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0日,我国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等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为“世界灌溉遗产”。迄今,我国共有1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水利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我国大规模的治水史有四千年之久。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治水史是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在长期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古代人民依据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一格的治理技术体系。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秦朝,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它是无坝取水枢纽,渠首主要依靠鱼嘴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控制引水,具有灌溉、防洪等功效。
19世纪后,外忧内患,中国近代水利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兴修水利、整治江河,水利建设成绩卓著,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气候的增多,水利建设遭遇新的挑战。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新时期水利建设的特点。
1958年,演员上官云珠(左)、王丹凤(中)和张乾在田间踩水车。图/郑光华/FOTOE
1957年冬至1958年春,广东揭西县新西河水库工地上的车队。图/FOTOE
1984年,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第二期工程施工现场。图/许铁铮/FOTOE
水庫工地上紧张施工的拦河坝工程。1951年10月,河北永定河官厅水库动工,1954年5月全部完工。图/FOTOE
1960年,甘肃庆阳董志塬西峰公社社员因地制宜,开挖明渠,灌溉农田。图/李生才/FOT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