉汁、茶、酒、泥土、炉灰、硫磺、精槽水来养花,原理都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传统插花的滋养技法非常丰富,一些技术措施不仅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而且简单易行,对生态环境无危害。古代的瓶花滋养法是现代切花保鲜剂的雏形,有些技法当代仍在沿用,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