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玮 郑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提炼出生物学科中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是指在相关学段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理解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品质,具备尊重事实、理性思维的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和教育目标制定的根本依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对学生的综合体现,即核心素养=(知识+能力)态度。核心素养的指向更明确,更具有终身性、动态性、关键性和情景性。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提炼出生物学科中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宄和社会责任。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有用性。这也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高中生物的综合性体现在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等,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学习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意识。高中生物的发展性体现在《必修2 遗传学与进化》的教学,从遵循人类认识基因之路而展开,展现了一百多年来生物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与现象。高中生物的终身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动如何进行,生命为什么會这样,了解生物共通概念,加深对自然界的理解,形成进化观、生态观等基本观点。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实验性特点,对于核心素养的提升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点在于教师在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断改进并创新教学方法。
1.翻转式课堂的试验 在我国新课改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完善高中生物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重视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由于生病或者学习能力较差导致的学习效率差的问题,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进行补充学习,直到自己完全学会为止。
2.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方式融合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手段。它从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它建立起民主和谐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并在一旁对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培养。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课题。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于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处理,加强对于课堂气氛的营造,激发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例如,我们在讲解反馈调节这个生物概念时,教师可以对这个概念进行比喻,将反馈调节比喻成工厂,从而做好反馈调节生物概念的讲解。
3.实行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模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设计生活为基础,教师在关注学生生活的同时要不断的引导学生不断地超越现有的生活,改善生活现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首先加强课堂教学导入的生活化。教学要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新知识的导入.生活是学习的源泉,生物教学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要贴近学生,创建充满生活气息的生物课堂教学。其次要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教师可以通过分享生活中的经验,来构建学习的平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把学生的生活和对生物的需要同教学联系到一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变成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将生活问题和学习内容充分联系起来,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巧用生物的知识来解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生物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与生物相关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高中生物知识解答。
[1]杨汶澍.贵阳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02:16-17.
[2]张乐.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例研究[J].高考,2016,)12:209.
[3]祁凤珍,王建,翟林,罗燕.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思考一一以2016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为例[J].考试研究,2016,06:24-34.):5-9.PH
[4]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一一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2014(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