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平
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校园和谐稳定、文明有序,才能共享人民满意教育的阳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育人环境,有助于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水平,是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近些年来中等职业院校校园暴力却屡屡出现,严重危害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威胁到中等职业院校内部和谐。如果这一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将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稳定发展。中等职业院校由于自身特性,学生群体素质水平偏低,如何寻求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是当前首要待解决问题之一。因此,在加强中等职业院校校园暴力研究,分析暴力成因的基础上,寻求合理有效防治措施,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中等职业院校园暴力问题的屡屡出现,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对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就当前中等职业院校校园暴力现状来看,主要包括监禁、暴行、伤害、强制做事、恐吓、性侵害以及暴力言论等行为,严重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园暴力不仅仅发生在校园内部,同时也会出现在校园外部,对广大师生身心施加伤害的行为[1]。当前的校园暴力现象屡屡出现,对于校园暴力的定义模糊,存在不同的分歧,尚未形成一致的言论。
1.学生人格缺陷 中等职业院校校园暴力严重威胁到师生身心健康,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埋下了一系列不安定因素。就职业院校校园暴力的成因来看,学生人格缺陷是一个主要原因。人格主要是在遗传和教育双重作用下形成,人格直接决定了个人行为方式。通过国内外大量的实践研究可以了解到,青少年的人格和暴力行为联系较为密切[2]。职业院校的学生自身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转折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果缺少严格的约束和控制,将会出现学生人格不健全的问题,加剧暴力行为的出现。
2.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的启蒙教育环境,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形态,家长的自身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模范影响。家庭环境良好与否,对于中职学生影响较为深远,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教育方式不合理,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错误诱导,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性格愈加孤僻、残忍和冷漠,形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观念,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将误入歧途。与此同时,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未能正视到家庭教育的责任所在,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见不到父母,隔代教育过分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3]。
3.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但是,当前初中教育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成绩提升,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评价。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以考试作为参考依据,对于学生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重视程度偏低。与此同时,中等职业院校制定的有关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师资队伍中个别教师素质水平偏低,管理不够到位,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心和教育,教师原有教育管理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因个别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也不尽合理,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间接激发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4.网络误导 在网络环境下,逐渐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通过网络可以拓展事业,有助于促进内外部交流,对于知识传输和大范围共享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自身隐蔽性特点较为突出,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网络规范不健全[4]。尤其是对于中职生而言,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较为强烈,面对利益诱惑无法约束自身行为,最终酿成暴力行为。
为了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加强中等职业院校校园暴力防治工作是必然选择。中等职业院校校园暴力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有效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不仅仅是单方面学校教育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所在,只有整合社会力量,才能有效杜绝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出现。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完善立法,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体环境 由于网络开放性和虚拟性特点,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作用,降低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善配套法律是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网络媒体法律规范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加强立法工作,应该寻求合理措施打击校园暴力现象。针对校园暴力现象,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纷纷出台了校园暴力法律法规,在职业院校校园暴力防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5]。日本相关法律规定中,如果网络上的信息对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造成严重侵害,受害者可以依法要求网络服务商发布者信息;英国法律规定,网络服务商需要对承载信息负责,可以依法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处理。所以,应该吸收和借鉴国外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处理经验,营造安全的网络媒体环境,尽可能将职业院校校园暴力消灭在萌芽状态。
2.选择合适家庭教育方式,积极承担防爆责任 家庭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较大,家长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模范作用,宣扬正确的思想观念,避免为孩子灌输以暴制暴思想,在耳濡目染中制约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不溺爱孩子,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忍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家长应该与出孩子之间深入沟通交流,寻求合理方法来解决其中的矛盾,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有效衔接,促使孩子可以身心健康成长。
3.发挥学校预防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中等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预防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德素养可以同步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从法纪教育、德育主题活动、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强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教育,进行责任意识、法纪意识教育。
(2)增强在校学生法律意识,定期举办法制讲座,以典型案例警示学生知法守法。利用班会课、黑板报、宣传栏经常性地开展法治、警示教育及专题讲座,播放警示教育片,使学生懂得自律,得到自醒。通过典型案例宣传青少年犯罪的概念、种类、发生根源、环节、主观客观要件、处罚等内容,让学生懂得违法和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及其所应承担的责任,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3)加强学生品行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对有问题学生建档跟踪教育,同时,积极倡导文明礼仪和谦让感恩教育,开展学习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设《弟子规》专题教育课,培养学生“首孝悌”、“泛爱众”的传统美德。通过志愿服务、助残、助学、救灾等活动,使学生自愿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领悟真理,增强感恩意识和将来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4)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校联系,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一旦发现有不良思想和苗头,第一时间予以防范与疏导化解,及时消除隐患。
此外,加强警校联系,共筑和谐校园。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对学生法制教育。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素质水平偏低,由于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充分,受到陈旧理念的影响,导致校园暴力问题的出现。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寻求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出现,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职业教育应将学生的品德素养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摒弃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可以获得公平的对待。对于学生的评价,除了考试成绩以外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品德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1]杨宇琦.西部地区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成因及防护措施[J].法制博览,2018,10(03):134-135.
[2]蒋正喜,陈思媛.中小学校园暴力成因与防范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5):215-216.
[3]储殷.当代中国“校园暴力”的法律缺位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6,,2(01):23-25.
[4]刘芳琳.职业院校校园暴力成因及防治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张兴国.新时期高校校园暴力现象成因分析与防控[J].时代教育,2013,21(0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