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国
在很多市场专家眼中,去年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市场无疑是属于赵无极的。一年中两度刷新拍卖纪录,在一级市场和公共机构的展览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活力。那么,是什么推动了香港拍场的“赵无极热”?作为东西融合的艺术典范,赵无极的抽象艺术在西方艺术不断涌入亚洲的当下,正愈发展现其经得起市场考验的魅力。
在前不久结束的佳士得香港秋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赵无极的《29.01.64》经过13分钟竞价,最终以2.026亿港元成交,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第二次刷新了个人成交纪录。而上一次改写这一纪录仅仅是在半年前,他的《29.09.64》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中以1.5亿港元被一位亚洲买家竞得。
连续刷新拍卖纪录,而且每次提升幅度都在35%以上。这正如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国际董事张丁元所说:“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赵无极最好的时代显然已经来了。”
画布上的大写意
法兰西学院文学院士程抱一曾说,赵无极是中国艺术等了100年的结果。而在张丁元心中也有一个疑问,这个活跃在西方艺术世界里的华人艺术大师,是不是真的能与西方、与古今对话呢?
张丁元觉得,要想深入了解赵无极的艺术,那就不得不提他长达十年之久的旅法经历,而这本身对于赵无极来说就是一个延续了很多年的矛盾。的确,我们从《赵无极自画像》一书中可知,赵无极转向西方抽象画,曾受到过不少谩骂,认为他背弃了中国绘画传统。
在上世纪20年代初到60年代间,正是欧美战后的现代艺术盛行时期。从1948年赴巴黎到1957年,近10年时间置身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流中,赵无极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他带着中国文化的根基,同时对现代艺术充满了好奇。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对现代绘画手法的尝试使赵无极受到了许多批评。”张丁元说。
而从中国艺术发展上来讲,传统水墨能走到哪里去?有没有一种绘画形式可以承前启后,在呈现传统绘画样貌的同时,却以新的形式表现,相信很多艺术家都做过这样的探索。“大部分画家在创作时都是将记忆的部分记载在画面上,每个人画山都不一样,但所呈现出来的气氛都很像,所以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理解的结果。赵无极像中国古代画家一样,并不急于表现自然的外貌,而是集中精力穿透要表现的物象。”在张丁元看来,在自然的表达上画家必须表述自己的观感,这也是赵无极领略中国传统绘画的结果。
赵无极将中国绘画的皴法,以及想表现的主题转换成为抽象的元素,在抽象的同时又要还原于本身。對此,张丁元觉得赵无极画中的很多细节其实很像中国画,比如一些粗线条像树干和岩石,完全是以大写意的感觉在作画。并且他用中国文字元素做符号进入绘画,中国文字本身就具备了抽象的条件,而将具象的东西变成抽象的符号,赵无极在实践中隐隐约约找到了连接东西方艺术的语言。
被穿透的主题
如果我们分析赵无极每一个时期的艺术创作风格,从1950年开始到晚期,这个过程中的风格转变是非常有趣和明显的。
早期的赵无极承袭了中国书画的概念,在他早期“甲骨文系列”作品中,比较清楚和有趣的细节是,他希望透过文字的方式去做一个描写、做一个符号进入到绘画中。这其实是和林风眠有关系的。林风眠曾经提醒赵无极,在欧洲艺术的发展上要有一些想法,要找到自己的路,可以去参照中国的钟鼎文和青铜器的材质,这可能是发展的一条线索。所以,赵无极在以后的绘画创作上做了这样的实践。
据张丁元分析,这一时期赵无极的构图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有某种连接性,这可能是根植在他文化血液中的一种涵养,也可能是他在刻意发展中的一种发现。赵无极说自己的画不是在追求静,所谓的静是针对中国画的气质而说的,但一幅作品的内在经常会植入很多激荡的感情因素,这是画家用情感深入自然的结果,所以赵无极追求的不是表面茫然无力的静,而是对内在情感的表达。“他习惯用概念做很有趣的转移,这也是赵无极可以横跨东西艺术的关键所在。在经历了这个时期的探索之后,赵无极穿透了所谓的绘画主题,所以在进入到上世纪60年代时,出现了‘狂草系列作品。这个时期的赵无极对于色彩的表现更有自信,笔触也相对更加狂放。”张丁元介绍道。
的确,赵无极的“甲骨文系列”和“狂草系列”一直是市场上最受藏家喜欢的两个系列,这正如张丁元所说,他得到了当时西方艺术的认可,并且这两个系列在视觉冲击上也是最强烈的。
抽象 但与西方不同
战后很多艺术家认为太具象的艺术并不能深刻表达人类的感情,所以他们希望放弃主题来进入更深层的内在,进而以透过色彩、甚至去掉造型的方式去表现。从这个层面上看,张丁元认为赵无极的作品和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最明显的不同就是笔触以及笔触的架构。西方艺术家虽然也用了笔触,但是节奏还是紧贴着内容的,而赵无极则是紧贴着内涵去描绘的。比如赵无极认为风景太过于狭隘,所以他把风景画成一种概念。
“赵无极早年与晚年最大差异就是在色彩和笔触上。”在张丁元眼中,早期赵无极希望抽象画必须有东方感,画面好像进入宇宙一般,有强烈的宇宙延伸性,有速度感。在他的画中经常找不到视觉焦点,当靠近他的画的时候,你会有点晕眩。而晚年的赵无极则走向另一种形式,作品用很鲜艳的颜色,运笔没有更多的动作,却能生发出水墨的晕染性,用线条映射了一些事物。张丁元拿去年佳士得上海秋拍中呈献的《24.12.2002-双联作》举例,“中间黑色的线条可以理解为近景的松树,红色可以是夕阳下山的风景,色彩的运用代表了画家的突破。一个年近90岁的老人运用这种颜色是很难想象的。他晚年对于色彩的驾驭更加成熟,更加带有浊气。画面描绘的物象像山、像树、像云彩,充满了空气流动的感觉。这是画家在寻找‘似与不似的可能,在用特别的方式记录他的心灵。”
在张丁元看来,赵无极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就只用日期记录作品,主题就在画中。“他的每张画都有感情,但不需要主题。他这一生对绘画的挑战介于东西方之间,他的探索像是一把钥匙、一架桥梁,在没有主题的抽象中感受到文化的共鸣。对于抽象画来讲,赵无极无疑向西方提供了东方的回应。”张丁元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