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
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基础是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情”为先导,通过和谐的情感沟通来实现教育目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快乐、亲切、积极为主导情绪,才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说教”的模式,并没有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遇到问题没有机会提问,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构建友谊,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面带微笑,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注意讲课的教育性、逻辑性,还要重视讲课时的语言、语调、动作等。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在利用课文教材时,必须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充与提炼,整合教育的资源,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祖国美丽的风光进行淋漓尽致的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题内容,同时也深刻体验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关系,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增强了对爱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学情景,使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成为情知互促并茂的学习境界。
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如何研究教材,挖掘情感,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得到和谐与统一,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研究与思考。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学生,学生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意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教材中有许多情感素材可以挖掘。如教材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工作态度,科学家的废寝忘食、刻苦攻关的精神等,无不牵动和丰富着学生的情感。又如,思想政治教材中,祖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国土、美丽的大自然,同样会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手段,使教材、老师之情融会成学生的感情,变成一种学习的热情和冲动,同时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
教师在教学的进程中,还必须重视渗透情感教育,通过自身的引导来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加强自身修养。教师在教学进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特别是针对心智不够成熟的初中生来说,更是拥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结合课堂中严谨认真的教育风格来感染学生,从而通过教师无形的感染力,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爱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声情并茂,注意语调和面部表情,形象生动地表达课本的意思。首先教师的语调要抑扬顿挫,其次教师要适当地添加一些肢体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理解。这样的讲课方式比死板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教学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喜欢鼓励学生,那么学生就愿意学习;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爱理不理的态度,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本着激励学生愉快学习的原则,多多鼓励并赞扬学生,做学生学习上的伯乐,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进行鼓励,这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有效方法。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要蕴藏着丰富的情感,通过情感评价策略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感悟人生,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之用,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较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发挥知识的实践作用。情感教学同知识教育一样,也需要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单调地向学生传授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吃力,不能真正地理解,更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要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学生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世界风云变幻,感受到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搏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这些道理。
总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去体验各种积极情感,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得到丰富,以情服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思考,对自己未来的行为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开展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