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有很多为人处事的规则规范,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不仅要需要学生们了解,而且也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产生认同,从而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语文作为承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传统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等方面责无旁贷。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谈谈看法。
文化的传承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到重视和各种仪式的连续中。不过近些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国内的传承度并不乐观。例如,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期盼,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借助古诗词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重以及诗词的内容都比以往要丰富很多,面对如此丰盛的古诗词大餐,怎么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情挖掘出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课题。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阅读,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深厚情感,感受到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意蕴悠长。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们充分的沐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例如苏轼也在中秋佳节之时责问天上的一轮明月:“不应有恨,此时长向别时圆?”又如王维在重阳佳节时吟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所以,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刻的体会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相关创作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及人物的专辑内容的渗透,让学生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情感等认识得更加深刻。
在中国传统古诗词的学习中,有很多,让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比较简短的古诗词作品,这些作品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去感受其中的意蕴。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也是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有了积累,才有水平上的质的飞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需要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以及相关的衍生学习,去给学生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学习也应如此,要不断地积累才会有知识,这是成功的前提从细小到伟大是一个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的发展依靠着马克思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但有多少人知道马克思主义是怎样炼成的呢?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所有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以上例子就可以充分证明:无论学习哪类知识,要想学会,积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与此同时,学习古诗文还要通过大量的诵读,培养出一定的语感。语文是一门文字学科,需要口语练习获得其中的内涵。所以多读几遍,其中的含义自然显现这一道理,从古至今人们都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朗读和阅读的习惯,在古诗词的文化氛围中培养语感,培养文化素养。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也需要文化氛围的衬托,而且氛围是促进教学效果显现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如果不是涉及到古诗词的教学,教师也完全可以在传递课堂规则规范的过程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在围绕规则的创建和遵守问题的讨论时,学生们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质疑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
1.创设文化课堂的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创设空间情境,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墙廊和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可以是名人作品,也可以是本校学生自创作品,以此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让学生沐浴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再如,通过运用音乐手段,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播放恰当的音乐作品,烘托汉语语言文字的美等。教师精心预设,可以极大地渲染课堂文化的浓郁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享受文化的熏陶。
2.创设传统文化模式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所以教师要如何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充分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中国传统文化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总之,教学中要自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提高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