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军
生物学科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人认为生物是“副科”不重要,所以教师很少花心思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学生也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理解这门课程,更不用说自主探索了,导致大部分的初中学校生物课的教学效率都不高。本文拟通过对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构建的主要途径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教学的主场地是课堂。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知、情感的交流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少讲,而把大量时间放给学生,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用脑想、尝试练、动手做,进行探索交流活动。如,学生能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教师不点破,留给学生思考;同学之间互动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解,留给学生讲解;学生能进行的操作活动,教师不代替,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丧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要开发其潜在能力,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方法。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助教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用,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实践证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获得语言技能,提高进行交流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识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归纳总结,形成学习的能力,受益终身。
1.教学生学会读书 使学生养成读书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学会学习,首先要诱发学生“读”的欲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话题,激发学生自学课本,探求下节课新知的强烈动机和兴趣。
2.教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观察力强的人,善于发现图形的特点和内在联系,从而进行正确、恰当地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因此必须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有明确的目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把观察与思维想像结合起来,提高观察的效果。
在指导学法过程中,要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主线,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想,边看边想,边做边想。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机会,多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提供一点表达思维的机会。教学生做到3个“善于”:①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②善于随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③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
3.教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学生要真正理解以至运用一定的方法,必须学会归纳学法,然而归纳学法并非易事,须经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教师总爱自己小结,其实,很多知识可以让学生去小结。通过学生小结,能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主体性的发展。这样既巩固了新知,检查了效果,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实验动手能力是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深造的前提,是深入学习生物学的基础,为使学生能够掌握完备的实验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认识,重视生物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运用现代生物教学技术,改善教学方法,通过对实验课程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只有保证了该类技能的掌握,学生才能进行更加复杂的实验技能的学习,才能进行更复杂的实验操作,为此,教师在平常实验技能讲解中,要注意详细处理,不易掌握的地方和重点的地方应该反复强调和示教,以保证学生掌握所讲内容,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正确的指导,并且及时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不规范操作和错误,确保学生高质量的掌握基础实验操作技能。
总之,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然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位生物学科教师的强烈愿望,愿同行们用心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生物教学独具特色,自成风景。我们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