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凌云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余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刘守华、万建中、施爱东等学者均发表了相关评述。*刘守华:《世纪之交的中国民间故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万建中:《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施爱东:《故事学30年点将录》,《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民间故事学人的发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是考察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笔者曾从民间故事论文的发文数量、作者群体、期刊分布等视角,考察中国民间故事研究队伍状况、研究热点等问题。*漆凌云、杨秋丽:《中国民间故事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1978~2010)》,《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该文将民间故事的高被引论文数据和民间故事论文的发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供读者比对。然而,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代表学术研究质量的提升。现有研究表明,引用率是考察学术成果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体现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价值,同时也反映了研究人员在学界的影响和地位。在此,笔者拟结合CNKI和CSSCI两大数据库,从引用率视角来考察近四十年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实绩,力求从年度分布、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及研究热点等维度,探究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同时,运用定性视角反思高被引视角的局限性。研究方法的模式化、低门槛和理论创新不足,制约了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前景。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1978~2016年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2016年的论文被引用数据为数据源,利用计算机以“民间故事”“民间童话”“民间笑话”“民间寓言”“故事类型”等为检索词,以文章的关键词为检索范围,以197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为检索时间段,检索时间为2017年5月16日,检索出被引13次以上的高被引期刊论文53篇,见表1。本文之所以主要依据CNKI为数据源,是因为CNKI是收录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博士论文最广的数据库。采用CSSCI为佐证数据源,是因为CSSCI是国内公信力最高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索引库,期刊所载论文质量较高,但因为集中发表民间文学学科论文的刊物较少,故采用CSSCI为佐证数据源。由于数据库来源所限,本文未能对用少数民族文字发表的中国民间故事论文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的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
表1 53篇高被引民间故事论文
①刘魁立的《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正式发表于《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但该文还被收录进《中日民间叙事文学情节类型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和《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论文集》,有些论文也引自后两部论文集,为统计方便,一并纳入《民族艺术》引用次数,因为本文重点考察高被引论文的影响力等情况。有些高被引论文还被收入著作中,本文检索的是论文名称,如果论文被引用出自著作,也一并纳入期刊计算,如在CSSCI数据库中,刘魁立的《世界各国民间故事情节类型索引述评》有的引自《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本文也一并纳入期刊计算。其他高被引论文也有类似情况,恕不一一注明。
续表1作者论文名称发表刊物发表时间CNKI被引次数CSSCI被引次数万建中 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对话———从禁忌母题角度解读天鹅处女型故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19 0 马昌仪 中国鼠婚故事类型研究 民俗研究 1997年第3期19 1 刘魁立 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18 1 江帆 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活动为对象民间文化论坛 2004年第4期18 4 刘守华 中印龙女报恩故事之比较 中国比较文学 1999年第3期18 1 段宝林 二十世纪的笑话研究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17 0 万建中 论民间童话的叙事形态 江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17 0 施爱东 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民俗研究 2009年第4期17 3 万建中 近二十年来中国故事学研究评述 西北民族研究 2005年第4期17 2 刘守华 世纪之交的中国民间故事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16 1 林继富 国外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与反思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6 0 郑土有 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结研究 民俗研究 2004年第4期16 2 李道和 弃老型故事的类别和文化内涵 民族文学研究 2007年第2期16 1 王立、吕堃母题的产生、识别、命名和定位———文学母题的重新认识与分类之一辽东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6 1 吕微 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神话何为》的自我批评民间文化论坛 2007年第1期15 4 黄永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宜昌民间故事讲述家孙家香、刘德培和刘德方为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5 2 林继富 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与反思 文化遗产 2008年第3期15 0 刘守华 《搜神记》中的魏晋民间故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15 0 康丽 中国巧女故事中的角色类型 民族文学研究 2005年第2期15 0 刘魁立 世界各国民间故事情节类型索引述评 民间文学论坛 1982年第1期14 8 刘守华 中国螺女故事的形态演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14 4 李建宗 口头文本的意义:民族想象、族群记忆与民俗“书写”———以裕固族民间故事为研究个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第1期14 0 周福岩 民间故事研究的方法论 社会科学辑刊 2001年第3期14 2
续表1作者论文名称发表刊物发表时间CNKI被引次数CSSCI被引次数陈玉平 “灰姑娘”角色的成年礼内涵———对“灰姑娘型”故事的一种解读民族文学研究 1998年第1期14 1 刘锡诚 民间故事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江西社会科学 1994年第4期14 0 王晶 “傻子”的智慧———论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傻子母题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4 0 祝秀丽 中国民间故事讲述活动研究史略 民俗研究 2003年第1期13 2 施爱东 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 4 郑土有 中国两兄弟型(AT503E)故事型态分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13 1 贾放 普罗普故事学思想与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13 2 周福岩 民间故事与意识形态建构———对民间故事观念研究的思考西北民族研究 2006年第1期13 0 陈玉平 孤儿角色与成年仪式 民族文学研究 1996年第4期13 4 刘守华 从《白水素女》到《田螺姑娘》———一个著名故事类型的解析古典文学知识 2001年第3期13 0 王青 天鹅处女型故事渊源再探———兼谈《召树屯》的情节来源及其流播渠道民族文学研究 2004年第1期13 2
53篇高被引论文(见表2)中,从时间上看,最早的是刘魁立1982年在《民间文学论坛》创刊号上发表的《世界各国民间故事情节类型索引述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是世界民间故事学人最常用的学术工具书,但对当时中国民间文学界而言是新颖的学术工具。刘魁立不仅把历史地理学派和阿尔奈的类型索引、汤普森的增订和AT分类法做了细致梳理,还介绍了俄罗斯、波兰、日本等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概况,重点介绍了钟敬文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编撰上的开创性工作、爱本哈德(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和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倡议编撰新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此文是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上第一篇关于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导读之作,随着类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主要研究理路,自然成为中国民间故事研究高被引之作。此后高被引民间故事论文在1990~1999年达到14篇,年均1.4篇,我们结合中国民间故事论文的发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民间故事论文发表的兴盛期,年均49.8篇,但高被引论文数仅有1篇;而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间故事论文年均40.5篇,年均高被引论文有1.4篇,这表明通过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发展,随着学术研究步入正轨,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质量有所提升。2000~2009年,民间故事高被引论文有37篇,年均3.7篇,是高被引民间故事论文发表的高峰期,与年均民间故事论文75.1篇相比,呈现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的趋势。尤其是2001年,高被引论文8篇,达到高峰期。这与进入21世纪民间故事研究开始寻求变革的趋向有关,该年度的不少高被引论文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指引上具有示范性,成为此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热点话题,如刘魁立的《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周福岩的《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民间故事研究的方法论》、金荣华的《“情节单元”释义——兼论俄国李福清教授之“母题”说》、江帆的《口承故事的“表演”空间分析》。此外,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发表与被引用间隔期较长,故2010年后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少,仅有1篇论文,这和理工类期刊论文发表时间越近,引用率越高的情况相反,显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性。
表2 民间故事高被引论文年度分布
发表高被引民间故事论文的期刊共计有24家,有综合类期刊、高校学报、专业期刊等,其中15家刊物发表1篇高被引论文,发表2篇以上高被引民间故事论文的刊物有9家,合计发文数为36,占比67.9%,见表3。
表3 高被引民间故事论文期刊分布
9家刊物中除《民间文化论坛》外,都为CSSCI刊物,《民间文化论坛》的前身为《民间文学论坛》,是民间文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这表明高被引论文的质量和刊物权威性呈正相关关系。上述刊物中,《民族文学研究》《民俗研究》《民间文化论坛》是为数不多的集中发表民间文学、民俗学专业的刊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大多数与所属学校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研究基地有关。《民族艺术》《西北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等刊物也经常刊载民间文学学人论文。上述刊物中,《民间文化论坛》和《民族文学研究》1978~2016年分别发表民间故事论文204篇和163篇,《民俗研究》的发文数也有65篇,其他发表2篇以上的刊物刊发民间故事论文也在13篇以上。发表1篇高被引论文的15家期刊中,除《湖北民族学院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发表民间故事论文较多外,其他期刊发文数较少。这表明,民间故事论文学术质量有待提高,同时,民间故事研究的学术生态也有待改善。
高被引论文作者共计28人,1978~2016年共发表民间故事论文371篇。笔者依据中国知网数据统计1978~2016年发表的民间故事期刊论文总数为2471篇,占比为15%。
高被引论文作者群体中发表高被引民间故事论文2篇以上的作者有12人,这12人合计高被引论文数为37篇,占比为69.8%。我们结合这12位作者的民间故事论文数(见表4)来看,大多数作者一直从事民间故事研究,学术积累深厚,属于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刘守华、刘魁立、刘晓春、万建中、周福岩、江帆、陈建宪、林继富、施爱东、王青、段宝林、刘锡诚、金荣华、黄永林、户晓辉、王立、祝秀丽、康丽18位高被引论文作者发表民间故事论文6篇以上,可视为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刘守华的民间故事研究成果最丰硕,民间故事论文达到100篇,民间故事著作十余部,高被引论文数高达9篇,在比较故事学、民间故事史、宗教文化与民间故事等领域均有开拓性贡献,并培养了陈建宪、黄永林、林继富、刘晓春等一批故事学人才。高被引论文作者中,马昌仪、吕微、李道和、郑土有、陈玉平、贾放、李建宗、王晶、丛亚平、吴文艳没有进入民间故事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但上述高被引论文作者大多数一直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只是没有集中在民间故事研究领域,进入高被引论文作者群,表明他们的民间故事研究成果已得到广泛认可。
表4 高被引论文作者发文数(论文统计时间:1978~2016)
从作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来看,有刘守华、刘魁立、刘锡诚、段宝林等在民间故事领域耕耘数十载的老将,也有万建中、陈建宪、林继富、施爱东等年富力强、成果丰富的中年主力,还有周福岩、祝秀丽、康丽等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专业学术训练,已经崭露头角的学术青年。这表明民间故事研究队伍已形成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共同体。此外,绝大部分的核心作者是从事民俗学或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王立、王青是古典文学学科学者,丛亚平是外国文学学者,吴文艳是儿童文学学者,这反映了故事学并没有对其他学科的学者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一些有影响力的作者,如钟敬文、赵景深、贾芝、祁连休、许钰、顾希佳、董晓萍、陈岗龙、李扬等,没有被纳入上述高被引论文作者群,这说明文献计量统计方法的局限性。钟敬文、赵景深、贾芝等老一辈故事学家的代表性成果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本文的统计数据为1978年至今的研究成果。事实上,在中国知网引文统计中检索钟敬文1933年发表的论文《中国的天鹅处女故事》,发现有36次,CSSCI被引次数高达18次,影响力显著。有些故事学人著作居多,论文较少。如果把他们的著作引用情况纳入检索,可以发现被引率较高,如表5为截至2017年5月15日检索到的被引用次数居前的民间故事著作。此外,顾希佳的六卷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和董晓萍的民间故事数字化(《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对钟敬文民间故事研究成果的评述(《跨文化民间文艺学》《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出版时间较近、引用次数较少,但研究成果为业内公认。因本文只统计1978年至今发表的民间故事论文被引情况,所以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上述重要作品没有被纳入。
表5 被引用次数居前的民间故事著作
①钟敬文的民间故事论文被收入《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钟敬文文集》《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等多种论著中,难以准确统计,本文只选《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的被引情况供参考。
我们对53篇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筛选发现,热点问题集中在类型研究、文化史、学术史、故事学理论与方法等方向,约占高被引论文数的81.1%,见表6。
表6 民间故事高被引论文主题分布
类型研究高被引论文13篇,占比24.5%。类型研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20世纪80年代重新恢复生命力。高被引论文中,灰姑娘型、田螺姑娘型和天鹅处女型故事各3篇,龙女报恩、巧女故事、鼠婚故事各1篇。灰姑娘型、田螺姑娘型、天鹅处女型故事论文一直是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成果的方法和观点已经得到许多故事学人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刘晓春的3篇灰姑娘型故事研究论文被引用率一直居前,这在民间故事论文中较为少见。
文化史高被引论文11篇,占比20.7%。文化史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分析民间故事母题中的原始信仰、与上古仪式的对应关系及民族文化心理。自周作人、赵景深于20世纪早期引进遗留物研究法以来,文化史研究模式一直是民间故事研究的常用套路。文化史方法的研究论文有11篇,涉及分析故事中人与自然关系、民族文化意蕴、原始信仰、成年仪式、族群心理等方面。上述高被引论文的文化史分析模式已经摆脱了从故事母题寻找上古信仰的遗留物思路,从族群文化心理进行分析,注重分析民俗仪式与母题的对应关系及信仰观念的文化演变历程,研究空间有所拓展。
故事学理论与方法的高被引论文10篇,占比18.9%,涉及民间叙事机理、孟姜女故事研究范式、类型学、表演理论、稳定性与自由度、叙事机理、叙事形态、意识形态等方面。长期以来,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大多围绕文化史模式和历史演进法进行,这严重阻碍了民间故事研究的空间。中国民间故事学人在21世纪尝试进行方法论的突围,刘魁立的《民间叙事机理谫论》把民间叙事层次由里至外分为叙事核心、文本、超文本3层,把民间叙事流程总结为“真实演述人——文本演述人——文本——文本听众——真实听众”,提出“隐在演述人”和“隐在听众”概念[1],突破了以往民间故事研究中关注讲述人、听众、采录者、研究者之间的田野现场关系考察视角,是中国民间故事学人在叙事理论研究上的一大突破。对类型学方法进行讨论的,有刘守华的《关于民间故事类型学的一些思考》;引进西方理论推进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有周福岩的《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对顾颉刚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有户晓辉的《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施爱东的《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关注民间故事传承特点的,有施爱东的《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关注民间童话的叙事特点的,有万建中的《论民间童话的叙事形态》;关注民间故事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有周福岩的《民间故事与意识形态建构——对民间故事观念研究的思考》等。
学术史总结的高被引论文有9篇,占比16.9%。有讨论某一阶段民间故事研究史的,如刘魁立的《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刘守华的《世纪之交的中国民间故事学》、万建中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涉及民间故事讲述学术史的,有祝秀丽的《民间故事讲述活动史略》、林继富的《国外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与反思》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与反思》;笑话研究的,有段宝林的《二十世纪的笑话研究》;涉及国外故事学的,有刘魁立的《世界各国民间故事情节类型索引述评》、贾放的《普罗普故事学思想与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学术史是总结民间故事研究历程,展望未来民间故事研究方向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民间故事研究者资料搜集的必经之路,故被引用率较高。
故事讲述的高被引论文有4篇,分别是江帆的《口承故事的“表演”空间分析》和《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活动为对象》、刘守华的《故事村与民间故事保护》和黄永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宜昌民间故事讲述家孙家香、刘德培和刘德方为例》。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学人大多以文献记载和采录者记录的民间故事文本为研究对象,与活生生的故事讲述现场有一定距离,限制了民间故事研究空间。自进入21世纪后,江帆、林继富、祝秀丽等故事学人回归故事讲述现场,对讲述过程中的表演空间、故事家的创造性、叙事传统、村落社会进行深入研究,拓展了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新领域。江帆的2篇论文以二十多年的民间故事田野调查经历为依托,最早把表演理论运用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中,得到了故事学界的广泛认可。刘守华和黄永林几十年来持续关注湖北的故事村和故事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讨论故事研究,为故事学人提供了新思考。笔者相信,未来这方面的高被引论文会逐渐增多。
术语分析的3篇高被引论文全是关于母题的讨论,分别是金荣华的《“情节单元”释义——兼论俄国李福清教授之“母题”说》、吕微的《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神话何为〉的自我批评》、王立的《母题的产生、识别、命名和定位——文学母题的重新认识与分类之一》。母题和类型是民间故事学的重要术语,是故事学对民俗学和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但母题的译名、界定一直不够明晰,学术研究中有母题、主题混用的情况。金荣华提出母题易被误解为主题,可以用“情节单元”替代。吕微认为母题是根据“重复律”得出的形式化概念,“母题看似是内容的直接表述,其实与内容无关;而功能看似与内容保持了抽象的距离,实则直接贴近内容”[2],尝试用“功能性母题”把母题和功能两个概念勾连起来。王立、吕堃的译文《母题的产生、识别、命名和定位——文学母题的重新认识与分类之一》指出,文学母题“既是修辞手段,又是修辞手段构置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3]。民间文艺界对类型和母题的界定一直有争议,讨论母题界定的多,关注类型界定的少。
形态结构方向的高被引论文2篇,分别是刘魁立的《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和刘守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结构形态论析》。刘魁立的这篇论文是近四十年来引用率最高的民间故事论文,并得到日本著名故事学家稻田浩二的高度评价,是继钟敬文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后为数不多的得到日本故事学界赞誉的中国民间故事论文。刘魁立的故事生命树理论可以视为故事类型学、形态学中国化的产物,他提出了“母题链”“情节基干”“中心母题”等新的故事学术语体系,其目的是以“狗耕田”故事为个案,揭示故事形态的组织机构,理解故事情节的内部机制和演进过程,“是一项基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文本,以及统计学、故事形态学、故事类型学的科学发明”[4]。刘守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结构形态论析》则从社会生活结构的折射、民间信仰的渗透、文学传统与审美情趣的制约等角度,分析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结构的复合性内因。2篇论文都分析了民间故事的形态结构,但一个是从共时性角度分析,另一个是讨论形态结构背后的文化心理,视角和方法都不一致。形态结构方法肇始于俄罗斯学者普罗普,尽管该方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介绍到国内,1996年就有李扬的《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问世,但真正为国内民间故事学人所关注,却是在2000年以后。这2篇高被引论文体现了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在21世纪的新突破。
民间故事史方向的高被引论文1篇,即刘守华的《〈搜神记〉中的魏晋民间故事》。典籍中记述的民间故事极其丰富,是中国民间故事学人从事民间故事研究的一大天然优势。自刘守华率先书写《中国民间故事史》后,祁连休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国民间故事史》,顾希佳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等成果相继问世,是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近十年来的重要成果。
理论储备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前景的重要问题。自周作人首开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先河以来,遗留物法、类型研究法、故事形态学、精神分析理论、表演理论、口头诗学、民族志诗学等西方民间文学理论陆续被引入国内并实践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形成中国民间故事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西方故事学理论打开了民间故事学人的视角,但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水土不服”“机械套用”“理论变形”等问题,引发了“尚未走进,谈何走出”[5]的讨论。
我们应看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始终有着中国本土化特征,顾颉刚先生开创的历史演进法就是“中体西用”的典型,并成为影响中国民俗学数十年的范式。此后,钟敬文先生也在吸收西方故事类型学理论和文化人类学方法的基础上写出了经典论文《中国的天鹅处女故事》,开创了“类型划分+文化质素分析”的研究模式。近四十年来,中国民间故事学人不断吸收西方故事学理论,继承传统国学方法,结合中国民间故事的悠久性、鲜活性等特点,形成了一些具有本土化特点的研究模式和理论视角,如刘魁立在西方类型学理论与故事形态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民间故事特质,独创出民间故事生命树理论;刘守华对历史地理学派方法进行改造后建立了“故事文化学”模式[6],在比较故事研究中提出了“多元播化”视角。此外,还有祁连休“故事类型核”、吕微“功能性母题”、施爱东“节点”等概念的提出,均体现了中国民间故事学人的理论思索。中国民间故事学人在近四十年的研究中充分吸纳西方故事学理论,结合中国民间故事特质,初步构建了中国民间故事学的术语分析体系,如“类型群——类型——类型变体——情节基干——中心母题——母题链——母题”。这些概念体系的建立,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结构的复杂多变提供了有效工具,比西方学者提出的类型、母题、母题素、原型、功能、神话素等术语体系的系统性更强。
困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一大问题是模式化。万建中指出,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学的一大不足是,“研究范式表现为顽固的延续性”,“中国现代故事学这种执着的学术继承性和惯性,极大地阻碍了求异创新的学术诉求,缺少活力,多少给人一种沉闷、单调的感觉。”[7](P316)这种沉闷单调表现为类型研究、文化研究、比较研究成为惯用分析模式,故事学人关注的问题大多是“故事是从哪来的”“故事在不同国家、地域、民族间的传承情况及关系”“故事有几种型式”“故事的母题有怎样的文化意蕴”,而对“人们为什么喜欢听故事”“讲述者是如何处理传统与变异的关系”则很少关注。研究多以书面记录文本为对象,研究者与活生生的故事讲述现场脱节,导致研究集中于故事文本,而非故事讲述活动。这种模式化特点直到21世纪故事讲述被关注,才有所改变。
在现代化的生存空间里,随着传统村落的日渐凋零,讲故事作为一种村落社会的娱乐生活方式亦随之消退。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原有的讲述语境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不需要故事。换个角度看,网络小说、影视剧、动漫依旧是民间故事的新载体,传统的讲故事、听故事已转变为“看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已成为许多家庭的亲子交流方式,边读边讲,成为当代社会故事讲述的常态,“凯叔讲故事”*“凯叔讲故事”微信公众号和“凯叔讲故事”APP由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凯创办,每天与600万家庭互动分享。阅读量每月超千万次,已播出2000多个故事,总播放量15亿次以上,时长共计1.35亿小时。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AF%E5%8F%94%E8%AE%B2%E6%95%85%E4%BA%8B/13826325?fr=aladdin。“小丽阿姨讲故事”等广受欢迎的自媒体节目,成为新媒体语境下的故事讲述形式。新时代的“故事讲述家”不再是面对面的讲述,而是远距离地一对多讲述。我们要面对新媒体时代民间故事讲述空间、讲述形式的多重变化,吸纳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开拓民间故事研究的新空间。
上述高被引论文大部分代表了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近四十年的优秀成果。以刘魁立的《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为例,中国知网总被引次数为38次,年均被引2.37次,CSSCI年均被引0.68次。从被引数据和学界认可程度来看,此文为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近四十年的代表性成果,表明了被引率与论文质量的关联性。但仔细梳理,笔者发现高被引视角也存在缺陷,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53篇高被引论文中,类型研究、文化史方向论文有24篇,占比为45.2%。这些论文代表了上述方向的学术水准,但因为民间故事研究的低门槛性,也容易陷入反复引用的怪圈。事实上,大多数类型研究论文和文化史论文是材料上的补充或扩展,在某些地区或族群的比较,观点和方法上少有突破。前文已述,类型研究和文化史的模式化倾向阻碍了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发展空间,假如中国民间故事学人的研究视角依然集中在上述领域,这些方向论文的被引率自然会继续增加,但学术开拓性并未凸显。相反,有些故事学人尝试开拓新领域缺乏跟进者,导致被引率较低,如陈泳超的《状元杀和尚:一个陌生故事的四次演述——从情节增加引起的主题变化》在传统的民间故事的讲述现场进行实验测试,作者先口述一则当地从未传承的民间故事给讲述家陆瑞英,让故事家自行加工创编,然后考察故事家两年内四次讲述该故事的变异情况,发现随着讲述者不断增补情节,故事主题也逐渐被置换。[8]类似实验研究,还有施爱东的《民间故事的记忆与重构——故事记忆的重复实验及其数据分析》[9]《故事传播的实验报告及实验分析》[10]。这3篇论文体现了中国民间故事学人在中国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总被引次数7次。被引次数少,表明此类研究难度较高,缺乏后来者跟进。
高被引论文的出现还和学界研究热点有关。刘晓春的3篇灰姑娘故事论文被引率高,一方面是论文的学术质量得到认可,另一方面也与“灰姑娘原型”在近三十年成为人们关注的文化现象有关。许多热门的电影、电视剧作品都可视为“灰姑娘”原型,如《还珠格格》《流星花园》《浪漫满屋》等热门流行剧,所以这几篇论文不仅有民间文学界学人引用,还有外国文学、传播学、文艺学等其他学科研究者引用。同一学者研究领域的热度不一,引用率也相差很大,如刘魁立的《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中国知网总被引次数为38次,而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被引论文有5篇,在中国知网,其总被引频次高达1044次。*漆凌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高被引论文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此外,中国知网的学术权威性不够,也是需要考量的问题。中国知网数据库涵盖期刊、博士论文库和硕士论文库,范围广而杂,自然导致论文学术质量不一,而且低水平论文数量也不少。论文学术质量较低也会导致引用权威性下降。CSSCI权威性较高,但刊发民间故事论文较少,容易导致样本量少而难以进行数据分析。所以,高被引论文并不完全等同于高质量论文,引用次数的排序并不等同于价值判断的排序,定量分析还须和定性分析结合。
学术研究质量的稳步提升需要较为稳定的学术共同体。中国民间故事研究队伍历来不大稳定。如果把周作人、顾颉刚、钟敬文、赵景深等视为第一代民间故事学者,始终关注民间故事研究的只有钟敬文。顾颉刚、周作人、赵景深等学者纷纷转向历史、文学、戏曲等其他领域,甚至远离民俗学。第二代学人以刘守华、刘魁立、祁连休、许钰、段宝林、顾希佳为代表,大多一直从事民间故事研究,但有的学术兴趣也发生转移,如刘魁立在2005年以后转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培养起来的第三代学人以陈建宪、黄永林、万建中、阎云翔等为代表,有的一直在民间故事领域耕耘,有的则转向其他领域,如阎云翔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过《民间故事的表演性》《论印度那伽故事对中国龙王龙女故事的影响》等有影响力的文章,出国深造后很少关注民间故事研究。研究队伍的稳定性和民间故事研究范式的桎梏化及学人研究兴趣转移有关。民间故事研究新范式的出现,往往需要广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学术积累,通常需要数十年的积淀。
中国被国际民俗学人视为“民俗学者的乐园”,民间故事资源丰富、鲜活,但资源优势并未转换为研究优势。相对而言,近四十年中国民间故事研究成果能为世界民间故事学界普遍认可的并不多见。我们应利用民间故事资源优势,正视民间故事在新媒体时代的多重样态,积极吸纳西方故事学理论及相关学科方法,潜心耕耘,打造出属于中国民间故事学的独立学术话语体系,发出世界民间故事学界的“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刘魁立.民间叙事机理谫论[J].民俗研究,2004(3).
[2]吕微.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神话何为》的自我批评[J].民间文化论坛,2007(1).
[3]母题的产生、识别、命名和定位——文学母题的重新认识与分类之一[J].王立,吕堃,译.辽东学院学报,2006(2).
[4]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形态研究与共时研究——以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06(1).
[5]安德明.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J].民族艺术,2016(1).
[6]施爱东.故事学30年点将录[J].民俗研究,2008(3).
[7]万建中.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陈泳超.状元杀和尚:一个陌生故事的四次演述——从情节增加引起的主题变化[J].民俗研究,2011(1).
[9]施爱东.民间故事的记忆与重构——故事记忆的重复再现实验及其数据分析[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10]施爱东.故事传播实验的报告与分析[J].民俗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