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特征

2018-04-04 04:07于洪雁王群勇刘继生
旅游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供需供给耦合

于洪雁 王群勇 刘继生

(1.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2.南开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 3.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0 引言

旅游需求和供给是旅游系统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关系反映了旅游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旅游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旅游供给的相对稳定性与固定性,旅游需求的多元性与可变性,使得在同一目的地平台上实现旅游供需关系的协调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国外对旅游供需关系的研究最初关注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例如:Leiper(1990)从空间结构角度提出了包括旅游需求、旅游供给等五大要素的旅游目的地系统模型;Pearce(1995)探讨旅游需求的功能模式和旅游空间的综合通道问题,强调旅游供需协调对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影响;Gunn等(2002)提出旅游供需匹配是实现旅游系统功能的基础,由此构建涵盖旅游需求和供给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后续研究者们引入耦合协调理论扩展对旅游供需关系问题的研究,为旅游供需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角,例如:Tsai等(2006)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拉斯维加斯宾馆供需耦合协调情况;Werner等(2007)对比论证了旅游者活动和不同层次景观的耦合协调度差异;Haugland等(2011)测算了旅游需求和旅游资源的耦合协调度;Albalate等(2010)评价了欧洲国际城市旅游需求和公共交通供给的耦合情况;Tang(2015)采用综合评价法探讨旅游和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国外研究者对旅游供需关系的耦合研究集中体现在,运用多学科理论、多种方法探讨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某一子系统的关系,呈现修正式融合的特点,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国内研究者牛亚菲于1996年尝试提出旅游需求与供给的空间互动模式;戴斌(1997)基于旅游经济学视角,建立旅游需求与供给数学模型;吴必虎(1998)提出空间视角下的客源地-目的地系统与市场视角下的旅游需求-旅游供给的对应模型,奠定我国旅游供需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我国对旅游供需关系的耦合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以入境旅游流为代表的旅游需求和目的地旅游宏观供给的耦合研究;二是以入境旅游流为代表的旅游需求与目的地旅游供给某一子系统(如环境、景区、饭店等)的耦合研究。例如:董亚娟等(2013)构建了入境旅游流驱动和目的地响应的系统模型,并分析了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关系;张春晖等(2013)定量分析中国西部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薛华菊等(2014)以北京为例,构建了城市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的评价方法;马耀峰等(2014)审视了国内外旅游供需耦合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从系统学方面来深化旅游供需耦合的内涵与外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方世巧等(2012)、张琰飞等(2014)、王兆峰(2012)、冯娜等(2014)分别对入境旅游流与旅游景区、文化演艺、航空运输、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等进行旅游供需耦合研究。国内对旅游供需耦合关系的研究视角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2015-11-10).http://www.gov.cn/xinwen/2015-11/10/content_5006868.htm.。2016年国家旅游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6年中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EB/OL].(2016-02-02).http://www.gov.cn/zhengce/2016-02/02/content_5038329.htm.,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不断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EB/OL].(2016-12-26).http://www.gov.cn/xinwen/2016-12/26/content_5153088.htm.。如何缓解旅游供需矛盾、调整旅游供需结构,打造出让游客“心跳的旅游产品”“心享的旅游服务”“心念的旅游品牌”“心安的旅游环境”,成为当前旅游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借助物理学的耦合协调理论,依托HP滤波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法、重心坐标法,利用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尝试测算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从宏观层面考察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以期丰富旅游供需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个实证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耦合协调模型

1.1.1 功效函数

设变量ui为旅游需求系统和旅游供给系统的序参量,uij代表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值为xij(i=1,2;j=1,2,…,n)。max(xij)、min(xij)为旅游供需系统临界点上序参量相应指标的上、下限值。xij对旅游供需系统有序的功效系数uij可表示为:

(1)

式(1)中,uij为xij对旅游需求系统和旅游供给系统功效贡献的大小,当uij越趋近于1,表明功效贡献越大。旅游供需系统内各序参量的有序总贡献程度可以用线性加权法获得,公式为:

(2)

式(2)中,u1、u2分别为旅游需求系统和旅游供给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λij为指标权重,通过熵值赋权法来确定。

1.1.2 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是指两个及以上的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当系统或要素密切配合,和谐有序发展,即为良性耦合(杨士弘 等,1996)。借助物理学的耦合概念和模型,构建旅游需求系统与旅游供给系统的耦合度模型:

C=2[(u1×u2)/(u1+u2)2]1/2

(3)

式(3)中,C表示旅游供需系统的耦合度;u1、u2分别表示旅游需求系统和旅游供给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用来衡量系统或要素间彼此相互作用或影响的强弱程度,不能表示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协调是两种及以上系统或要素间有序共生、良性循环的关系,是系统或要素有序健康发展的保证,正向耦合即为协调(杨士弘 等,1996)。因此,为客观反映旅游供需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引入耦合协调模型:

T=αu1+βu2

(4)

D=(C×T)1/2

(5)

式(4)和式(5)中,T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u1、u2分别为旅游需求系统和旅游供给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分别为旅游需求系统、旅游供给系统的权重,参考刘军胜等(2015)的研究,分别赋值为0.4、0.6;D为耦合协调度,体现系统或要素间相互影响而和谐共生的程度,值越高,表明旅游供需系统匹配度越高,系统越趋向于有序方向发展。

借鉴廖重斌(1999)的研究,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确定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我们将耦合协调等级归纳为3个发展阶段:当0.000≤D<0.300时,代表两系统处于失调的、无序的初级发展阶段,有序发展的势能正在孕育之中;当0.300≤D<0.700时,代表两系统由失调、无序向协调、有序过渡,进入相互磨合与相互适应的中级发展阶段;当0.700≤D<1.000时,代表二者实现了有序的良性循环,为高级发展阶段。

表1 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划分标准

1.2 HP滤波分析法

HP滤波分析法由Hodrick和Prescott于1980年提出,核心原理是把经济运行看做是长期内在的或者潜在的增长趋势和短期波动的结合,并分解出频率较低的长期趋势性成分和频率较高的短期周期性成分(彭兆祺 等,2011)。该方法采用对称的数据移动平均方法原理,通过滤波器将变化不定的时间序列数据中具有一定趋势变化的平滑序列分离出来。设时间序列gt由趋势部分mt和周期波动部分nt构成,故gt=mt+nt(t=1,2,…,T),从时间序列gt中可以分离出一个平滑的趋势序列mt,mt则被定义为下面M最小化时的解(杨建辉 等,2013):

(6)

式(6)中,加号的前半部分是对周期波动成分的分析,后半部分是对趋势平滑程度的度量,λ为平滑参数,用以调节两者的比重。λ值越大,则T越平滑。当λ值趋向于∞时,第二项为零,此时HP滤波分析法等同于最小二乘法。

1.3 重心坐标法

重心坐标法是空间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用来表征一个事物整体在二维空间分布的相对位置和方向。通常可以引入要素空间分布的平均中心或算数平均中心来刻画空间属性的集聚特征及偏离轨迹(冯宗宪 等,2006)。利用重心坐标法可以揭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的分布重心,以及不同年份重心位置的空间演变。

1.4 标准差椭圆法

标准差椭圆是由Lefever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其核心原理是用距离来度量空间要素分布的离散程度。应用标准差椭圆法能够从多重角度反映要素空间分布的整体特征(赵璐 等,2014),通常可以借助标准差椭圆的中心、面积、转角、长轴、短轴等指标来表征。标准差椭圆的中心反映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在二维空间上分布的相对位置;转角用以表征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在二维空间上展布的主要方向与趋势;长轴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较好区域的主要分布方向;长短轴的比值反映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整体分布形态;标准差椭圆的面积反映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在二维空间上展布的紧凑度。

1.5 数据来源

我们利用频度统计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系统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最终,旅游需求综合评价系统共选取了10个指标,旅游供给综合评价系统共选取了20个指标(见表2)。

表2 旅游供需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参照齐元静等(2013)的研究,将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东、中、西三部分(未包含港澳台地区),东部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其余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西部。文中的直接数据来源于2005—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部分补充数据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个别年份缺失数据利用其他年份数据以趋势外推法进行补充。

2 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的时序演变

2.1 总体特征

利用公式(1)~公式(5),我们可以计算得到2004—2014年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19,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如图1所示,2004—2014年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均值呈缓慢的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为0.40%。2014年,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D均值为0.534,根据上述增长速度测算,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需要30年才能达到初级协调。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标准差较大,但呈微弱的降低态势,年降低率为0.04%,说明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虽存在两极化差异现象,但两极差异逐渐减小。

图1 2004—2014年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均值和95%置信区间

2.2 增长趋势与波动周期

本文应用HP滤波分析法对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趋势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HP滤波分析依赖于平滑指数λ,根据Ravn-Uhlig规则(Ravn et al.,1997),本文将λ值设定为6.250,并按照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将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分解出平滑的趋势数据和波动的周期数据,具体而言:

(1) 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在变化中表现出平稳的上升趋势。趋势性分析可以消除波动性对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的影响,包括个别年份特殊事件或不可观测因素(如价格、成本)的影响。如图2(a)所示,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趋势项序列数据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且中部地区态势最为显著,西部地区在2010年之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 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短期的波动周期。旅游经济是宏观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旅游需求、旅游供给在时间序列的涨落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为旅游活动的生命周期。通过HP滤波从时间序列中分解出发展演变的周期规律,如图2(b)所示,2004—2014年,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表现出较为一致的波动周期。按照“谷-谷”周期划分法,2004—2014年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共经历3次周期性波动,每一次周期性波动均为先升后降。第一次波动周期为2004—2008年,其中,2004—2005年旅游需求和供给水平逐渐提升,2005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D达到高峰。随后,旅游需求逐渐疲软进入休眠期,同时受2008年“非典”事件影响,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D处于较低水平。第二次波动周期为2008—2011年,此阶段前期旅游需求井喷式增长,旅游供给也明显提高,2009年实现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D的又一高峰。2010—2011年大幅下降,周期性成分数据值均为历年最低水平。第三次周期性波动为2011—2014年,2012年旅游需求和供给再次呈爆发式增长,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D实现突破。2013年有所回落,2014年周期性成分数据又迅速攀升。综上看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演变具有周期规律性,波动周期逐渐缩短,波动的振幅有所增大。同时,我们也看到旅游需求、旅游供给系统受危机事件影响的脆弱性,但其抗风险能力和自身修复力也逐渐增强。

图2 2004—2014年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HP滤波分析

3 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的空间特征

3.1 空间集聚性

本文利用Arcgis 10.5软件的自然断裂法,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划分为高值区、次高值区、次低值区、低值区4个等级(见图3),进一步探索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的集聚性特征。

图3 中国供需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分布

在高值区中,2004年包含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6个省(直辖市),2014年增加了四川省,演变为7个省(直辖市),高值区沿东南沿海北上蔓延。在次高值区中,2004年包含四川、辽宁、湖南、福建4个省,呈零散分布状态,2007年加入河南,2011年加入安徽,2014年四川跨越到高值区,次高值区又加入河北、陕西、湖北、云南,增加至9个省,次高值区由最初的零散分布演变为围绕高值区紧密布局。在次低值区中,2004年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河北、天津、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西、重庆、广西、贵州、云南、海南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次低值区联结成片,占较大比例,而到2014年仅剩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次低值区由面状分布演变为带状分布。低值区分布变化幅度较小,2004年包括西藏、甘肃、青海、宁夏4个省(自治区),2011年甘肃打破僵局进入次高值区,2014年西藏进入次低值区,低值区仅剩青海、宁夏2个省(自治区)。总体而言,2004—2014年,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高值区、次高值区沿东南沿海逐渐北上、西进,并逐渐向内陆地区蔓延;次低值区和低值区逐渐由西部和北部地区南退、西下。

为进一步描述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使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空间依赖度进行检验。对2004—2014年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进行Moran指数和显著性检验,检验中采用各地区空间距离的倒数作为空间权数矩阵。结果表明:研究期内,Moran指数值分布在-0.02~0.12之间,均值在0.05左右。Moran指数值的区间范围为[-1,1],越趋近于1,空间分布关联性越强;越趋近于-1,空间分布差异性越大,趋近于0,空间分布呈随机性(方远平 等,2014)。由此说明研究期内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仅存在空间集聚性,不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地理位置邻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不存在相互影响、相互扰动现象,表明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空间集聚性的演变更多来自于地区自身因素的影响,与邻近地区的影响与制约关系不大。但如图4所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Moran指数的概率p值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

图4 Moran指数的概率p值及其变化趋势

3.2 空间方向性和演变性

本文利用标准差椭圆法和重心坐标法来刻画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布、方向性和演变性。如图5所示,从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分布范围看,最北端抵达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处于两广交界处,最西端到达四川西部,最东端到达长江三角洲及东南沿海地带,基本囊括了我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成渝经济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平行性。2004—2014年标准差椭圆面积在剧烈变化中呈增大趋势,说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更为离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耦合协调度的差异逐渐缩小。从标准差椭圆的转角θ上看,转角先降后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北-西南走向,并逐渐向东部、西部微弱转变。标准差椭圆的长轴y变短,短轴x变长,扁率(长轴与短轴的比例)前期增大后期减小,表明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在东北-西南方向上集中、收缩,在西北-东南方向上分散、扩张,椭圆越发接近于圆形,高值区的空间分布越发集中,低值区的空间分布越发分散。

从重心坐标与轨迹来看,不同年份重心位置的变化可以反映耦合协调度在空间的演变情况。2004—2014年重心变化区间为119.95°~112.59°E,33.38°~33.66°N,大致在河南西南部,重心轨迹走过一个东北-西南-东南-西南的路径,前期处于偏东的位置,后期向西部移动,说明研究期内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良好区域由东部向中部地区过渡(见图5)。

图5 2004—2014年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标准差椭圆与重心分布图

3.3 空间等级性

结合前文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标准,我们对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等级进行评定。总体上看,2004—2014年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处于中级发展阶段,耦合协调等级为勉强协调。

东部地区在研究期内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初级协调,内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耦合协调等级均较高。其中,广东2004年和201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均为良好协调,说明旅游供需系统前期的良性与正向积累效应逐渐凸显,旅游供需达到有序、共振的良性循环状态。江苏、浙江200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初级协调,2014年达到中级协调。以上3个省份201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均处于高级阶段。北京200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中级协调,2014年降至初级协调,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系统前期发展良好,而后期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趋于异化分裂状态,有序协调状态被打破,耦合协调程度降低。山东、上海2004年和201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均为初级协调;辽宁、福建、河北为勉强协调,表现较为稳定;天津、海南为濒临失调。

中部地区在研究期内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勉强协调。其中,安徽200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濒临失调,2014年为勉强协调,两系统进入相互磨合与适应的中级发展阶段,二者良性共生的协同趋势明显,系统向高级阶段孕育。河南、湖南、湖北2004年和201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勉强协调;黑龙江、山西、江西、吉林为濒临失调,并逐渐由失调型向协调型过渡,旅游供需系统逐渐进入相互磨合阶段与适应阶段。

西部地区在研究期内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濒临失调。其中,四川200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勉强协调,2014年上升为初级协调。陕西、重庆、新疆200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濒临失调,2014年上升至勉强协调。广西、山西、内蒙古、贵州2004年和201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均为濒临失调。甘肃、西藏200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轻度失调,2014年为濒临失调。青海、宁夏2004年和2014年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均为轻度失调,处于不和谐的、无序的低级发展阶段,但耦合协调度呈稳步增长趋势,可以判断有序发展趋势正在孕育之中。

图6 2004年和2014年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分布

4 结论与讨论

旅游供需关系不仅事关目的地旅游业的高效和持续发展,也是当前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实现的重要问题。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调整旅游供需结构,达到旅游各要素的最优配置,以实现旅游供需的协调发展。本文借助耦合协调模型、HP滤波分析法、重心坐标法、标准差椭圆法,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关系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 2004年—2014年,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全国以及东、中、部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存在两极化现象,但两极差异逐渐减小,发展水平渐显趋同。

(2) 2004年—2014年,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表现出平稳的上升趋势和短期的波动周期,波动方向为一致的先升后降,波动频率不断缩短,波动振幅不断增大。

(3) 在空间集聚性上,形成高值区、次高值区、次低值区、低值区4个聚集区,高值和次高值区沿东南沿海逐渐北上、西进,向内陆地区蔓延,次低值和低值区逐渐由西部和北部地区南退、西下;在空间方向性与演变性上,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良好区域以河南西南部为重心,沿东北-西南走向布局,并逐渐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偏移;在空间等级性上,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勉强协调,总体处于中级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时空尺度效应,调整不同区域的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供给,进而实现不同区域旅游供需的耦合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应着重加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大型旅游企业与集团,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旅游供给的全域覆盖,逐渐推动东部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跨入优质状态。中部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处于中级阶段,要不断加大旅游要素投入,打造旅游核心产业,丰富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景区型旅游产业的形成,实现旅游供给的全域覆盖,快速推动中部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由中等水平向高等水平的跨越。西部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处于中级阶段,发展水平全国最低。应着力增加资金、技术、智力等要素投入,打造社区型旅游产业,进一步刺激旅游需求,完善旅游基础供给,迅速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中等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猜你喜欢
供需供给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供需紧张局势拉动煤炭价格上涨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