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中的“心”和“眼”
——提高中职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开始

2018-04-08 07:17李全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风雷天公诗心

◎李全才

中职生的语文功底差,对诗歌知识的积累很少,让中职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这绝不是一件易事。教给中职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必须要简单,明白,不能复杂。为减轻他们的学习难度,我认为找出诗的关键词,重点词,即寻找出诗的“心”和“眼”是学习的开始。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教会中职生直接通过对关键字词或者意象进行体悟,以达到对诗歌整体形象主旨的把握,透过“诗眼”读懂诗人的“诗心”。

一、寻找诗中的“心”

1.解读诗中的“诗心” 以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为例,对“诗心”进行认识:要想抓住这首诗的“诗心”,“天公”的比喻意义是一个关键。但真正“诗心”的把握却必须将“天公”“九州”“风雷”,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抵达诗人构思的匠心所在。整首诗的诗意寄托是以自然界的需要风云雷电来比喻现实社会需要真正的自由思想、人才贤士的。而在诗意形象的表达上则始终是一以贯之的。由“风雷”到“天公”,以至于“降”“人才”,几个意象的本体喻体意义是紧密呼应的。“风雷”是“天公”“降”下来的;而“风雷”又与“人才”互喻,因而,天公降“人才”也就与降“风雷”有了密切的呼应关系了。从局部入手,整体把握,从外到内、由浅入深的领会诗意形象的奥妙,这样才能抵达“诗心”所在,真正悟出好诗之妙。

2.通过鉴赏“诗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用“诗心”理解“诗意”,通过对诗意的理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以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的《秋行南谷经荒村》为例:这首诗将“荒村”特点可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秋霜、幽谷、黄叶、古木、寒花、幽泉,种种意象尽显“荒村”荒凉萧条、寂寥幽深之态;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中的“机心”一词的深意,这是全诗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了。因为如果没有这一句,那么前六句诗所表现的“荒村”意境容易引起某种歧义,即让读者以为诗人是在这里以“荒村”意象来表达自己贬官后的寂寥失落之情。所以说,这里的“机心”一词堪称为名副其实的“诗心”,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作者的“机心”,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打开全诗意旨的钥匙。

二、寻找诗中的“眼”

1.解读诗中的“诗眼”

(1)对“诗眼”的认识。诗的眼睛是诗人的灵魂,是一首诗中最传神、最灵动、最精辟、最关键的句或字。诗眼有一篇之眼。杜甫《一行》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以尖锐对比揭露战争灾难的根源,抒发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强烈愤慨,对苦难深重的老百姓的深切同情;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仅高度概括了琵琶女和诗人相似的不幸遭遇,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而且表达了对不幸者深挚的理解、同情和关怀。这些诗句都是全篇眼目,不但是意境的聚焦点,情感的爆发点,哲思的升华点,而且揭示主旨,有如画龙点情,传神耀眼,照亮全诗。

(2)“诗眼”分类。“诗眼”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主旨,是全诗的眼睛。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中的“好”是诗眼。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统领全篇,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其二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

(3)如何让学生抓出“诗眼”。我们读古诗,要引导学生抓出“诗眼”,除了结合整首诗的意境外,主要抓两个方面:

①从词性的角度看,重点找动词。在众多的词类中,动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因而成为诗人锻炼诗眼的重要对象。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动词“关”和“出”就是诗眼,一“关”一“出”,就感受到春天到来时杏花盛开的浓烈的生命活力。形容词也可以是“诗眼”,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词类的活用也不容忽视,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诗眼往往运用了拟人、夸张、通感等手法。

2.通过鉴赏“诗眼”,感受诗歌用词之妙 中职生学会寻找诗眼后,通过鉴赏“诗眼”,感受诗歌用词之妙。通过这些字词和词句,表现诗人特定的生活情景,表达诗人对事物的思想和情感。如学习王维的《过香积寺》时,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可以找出诗眼为“咽”“冷”。学生从中感受到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又如学习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找出诗眼“蒸”、“撼”,学生感受了“蒸”字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水气的特性,写出了洞庭湖丰厚的蓄积,“撼”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洞庭湖水势的浩大,表达了诗人想奋发有为的抱负。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古诗,既容易明白又有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大大地提高了。

猜你喜欢
风雷天公诗心
风雷顶 响姥爷讲故事
风雷顶 上学了
天公也有伤心时
“垂直风雷”直-8
盛世瑰宝黄龙玉 天公作美水草花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
气象与战争趣话(下)——巧借天公之力出奇制胜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诗心依旧(节选)
敢问天公脾气几何?——宝山气象局参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