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kfire
日韩饭圈流行追星打call,中国古人讲究见贤思齐。纵观中国历史,完全可以总结为一部充斥着各种花式吹捧、变相安利的打call史。
戰国时期的齐国美男子邹忌,人送绰号“山东彭于晏”,每次照镜子时都被自己帅到无法自拔。然而正如李冰冰之于范冰冰,时代总喜欢打造双子星,城北有位徐公,在颜值上似乎还要更胜一筹,人送绰号“齐鲁吴彦祖”。
为给自家人造势,邹忌的粉丝们组成了后援团,打出“君美甚!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应援口号,用现代饭圈的话来说就是:“盛世美颜我老公!颜值吊打众小生!”
打call本是为了造势,但组织不当也会闹出笑话。公元前227年,燕国007荆轲奉太子丹之命深入虎穴,行刺秦王。临行前,在易水边的欢送会上,粉丝身着白色应援服,含泪听完荆轲的最后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live现场,前排女友粉捶胸顿足,后排亲妈粉哭天抢地,场面一度十分混乱。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现场铺天盖地的白色应援横幅、花圈,竟让不少围观路人误以为这是出殡送葬的队伍!
唐宋时期,文化兴盛,打call文化亦在此时迎来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不像现今娱乐圈明星买热搜,出通稿,花样自夸还死不承认,我国古代名人圣贤敢夸敢认、敢作敢当,若是摆到现在,那个个都是耿直人设。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仙李白深谙炒作之道,漫天通稿,亲自下场为自己打call;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生命不息,打call不止,南宋flop将领文天祥更是用打call留下千古绝唱;
知章骑马似乘船!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李白一斗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焦遂五斗方卓然!(《饮中八仙歌》)
“四字形容词+名称、代号”诗圣杜甫抓住了为团体打call的精髓,将买醉天团、酒中八仙的特点一一凸显,谁是外貌担当,谁是舞蹈担当,一清二楚,押韵串联。
打call源于民间,不断发展,日益规整,逐渐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汉代起,“三称万岁”的打call模式便成为各大典礼的开场必备环节,“皇帝举酒,上下舞蹈,三称万岁”(《隋书》卷九)好不威风。
表面上看,打call的内核在于朗朗上口的应援语,其实不然,从古至今,无言的打call其实无处不在。
清朝时京城黑泡圈有一位擅长BBox的rapper,他的live现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粉丝生怕影响视听效果,全程竖耳倾听,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口技》)一套打call程序,便在无声中进行着。
民国时期,演艺圈内打call之风渐起。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京城四大名旦人气堪比今日归国四子。粉丝深知打call打得好能调动现场气氛,关键时刻还能化解爱豆的演出危机。一次,当红小生谭富英在演《四郎探母》时,有一句调门儿死活吊不上去,失败数次,粉丝急了:“这下又要被黑子喷唱功了!”说时迟,那时快,训练有素的后援团愣是用打call把后面的那个高音给盖住了!巧妙挽救了一次车祸现场。
时至今日,“打call”一词走出饭圈,成为大众表达支持赞赏的一种方式,从给你点赞,到双击666,再到为你打call,网络词语更新换代迅速,谁知道“打call”一词又能撑多久呢?
(尹吉摘自微信公众号“咋整” 图/孙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