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8-04-04 07:44郭庆宾黎康
关键词:城市群长江资源

郭庆宾  黎康

(湖北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世界经济的“地点空间”正在被“流的空间”所代替,世界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逐渐向“流”、连接、网络和节点等结构特征发展,大范围内的资本、信息、产业、技术等资源要素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各大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这一发展的重要结果,便是塑造了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区),也就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技术流等各种“流”的汇集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是一国最具发展活力的核心区,以及参与全球竞争的全新地域单元,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随着我国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已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城市群的快速发展需要提升自身的资源集聚能力,使各种要素趋向于该地区流动。目前关于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一是制度方面应该加大制度革新力度,深化经济与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创造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2]~[3];二是经济方面主要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资源投入质量的政策支持,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加强产业集聚程度[4]~[5];三是科技方面主要应该加大城市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的支持,推动城市技术进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等[6]~[7];四是自然方面主要应该提升城市集约利用资源的能力,创造软环境吸引资源向本地集聚,扩大城市规模,协调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弥补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弱势等[8]。从以上可以看出,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资源集聚能力的影响因素而展开的,较少着眼于时空演化规律而提出,以致相关研究缺乏针对性。基于此,笔者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化规律[9]、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10]的基础上,提炼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着力点,以建立资源集聚在城市群内的空间优化机制与良性循环机制为目标,从“汇聚—流通—准入—组织”四个环节入手,提出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路径,见图1。

图1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提升路径

一、汇聚:培育资源集聚强大引力

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完善的公共服务和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外部各种资源要素向城市群集聚的动力源。因此,在最初的汇聚环节,城市群需要强化内功修炼,提高自身实力,形成对周边资源要素的强大吸引力。

(一)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壮大城市群经济实力

城市群资源集聚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满足产业发展所需的庞大资源需求。要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现有产业基础,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升城市群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乃至全球层面打造一批较高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群经济综合实力。

巩固提升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设生态、绿色、优质的粮棉油肉蛋菜果和水产品等基地,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冶金、石油化工、家电等优势产业,打造以武汉、长沙、南昌、株洲、襄阳、景德镇等城市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鼓励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武汉、长沙、南昌、襄阳等城市汽车产业合作与重组,构建汽车产业联盟,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以大型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等骨干企业为龙头,打造中部钢铁、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以武汉、长沙、南昌、荆州等为龙头,合力打造中部地区家电产业基地。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其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金融协同发展,开展银行业合作,加快武汉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将城市群建设成为辐射全国、连接全球的物流平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发挥城市群内长江水道和高铁优势,整合沿江和高铁沿线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走廊。探索推行城市群旅游“一票通”,建设城市群旅游联合体。整合城市群文化资源,大力扶持城市群内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新闻出版等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基地。

(二)发挥城市群科教优势,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是现代生产力的体现,对提高资源流动效率、提升资源集聚层次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武汉、长沙、南昌等城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教资源的集聚优势,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学术高地、行业前沿技术的研发基地和中部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武汉、长沙、南昌等城市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加强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优势互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坚持把创新摆在转型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大力推进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光电子、太阳能、新材料、重型机械、重大成套设备制造、汽车与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船舶、信息、航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超级杂交水稻等一大批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化。探索建立科技金融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更多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发展壮大。

(三)提升设施支撑保障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加强能源网络通道建设,完善天然气输配送网络,推进跨区特高压输电通道和主网架建设,为资源集聚和利用提供能源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合作对接,建立健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共建共享、协作管理的公共服务机制,优化提升吸引资源集聚的“软环境”。加快推动武汉、长沙、南昌等城市高校开展联合办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的交流合作。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合作交流,支持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跨区域布点,在医学科技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城市群整体医疗水平。加快异地就医结算和“医保直通车”建设,推动城市群内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用”,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搭建一体化的城市群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服务和保障、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加强在文化产业发展、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合作。

(四)加快城市群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群生态环境魅力

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对人才、科技、产业等资源的集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魅力。要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三大空间布局,构筑生态屏障,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坚持集约、节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式提升转变,打造海绵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重点做好长江、汉江、清江、湘江、赣江、信江、抚河等流域和鄱阳湖、洞庭湖、洪湖、梁子湖、东湖、长湖等湖泊、湿地的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作,保护城市群水生态系统。构建以幕阜山和罗霄山为主体,以沿江、沿湖和主要交通轴线为廊道的城市群生态屏障,打造城市群生态“绿心”,建设景观优美、生态优良、功能完善、宜居宜业、效益持久的生态网络体系。建立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联手防治大气污染。统一城市群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应急环境突发事件联动机制合作,完善城市群内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大对鄱阳湖、洞庭湖两个生态经济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流通:打通资源集聚快速通道

资源集聚通道是保障资源集聚的生命线。资源的自由流动有赖于顺畅的资源流通通道,即各种交通流、信息流等通道性基础设施,从而提高资源集聚的可达性。

(一)加强门户枢纽对外交通建设,打造资源进出快速通道

资源流动需要以一定的基础设施通道为载体,快速、大容量的交通通道是实现资源集聚的主要途径。要加快武汉、长沙、南昌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充分发挥其城市群对外联系门户作用,充当外部资源进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桥头堡,加快航空航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道等资源集聚快速通道的建设,提升资源集聚支撑保障能力。打造以长江航道为主体,汉江、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为补充,干线畅通、干支衔接的长江中游内河航道体系,强化国内外资源进出保障能力;强化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城市群对外门户枢纽功能,发挥南昌昌北机场等干线机场作用,完善襄阳刘集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九江庐山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等支线机场建设,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航空枢纽布局;加快干线高铁网络建设,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城市群快速铁路网,打造促进城市群对外人口资源流动和集聚的快速通道;推动其他普通干线铁路和既有线路改扩建,形成货物资源运输的专用物流大通道,打造辐射全国的货物资源集散地;继续完善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建成连通2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港口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资源流动速度,为资源集聚提供点对点快速通道。

(二)优化提升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资源流动和集聚速度

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网络是资源在城市群内自由流动的通道载体,要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三角形、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加快武汉至九江、武汉至长沙客运专线建设,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省会城市之间2小时通达,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通达的目标。积极打通省际断头路,建立城市群一体化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城市群内高速公路联网一体化收费和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加快建立统一的ETC结算清分制度和体系。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深化港口之间的合作,打造以武汉新港为主体,以宜昌、荆州、黄石、长沙、岳阳、九江、南昌等重要港口为补充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紧密协作的长江中游地区港口群,满足能源、钢铁、化工原料、建材以及外贸物资等资源中转的运输需求,加快铁水联运港建设,鼓励组建区域大型港务集团,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联盟”,建立完善促进城市群物流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强化长江过江能力建设,推进铁路、公路、城市交通合并过江。

(三)构筑现代化城市群信息网络,提高资源集聚效率和效益

在互联网时代,资源集聚不仅依赖于交通网络等实体通道,更需要信息网络等虚拟网络通道的支撑,尤其是金融、科技等资源的集聚。要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信息网络设施共建共享。以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为主,加快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打造统一的信息传输、应用和管理平台,建设智慧城市群;支持武汉、长株潭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群)建设,推进城市群政府信息资源的合作共享,构建城市群地理空间信息分发与交换中心,促进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和应用,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信息港,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无线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群”。构建城市群内一体化的资本要素市场,依托各城市现有金融交易平台,加强城市群内金融交易市场合作,鼓励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企业开展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业务拓展和监管合作。

三、准入:破除资源集聚门槛障碍

资源进入流动通道后,到达集聚地,面临区域准入的问题,即自由市场和对外开放,这是资源集聚的重要前提。

(一)加强城市群统一大市场建设,培育资源流动集聚平台

区域一体化市场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与流动的最有效手段,城市群内开放统一的大市场是资源自由流动并集聚的重要保障,也是外部资源进入城市群的重要驱动力和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要加强跨行政区域市场体系建设,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统一大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市场透明度,突出市场公平性,能够激发活力,打破垄断藩篱,极大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探索建立城市群统一市场信息数据库,实现组织机构代码、企业登记、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监管等信用信息共享。整合城市群内各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

(二)大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

对外开放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城市群资源集聚的层次和等级。对外开放水平越高,越能吸引到国内外优质资源要素的集聚,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层次。要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国际国内资本要素加速流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强高能级开放载体平台建设,深化与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培育开放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加快武汉、长沙、南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合作,充分利用境外资金,积极争取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的资金支持。加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欧盟莱茵河流域以及日韩、东盟等地区的合作,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快与国内其他区域合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发挥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关键作用,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共同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全面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合作,引导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向长江中游城市群转移。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与周边临省条件好、联系比较紧密的城市合作发展。

(三)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破解资源要素流动障碍

政策、制度等因素是影响资源集聚能否落地的关键,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集聚需要破解相关的障碍门槛。要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动力转换的重要保障,构建有利于资源集聚的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完善政策和服务体系,制定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进入公用事业和特许经营领域,针对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把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创造力更好发挥出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带动社会资金投向社会事业、服务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激活民间投资。打破行政壁垒,广泛开展跨区域联合,建立一体化的协调机构,从体制上保证行政区局部利益为城市群整体利益让道,定期召开城市群会议,推进合作交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精准服务理念,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服务效率,推进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建设。

四、组织:优化资源集聚利用配置

资源通过通道流动到达集聚目的地后,需要集聚地对其进行合理组织,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发挥出资源集聚的最大效益。

(一)推动多中心、网络化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

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是提升资源集聚效益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三心、五轴、网络化”的资源集聚空间格局,促进资源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大中小城市的合理配置。强化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城市在城市群资源集聚格局中的核心地位,打造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合理控制人口规模,进一步增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引领带动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协调互动发展。依托沿江和沪昆“两横”以及京广、京九、二广“三纵”重点发展轴线,形成沿线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联动发展、资源合理配置的空间格局。当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资源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为了避免出现拥挤问题,需要向周边外围卫星城转移部分资源,以疏散或缓解中心城市拥挤的非经济性。

(二)加快产业协同发展、错位有序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整合,实现各城市间产业的错位发展,形成产业梯次,是提升群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主体功能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引导城市群内各城市资源的整合与调配,加快城市间产业在水平和垂直分工上的互补,推动主导产业错位发展,形成不同的分工定位;深化产业分工配套,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区域产业集中度。促进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的有序承接,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减少无序竞争,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进湖北荆州、湖南湘南、江西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鼓励武汉、长沙、南昌三个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传统制造业、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建立生产基地、布局配套企业。

(三)加强城市群资源整合与消化吸收,实现资源集聚效益最大化

在资源集聚的后期阶段,集聚地必须加强资源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才能发挥出资源集聚的最大效益,尤其是政府在资源的整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资源流动进入城市群后,需要政策的规范与引导。城市群对集聚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建立和完善发挥协调作用及各利益主体参与的全面协商制度,从而协调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资源使用等,着力消除各城市之间妨碍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全方位流动的政策和制度壁垒,为要素自由流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湘鄂赣三省要建立常态化的政府“平行互动”机制,注重发挥政府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企业的资源配置作用、非营利组织的沟通交流作用、专家学者的参谋咨询作用,构建跨省市城市分工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解决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问题,处理地方政府无法解决的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整合、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分割等问题,完善城市功能对接。

五、结论

相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资源集聚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笔者从汇聚—流通—准入—组织资源集聚的全过程入手,科学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提升路径:汇聚——培育资源集聚强大引力:依托现有优势基础,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优势产业集群和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壮大城市群经济科技实力,增强吸引外部资源要素向长江中游城市群集聚的动力;流通——打通资源集聚快速通道:加强城市群门户枢纽对外交通建设,提升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水平,构筑现代化信息网络,打造资源进出快速通道;准入——破除资源集聚门槛障碍:加强跨行政区域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大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破除资源要素流动的政策和制度壁垒;组织——优化资源利用配置: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构建“三心、五轴、网络化”的资源集聚空间格局。加快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参考文献:

[1]张亮靓,孙斌栋.极化还是均衡:重塑大国经济地理的战略选择—城市规模分布变化和影响因素的跨国分析[J].地理学报,2017(8).

[2]Giulio Cainelli,Sandro Montresor and Vittucci Marzetti: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Firm Exit: a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for Italian Province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3(10).

[3]李煜伟,倪鹏飞.外部性、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13(3).

[4]吴福象,刘志彪.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08(11).

[5]蔺雪芹,王岱,任旺兵,等.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3(4).

[6]王奋,韩伯棠.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3).

[7]吴传清,黄磊.演进轨迹、绩效评估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色发展[J].改革,2017(3).

[8]齐亚伟.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视角[D].江西财经大学,2012.

[9]郭庆宾,张中华.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研究[J].地理学报,2017(10).

[10]郭庆宾,许泱,刘承良.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

猜你喜欢
城市群长江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江之头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