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斌 刘焱勇
在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国政府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将在全国实施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广播村村响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能听到广播的重要载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出现频繁。如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地震﹑“4·20”芦山地震等。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应急保障的重要性,每次都是在大灾大难后得到体现,而在日常生活与建设中往往被忽视。在深入建设和谐社会,注重民生的今天,包括政府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单位和行业开始注重“灾备”建设,而作为灾后保障重点之一的应急广播﹑应急通信的重要性更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广播村村响作为应急广播发布的重要载体,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阳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南两面隔金沙江与云南省昭通市永善﹑鲁甸﹑巧家三县相望,北与昭觉﹑雷波接壤,西与布拖以西溪河为界。金阳县总面积1587 km2。境内地貌复杂多样。金阳县按地貌类型划分:平坝仅占0.09%,台地占0.14%,低山占7.01%,低中山占53.85%,中山占36.86%,高山占0.06%,山原占1.36%,丘状高原占0.63%。综上所述,金阳境内地形多以山地为主,存在大量的山地深沟,且地广人稀,对于发展有线电视网络困难重重并且性价比太低,虽然经过历年来的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也仅覆盖少数几个重点乡镇的场镇及周边,有线电视通村率就更低;有线电视仅通县城及周边5个乡镇及8个行政村,有线电视通乡镇率为14.7%,通村率为4.49%;全县建成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基站两座,覆盖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约占全县面积的12.6%.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2011年,金阳县总人口中,汉族3.63万人,占19.54%,有彝族﹑苗族﹑白族﹑壮族﹑回族等18个少数民族,共14.93万人,占80.46%;其中彝族14.83万人,占总人口的79.92%,其余民族0.1万人,占总人口0.53%,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县。广大彝族群众十分喜欢并希望收听收看到大量的喜闻乐见的本地彝语节目,部分偏远地区的彝族群众甚至听不懂汉语,对收听收看彝语节目的需求更为迫切;金阳电视台制作了大量的用彝语宣传科普知识讲座,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宣讲,四好创建等彝语节目;平均每天播出时长约3小时。
截至2018年1月,金阳广电部门累计发放和安装户户通卫星接收机8 553台套,解决了近42 756名各族群众看电视听广播的问题,但是该数字远远达不到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需要,仍然有大量的偏远地区群众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同时由于彝语频道未“上星”,通过直播卫星并不能收听收看到当地的彝语节目,金阳电视台的优质的彝语节目仅通过有线电视系统和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传输,彝语节目受众约为全县人口的30%。
由于广播村村响建设内容相对简单,相对于有线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网络建设相资金投入量较小,在金阳县可以优先发展广播村村响业务,让广大群众能收听到汉语及彝语广播节目;其次,金阳县也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广播村村响能接入四川省应急广播系统,能有效的提高应急广播发布效率;同时,广播村村响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方式,是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广播电视传播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广播能力,能切实解决边远地区人民群众收听广播难的问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式;村村响广播工程的建设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田间地头干活的精神食粮。
四川省在十二·五及正在进行的十三·五期间,投入财政资金全面建设广播村村响系统,金阳县已经全面建成以村为单位的广播村村响系统,但是由于传输链路十分欠缺,无线传输受到大山阻挡等多重因素,广播村村响县(市)﹑乡(镇)﹑村三级联播实现率低于10%,大量的村级广播村村响系统“孤岛式”存在,仅能实现村级自主广播﹑远程电话广播和接收直播卫星音频节目广播等广播方式。
2016年2月1日,凉山州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在西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智慧凉山·云上西昌”“光网凉山”“数字凉山”,大力实施“城市网络完善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凉山脱贫攻坚,有力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宽带网络覆乡村盖率有一定的提升;为广播村村响的IP传输提供了又一种的传输链路。
基于金阳县的现状和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计划,金阳县广播村村响系统的技术设计思路如下。
(1)遵循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关于应急广播村村响的相关规范和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村村响工程建设规范(修订版)》等相关规范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有线广播电视网络采用调频传输技术共缆传输,充分利用现有和即将建设的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数字无线传输,新建和改造部分调频无线发射基站调频无线传输,有条件的地区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宽带网络进行IP加密传输;多种传输方式互为备份,实现广播村村响县乡村三级联播。
(2)村级信号到各个自然村﹑社,采用音频专线功率馈送方式和调频小功率无线发射,覆盖全村所有自然村和社。
(3)建设一定数量的广播终端在沿河两岸﹑泥石流多发以及其他应急事件多发地区,城区公园等人群聚集区也将酌情建设。
(4)根据凉山彝族自治州2016年气候公报,2016年,凉山州年日照时数1971.3 小时,光照条件较好,可采用太阳能供电或风光互补供电的终端设备。
①《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R5201-1994;③《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B/T16-1992;④《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1981;⑤国际电联ITU-T有关标准;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国办函[2004]33号);⑦《四川省广播村村响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⑧四川省广电局关于印发《广播电视全播出应急预案》的通知,(川广发[2005]81号);⑨《四川芦山“4.20”地震广播影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意见》;⑩《四川省基础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实施规划(2013-2015)》(川发改社会【2013】1062);《IP传输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模拟调频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有线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地面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四川省村村响工程建设规范(修订版)》;《凉山州村村响工程建设规范》;GB50526-20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县级前端具有播出功能和管理功能,其信号源来自于中央﹑省﹑州主要广播节目和本地广播节目,按照播出计划向辖区内的乡﹑村级前端提供统一的广播信号源,并能记录播出内容。县级前端与县级应急广播管理系统对接。
县级前端主要由服务器﹑应急广播村村响智能化管理平台﹑播放设备﹑接收设备﹑话筒等构成,周边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配;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当县级收到上级(省﹑市)下发应急广播信号时,唤醒县级应急广播村村响智能化管理平台,管理平台输出的RF-FM信号(F1)与县级机房的CATV信号通过混合器合路后经光发﹑光分采用光纤网络传输到各乡镇村,完成县到各乡镇﹑村的广播;
当县级要广播节目时,开启县级应急广播村村响智能化管理平台,插入本地音源,管理平台输出的输出F1信号(射频信号)与县级机房的CATV信号通过混合器合路后经光发﹑光分采用光纤网络传输到各乡镇村,完成县到各乡镇的广播;
县级机房智能化管理平输出音频信号和编码信号至广播村村响播出服务器进行数字编码,通过IP网络传输至乡镇﹑村以及终端设备;
乡镇前端由信号接收设备﹑播放设备﹑具有应急播发功能的控制设备﹑话筒等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乡镇光接收机输出的射频信号(F1)传送到广播村村响适配器的射频输入口,适配器工作时所输出射频信号(F2)与原有村村响系统的视频信号混合输入1550nm直调式光发射机,与上级光信号光合路后向各村传输;
广播村村响适配器工作时所输出的音频信号﹑RDS基带信号和220V电源与调频发射机所对应的接口连接,调频发射机射频输出通过馈线与调频发射天线相连;
当乡镇要广播节目时,开启本地广播村村响适配器,唤醒光发射机,调频发射机等设备,切换到要广播的节目内容,通过有线调频和无线调频发射等方式将广播信号传送到本乡村级广播室及终端设备;
平时乡镇广播村村响适配器处于待机状态,当有上级广播信号或远程电话广播信号接入时自动唤醒本级广播村村响适配器和相关设备,完成广播信号的转发和播发任务;
乡镇前端编码生成的IP信号上传至县级机房广播村村响播出服务器,转发至乡镇内各村以及终端。
村级前端由信号接收设备﹑播放设备﹑具有应急播发功能的控制设备﹑话筒等组成。
村级前端的光接收机后输出的射频信号(F2)或乡镇无线调频发射信号(F0)传送到广播村村响适配器的射频输入口,广播村村响适配器工作时所输出的音频信号﹑RDS基带信号和220V电源与调频发射机所对应的接口连接,调频发射机射频输出通过馈线与调频发射天线相连;
广播村村响适配器输出的电源和一路音频信号传送给音频扩大机,采用专线功率馈送方式覆盖村广播室附近区域;
当村组要广播节目时,开启本地广播村村响适配器,唤醒调频发射机﹑音频扩大机等设备,切换到要广播的节目内容,通过专线功率馈送和无线调频发射等方式将广播信号传送到本村终端设备;
平时村级广播村村响适配器处于待机状态,当有上级广播信号或远程电话广播信号接入时自动唤醒本级广播村村响适配器和相关设备,完成广播信号的转发任务。
主要传输网络如图4所示:调频传输方式主要选用有线调频﹑无线调频﹑地面数字电视和IP网络传输相结合的传输方式。
有线调频共缆传输方式通过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共缆方式传输调频广播信号;
无线调频传输方式是利用调频频率,通过无线调频方式将村村响广播节目和RDS控制信号传输到乡﹑村级前端;
通过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传输是将县机房IP广播信号和乡镇机房上传的IP广播信号转换为ASI信号,经过地面数字电视前端复用后进入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乡镇上传信号通过也一并复用后下传;
通过IP网络传输的方式,县级机房IP信号直接下发,乡镇机房IP信号上传至县级机房的广播村村响播出服务器统一分发至乡镇所属各个村。
图2
图3
村村响接收终端是指将调制信号或音频信号还原为声音的设施。
接收专线功率馈送信号时采用音频匹配变压器和高音喇叭,如图5所示。
图4
图5
接收终端采用符合接收村村响控制信号(RDS调频副载波)的调频收扩机,输出音频信号再通过25W高音喇叭广播,如图6所示。
图6
智能终端将蓄电池及逆变切换设备,解码控制模块,功放模块等设备集成在一个机箱里,具备多种信号输入接口,具有太阳能充电输入接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功能化定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存性,可在较为极端的条件下仍然持续广播。如图7所示。
图7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宣传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沟通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广播电视除了更好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外,同时更承担了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尤其是金阳县作为国定贫困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广播电视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广播村村响业务是当前重要工作之一优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