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慧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演进经历了由先进到落后,再从落后到先进的过程,是苦难和辉煌交织的历史。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和追求。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艰辛求索。最终使中国从落后走向先进,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迎来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梦萌发于历史的深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世界领先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国在很长时期内曾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堪称众国的楷模。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过,“世界的历史始于中国”。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跨入近代工业文明后,中国因为清朝封建统治者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而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强力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屈辱与苦难。1842-1919年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世界主要列强逼迫中国签订了709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约173.9万平方公里,主要战争赔款合计195300万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收入的16倍;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洋人甚至在中国土地上竖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警示牌,中国出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危局”和“创局”,清王朝与中国封建帝国面临崩解,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如何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克服中国社会文化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成为近代以来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无法逃避的严峻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和追求。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更不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无动于衷。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的强力入侵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我国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孜孜以求,戮力探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出路。从禁销鸦片到洋务运动,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仍然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出路,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形成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仍然长期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在战乱、贫困和黑暗中沉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迷茫中的中国人带来了一束前行的曙光。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至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武器,重新思考中国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代表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剖析资本主义弊端,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和方向。中国志士仁人在民族救亡屡遭失败中放弃了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开拓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就是选择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正确道路。正是马克思主义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黑夜。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使中国产生了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成就,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中国历史的走向,不可逆转地结束了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改变,首先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是由一批有着崇高理想、远大抱负、献身精神、高度负责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以代表人类先进文化方向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谋利益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从此,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孕育着惊天动地的大变革,中华民族在辛勤的奋斗中创造着民族复兴的新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并没有结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而是开始了新的、更为深刻的结合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领导中国人民相继完成了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必要的社会前提条件。
第一次历史性转变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一步。它彻底埋葬了落后的封建制度,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结束了自明朝中叶以来几百年中华民族衰落的历史,是中国实现由衰到兴的历史转折,开始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时代。
第二次历史性转变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在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走到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
第三次历史性转变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这一转变以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为标志开始,转变的结果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凝聚了中国力量,创造了中国奇迹,树立了中国自信,塑造了中国形象,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并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发展的格局。
中国社会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解答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经过九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现实基础,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跨越,这在人类发展史上都非常罕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它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取得新成就,不断开创新局面,使中国摆脱了贫穷和落后,日益生机盎然,并在世界舞台上巍然屹立,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它能够确保我们在深刻复杂变化的世界格局中把握住重要的战略机遇、化解风险,战胜困难,能够使我们在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中把握强国之路,又好又快地发展,确保 “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90多年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共同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光明前景,也面临着很多发展中的难题和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的最鲜明特征就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实践创新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当今中国面临着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为激烈。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说、“公民社会”论等思潮在互联网上蔓延激荡,它们虽取向不同,但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根本问题上,都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背离的方案;一些遵循西方价值观念,以西方社会发展道路为圭臬、以西化中国为目标的思潮,往往配合、响应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指责,否定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歪曲党史国史;一些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人或假马克思主义者,力图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根本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分离,使马克思主义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现实警醒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一意志,凝聚共识,积聚合力,不断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生长着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的不竭动力,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胜法宝。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要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新问题,关键就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只有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不折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经验教训之一。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这是一条人间正道,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形态,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在新的实践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勇于变革和创新,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先进性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懈怠不仅关系到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而且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管是科学的政策制定,还是团结与凝聚人心,还是科学规划与宏观调控,都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我们要赢得未来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必须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是实现中国梦最根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