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炳伟
引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高效率、高速度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主要指的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之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要素、教学资源与教学环节,经过整理与组成,最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最终能够高效地完成课程目标。
对于物理教学而言,运用实验进行演示是较好的教学方式,但是因为实验往往受到空间与时间等方面的制约,常常难以进行。实际上,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与不足。目前,很多计算机软件能够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初中物理中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这一小节的内容相对较多,教学任务相对较重,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更为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制作相关课件,运用动态的画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示范,对实验步骤进行控制,使学生能够对整个变化过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通过现象获得更为精准的结论。又如:在探索“电流大小与方向”时,由于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相对比较抽象。这就使很多学生在对电流进行计算或者对电路图进行分析时,往往容易出现各种错误。虽然物理课本中存在很多相关的插图,但是这些插图都是静止的,难以动态地体现电路,学生对这些静止的插图也没有兴趣。此时,运用相关课件对电路进行动态演示,不仅使学生对电路充满兴趣,还能使学生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物理课程中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获取视听一体、图文并茂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学生不仅能够阅读多媒体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还能够听取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各种声音方面的信息,完整地感受整个实验的过程,深入了解整个实验的原理,更为清晰地见证实验的结果。目前,这种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沉闷的教学气氛,改变了较为单一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对信息进行理解,容易产生学生兴趣,更为及时、主动地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此外,还能激发学生在表达方面的欲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获取者。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例如:在讲解“机械能相互转化”这一章节时,运用FLASH可使学生听见水流动的声音,也就能够感受到长江与黄河等水源所产生的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发电,使从未见过大型发电站的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行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原理,还能够让学生明白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所在。相对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此种教学方式更为真实,更贴近生活。
对于物理教师而言,运用网络与电子邮件等媒介能够和相关专家进行实时交流,学习更为尖端与前沿的知识,能够与名师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此外,还能够参与到一些教育论坛之中,通过学习与交流,实现资源方面的共享,不断提高教学方面的水平。运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相互整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有所增强,更为深入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与分析。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两者相互整合起来,能够促使物理教师进一步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善,使教学过程更为科学有效,帮助教师在课程上更为合理地运用时间,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课程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两者进行有效整合,是物理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因为其具有手眼并用与视听结合等方面的特点,具有反馈、模拟、交互性与大容量等方面的优点,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更为科学、合理地整合,能够使物理教学不断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