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新, 钱婷婷, 王世强, 郑 磊, 周小沪
(江南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江苏 无锡 214122)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当前高校招生人数和科研体量大幅增加的形势下,实验室安全面临着较大压力,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构建符合国情校情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高校当前面临且需长期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我校围绕实验室安全做了大量实际工作,进行了广泛实践与探索,逐步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我校设有食品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和化学与材料工程等18个学院(部),涵盖理、工、农和医等10个学科门类,1 100余间实验室,总面积约14.2万m2,包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类别实验室,涉及到化学、生物和特种设备等多种实验室安全风险。
由于学校实验室数量和种类较多,面临着较大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压力,因此学校立足于做好顶层设计与实际落实相结合,从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入手,完善优化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条件建设,组建了一支多层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强化师生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安全文化建设,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4]。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完善的组织结构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现阶段高校人力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我校自2011年起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实验室安全管理构架,调整职能和岗位责权,层层通过签订责任书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每年校领导还主持召开校园安全专门会议,通报、总结当年实验室安全等问题。具体分以下3个层面。
(1) 学校层面。我校设立校园综合管理与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和实验室工作指导委员会,由主管安全的校领导任组长,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开展设计和制定学校层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讨论和决策重大问题,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专业性指导意见。
(2) 学院层面。学院作为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体单位,建立了学院党委书记全面负责、安全工作小组指导管理、专兼职实验室安全员具体实施的院系安全责任体系,制定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3) 实验室层面。实验室作为实验室安全工作落实的基层单位,科研实验室明确实行实验室安全导师负责制,科研实验室导师和教学实验室负责人是本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其指定实验室内1名工作人员为实验室安全员,协助开展实验室安全工作。
通过这种垂直管理体系,明确了每一层级的责任人和相关职责,有力地保障了学校相关制度的落实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校高度重视建章立制工作,依据国家与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结合学校建设发展和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逐步制定和修订了“江南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办法”“江南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江南大学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管理办法”等17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在不断进行学校层面的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鼓励二级单位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制定自己的符合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我国高校的一些实验室存在着实验室设计不规范、布局和功能分区不合理、安全设施不完备、用电负荷超载等问题[5],我校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通过设立条件建设经费,申请专项改造项目等途径,逐步完成了学院实验室的电路、消防、通风等多项安全改造,在重点部位安装门禁监控装置,在全校实验室安装紧急喷淋、洗眼器和急救箱等应急装置,安装气瓶固定架,配置试剂安全柜、气瓶柜,配备实验服、护目镜、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废液桶和托盘,设计安装安全提示名牌和警示标识等,全方位改善学校的安全设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二次伤害的风险,构筑起多道安全防线,保障师生安全[6]。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监督和执行,以及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开展、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实验室安全责任的落实等各个环节都要求必须建立一支人员稳定、责任心强、专业过硬、素质优良的安全管理队伍[7],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在难以突破现有编制总体规模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设岗、加强培训和多方激励等方式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8],如考虑实验技术队伍在高校的特殊性,在职称评定方面设定了与之岗位职责相适应的考评体系,设立了校内实验室专项课题,以鼓励专兼职实验室安全员和实验人员深入研究实验室安全工作。在实际的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实行专业教师主抓、学生督察员协查、实验室安全督导督查来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
(1) 专业教师主抓。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加强在实验课程以及科学研究开展过程中对本科生、研究生安全实验的教育指导。
(2) 学生协查。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和面试,每年挑选出15名优秀研究生,经过培训后,担任“实验室安全学生督察员”,开展安全检查、巡查和复查,上报安全风险,设计和宣传安全文化等工作,发挥“学生治校”功能。
(3) 督导督查。自2013年起,学校聘请实验室安全经验丰富的15名员工担任实验室安全督导,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与巡查。在2017年,还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提高活动,发挥其专业特长,进行逐单位、逐间实验室全面访查,帮助各二级单位解决现实困难,查找安全隐患,提升安全意识,改善安全现状。
通过3股力量的立体查管,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改善了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水平,打造了一支优秀实验室安全专兼职管理队伍,构建了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1) 安全教育。 目前,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高校不是很多。大多数高校都面临着学时和学分之争,要开展重视实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就需要另辟蹊径。我校重视入学新生的始业教育和通识教育[9],将实验室安全课程列入本科生“新生研讨课”和研究生“实验研究技能培训”中,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联合督导和相关专业教师,会同全校各学院进行集体备课。本科生主要通过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强化安全意识;研究生针对学科特点,开设专业安全教育,使学生系统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我校定期召开院长例会、实验室主任会议,传达国家相关文件精神,交流总结实验室安全工作问题经验;组织学校实验室管理相关人员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安全专题报告,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2) 安全宣传。高校实验室安全知识储备较多、知识体系完备,但存在着缺乏系统性总结与有效的传播途径。一方面组织力量进行凝练与总结,一方面通过安全门牌、流动展板、安全标识、安全事故警示和假期安全提醒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传播实验室安全知识,提升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建设实验室安全网站[10],实时发布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动态,全面开放浏览及文档下载,近2年来共有包括港澳台地区超过15万个IP,近40万人次浏览我校的安全网站。2017年还上线了微信公众号“江南Labs”,发布实验室安全资讯及实验室安全信息,已有近万人次关注,超过15万阅读量,社会效益初现。
我校以安全准入为着力点,以实验室安全检查为抓手,切实落实实验室安全各项措施和规章制度,来保障实验室安全。
(1) 实验室安全准入。以实验室安全准入为着力点,自2011年起我校校务会决议实行全员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成为全国首家全校师生范围内强制实施安全准入的高校。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根据专业类别,组织新生、新教工进行实验室安全考试,通过安全考试才可进入实验室;同时,根据我校留学生逐渐增多的实际情况,为了不留安全风险缝隙,还专门编纂了“留学生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试手册”,组织在校留学生进行培训与考试。迄今为止共组织了近5万余新生和1 000余名新教师参加安全考试。自2017年起,还将实验室安全考试合格列入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要求,安全合格证有效期3年,强化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与考核。
(2) 安全检查。实验室安全管理离不开安全检查,卓有成效的安全检查与整改管理模式,可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发现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可以借此找到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方案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我校自2011年起,开始每月1次的全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并进行检查通报,由点到面总结全校面临的实验室安全问题,同时提醒同类实验室进行自查和整改。2014年起,还加大了通报力度,直接点名的具体实验室,整改通知下达学院办公室,限期整改提供反馈报告。为了提高检查效率和提高检查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指导效果,我校即将试运行开发完毕的“实验室安全地图信息系统”,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多级、高效、多渠道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达到动态监管。
通过学校、政府、专业公司等建立起齐抓共管、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开创了实验室安全工作新局面。
(1) 校内齐抓共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生物工程学院将实验室安全与学院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化工学院等提高实验室安全准入标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还与保卫处、教务处、科研院、人事处、基建处、学工处等多个职能管理部门,协同执行消防、安全课程设置、安全准入和实验室改造等多项工作。
(2) 校政通力合作。配合公安局做好危化品管理工作,建立实时联动机制,公安局一起参加校内实验室安全检查,邀请消防大队进行消防讲座与应急演练,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师生安全意识与应变能力。
(3) 校企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公司的技术特长及经验,如邀请气体供应商对全校存量气瓶进行全面检查校验,邀请仪器供应商进行专题讲座与使用培训。通过专业咨询、技术服务与故障排查,校企共同建立高校实验室安全防范新模式。
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表明,实验室安全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制度严明,设施齐全,培训到位,责任明晰,监管有力”的原则[11],校内各部门协同联动,努力提高实验室安全保障水平,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校仍需持续加强安全教育宣传,不断完善安全制度建设,提升实验安全队伍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