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空中W iF i时代已是大势所趋,但为何网速如此之慢?飞象网总裁项立刚说:“当前卫星的带宽资源有限,基站建设也需要时间和成本,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实现空中W iFi速度与地面相同。”
目前,我国空中WiFi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机载通信设备连接地面的AT G(空对地)基站;二是通过机载通信设备,转接K a频段或者Ku频段的卫星,再接到地面通信网络。
项立刚表示,使用A T G基站连接W iF i,需要运营商在飞机航路上建设地面基站,基站将信号“打”到空中。据了解,基站航路建设会受到地形、天气等因素影响,而且无法实现越洋飞行。
“使用卫星连接空中W iF i需要卫星自身的带宽来实现,然而卫星的带宽与我们熟悉的固定带宽不能相比,再加上卫星的带宽资源使用并不是分配给一家航空公司,所以通过卫星这种方式实现空中W iFi功能的网速较慢。”项立刚补充道。
通常意义上,K u频段卫星数据通信能够提供50兆带宽,但由于在实际服务中会产生损耗,它能提供的最大带宽为32兆,可以允许机上100~200人同时聊微信、刷微博,二三十人同时观看网络视频。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晓津认为,空中W iFi网速提升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完善提供空中W iFi服务的硬件设施,另一种是利用经济手段提高收费标准。“抑制一部分需求,使供給跟需求达到一定平衡。随着以后盈利模式不断清晰,社会投资增加,可以提升网速。”李晓津表示。
在开放空中WiFi之前,飞机上之所以禁用手机,主要是出于对飞行安全的考虑。在技术不成熟,无法排除安全隐患的情况下,防御机制自然得严密一些,毕竟飞行安全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但是,在技术已经成熟,并且有科学实验证明手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不会干扰飞机正常飞行,且迄今为止国际上已经有超过40个司法管辖区允许旅客在飞机上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情形下,若再抱守着以往的规定不放,就明显不合时宜。
为最大限度保证飞行安全,国内航空公司对上网的要求更为严苛,也将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飞机起飞后爬升到3 000米以上才允许开机并提供服务。当飞机下降高度低于3 000米时,设备自动关闭。“遇到气流出现严重颠簸,或者出现继续提供网络服务可能影响飞行及通信安全的其他情况时,上网设备也会短时自动关闭。”一名业内人士说。
航空公司表示,为了保证航班的安全,空中上网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需严格执行。旅客可在飞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和规定尺寸内的便携式电脑或平板电脑、电子书、视/音频播放机和电子游戏机等小型PED设备,但需打开手机飞行模式,关闭蜂窝移动通信功能。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规定,在低能见度飞行阶段等特殊情况下,或当飞行机组发现存在电子干扰并怀疑该干扰来自机上人员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时,飞行机组有权要求关闭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旅客应听从指令关闭所有PED设备电源,并安全存放PED设备。
为了旅客能够真切地体验到空中W iFi的美好时光,在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不具备飞行模式的移动电话等设备,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同时,出于客舱安全考虑,在飞机滑行、起飞、下降和着陆等飞行关键阶段,移动电话、电子书等小型PED设备不允许连接耳机、充电线等配件,但助听器、心脏起搏器以及其他不影响飞机导航和通信系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电子设备和装置可全程使用。
出于航空安全考虑,大型电子设备(三边之和大于等于31厘米)在起飞降落关键阶段禁止使用,并应妥善保管。因大于31厘米的电子设备难以单手持握,在起飞下降的关键阶段是属于无法完全固定的松散物品,如遇到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旅客的撤离。值得注意的是,在飞机飞行时,旅客仍然被全程禁止使用锂电池移动电源(充电宝)。
此外,在低能见度时,电子设备仍需关机。东航电商副总经理张弛解释说:“低能见度飞行时机组会使用盲降系统,为了确保机组与地面的信号联络顺畅,需要旅客配合机组及时关闭手机和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