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到市编办核查某单位的人员编制,发现一本糊涂账,不光是该单位,连编办人员也解释不清楚。编制手册上标明的是:行政编制(即公务员编制)44名,事业编制8名,工勤编制5名,一共57人。而拿到单位工资表一看,领工资的实有人数是64人,再拿到人事科的福利花名册,该单位在岗的总人数却是76人。其中出现近20名说不清来由的“真空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核定,这多出来的7名领工资人员,来自该单位三年前撤销的一家二级参公事业单位,这些人合并到机关办公,享受公务员待遇,却不占单位的正式编制。此外,该单位还有两个挂名的二级事业单位,人员分散到各业务科室上班,其工资福利来自预算外拨款。另有两名转业干部,不占单位的编制。凡此种种,造成大量“真空人”混岗乱象。通过调查,笔者进一步了解到,该单位另有几家二、三级事业单位,人满为患,却宁愿将编制空着,也不招录那些临聘人员。究其原因,因为入编人员凡进必考,在职的无编人员,多数属以前长期合同工,要么学历欠缺,要么超龄,这些人在原单位上班多年,按《劳动法》规定不得随意辞退。同时,这些无编人员工作多年,熟悉业务,许多人已是单位骨干,一旦辞退,工作无人接手。就这样,有编的单位不招人,想要的业务骨干进不了编。
大量“真空人”的出现,源于十多年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吃财政饭人数,尽快消化“三超两乱”,出台了一个基本原则:只出不进。即:“真空人”在职时跟其他公务员待遇无任何区别,仅仅是没有编制,一届退休,编制自行消失,这样,若干年后,逐步实现编制数的精减。于地方财政而言,“真空人”实则是一种“鸵鸟效应”,因为实际拿工资的人数一个都没少,只不過换一种身份出现而已。机关事业单位又分三种: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其中类别的定性权及编制数核定,均为地方编委及主要领导人掌控。
长期以来,“对上负责制”的潜规则,导致事业单位定性成了内部争斗的局面,进人方面占用正式编制的多是领导,或者是只领工资不干事的“准空饷”关系户。这就造成许多行政机关人员搭配的“橄榄球”状况:即领导与年轻公职人员少,中层干部偏多且年纪偏大,个别单位甚至出现几个领导管一个科长,几个科长争一个办事员的现象。
(湖南 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