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员
英语作为目前我们中小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与之比较母语的学习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在母语的环境下,学生总能通过周围语言环境不断的刺激反应来学习和加固语言知识;然而英语学习却不同,因缺少真实语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则无法最大化的去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及模仿能力。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又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在下面囫囵吞枣的被动吸收,这种“注入式”传授方式,学生根本感受不到周围交流的语言环境和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导致“哑巴英语”的学生普通存在。
学习英语在许多学生的意识里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死记硬背,一旦这种观念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了固定思维,他们很有可能会因此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厌烦的情绪。为了打破学生脑海的学习英语恐惧思维,老师必须设法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这轻松愉悦的教堂氛围有很多种,比如课堂上适当讲一些相关幽默小段子,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课堂中恰当的穿插着幽默段子往往可以活跃整个课堂,如相声一样,“包袱”要抖在最关键处。当然这些需要老师备课时候进行精心的设计以及平常进行一些相关搜集工作。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局限于幽默笑话,还可以是谜语、国外奇闻轶事、有趣的小游戏等等,这些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中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促使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有效地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思考、踊跃发言和大胆实践,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举例我班的几个课堂竞赛教学案例:
1.在教学If-clause时,组织Run a choo-choo train接龙游戏,活动开始前,把全班分成四到五个小组,告知学生活动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以最终得分的高低来判定输赢。老师提供一个if从句,并且由第一组的第一位同学将句子补充完整,记1分,任何一位同学未在五秒内未能做出正确回应的,则应先由该组其他同学负责“解救”,此后该同学必须正确完整的将那个句子复述出来才能得1分。若该组没人能救,则将机会留给其他小组。
2.我们的阅读课也采用同样形式。进入阅读课题前,首先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表演一段对话,这项任务在课前课前已经布置好了。学生们的热情很高,有几个学生争着抢着想要上台表演,对话内容为上一节课中的听力对话。因为时间的限制,我只请了两组同学。对话内容有三个角色,所以每组有三个同学上来表演。第一组的同学,完全脱离了书本,而且说的非常流畅,可以看出她们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第二组的同学对比下来就要稍逊色一些。给小组加分时,第一组加3分,第二组加2分。对话表演,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分数累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平时会有动力,主动地去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导入竞赛游戏,学生自然而然地,非常轻松地进入课堂角色。
建立科学的学习激励机制,会激发出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潜力和动力。但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去制定,然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优化。一套成功的激励制度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潮和兴趣,而且还会让整节课堂更加轻松、活跃,从而更加高效。
举例我班英语学科的评分激励机制。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情况进行分析。然后给学生编号,编排互相帮扶的小队。假设一个班有48人,可分成6个小组。一个小组有8位同学,按成绩高低排1到8号。编排成绩均等的互帮互助的小队,比如1号对应4号,以此类推,可适当调整。这些小队背英语文章、写英语作文,以及平时的表现可以加分。加分细则:学生能讲的尽量交给学生讲,讲的内容课前由组长安排好,任务可分成几个由各小组完成,可以在上课预留时间讨论,学生质疑,老师点拨,每组成员编号按成绩高低排号,加分原则:1,2号加1分,3,4号加2分,5,6号加3分,7,8号加4分。预习全完成,每个成员加1分,有一个未完成,整组不加分,作业也是这样。平时作业,得good或A+加1分,作文得12分以上加3分,背书,短文1234号同学必须背出来,且加1分,对话,123456号同学必须背出来,且加1分,1组成员到2组组长那里背,依次循环,若主动找老师背短文可加3分,对话可加加两分。月考成绩,108分以上加5分,96分以上加3分,72分以上加2分。每月累记一次分数,评出小组第一名,和个人前三名。平时加分,要清楚记录学生的得分情况,并进行时时公布。
以往教学都是教师习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很难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提前预习,激发未知问题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求知欲进入课堂的学习,大胆地想和说,同时,老师要尊重、鼓励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胆怯和戒备心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就会更深、更牢。
在我班的听力教学中,我会给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在八年级 Unit4 What's the bestmovie theater?sectionB1c,1d听后巩固活动中:学生听完听力后,要对本节课的新单词和目标语言进行巩固,先要求学生根据1d中的听力材料,进行角色表演,要求学生模仿录音中的发音,同时还要配以表情。两人一小组练习。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准备好,面对全班同学站在讲台前展示,要求学生说的时候尽量不要看课本。因为举手的人比较多,为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三个大组里面挑选三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表演,在表演的时候,现场给他们录视频。表演机会的提供,更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通过组织课外英语交流活动,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得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的学习机会。一次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解课堂知识,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摆脱“哑巴英语”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