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美荣
(榆阳区小纪汗林场 陕西 榆林 71900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地沙化“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沙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大约4亿人口的生产生活。“土地沙化”不仅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频频发生自然灾害。加快脚步治理荒漠化,改良环境现状,防沙治沙已经是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我国改善沙区自然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防沙治沙工作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其本身的脆弱和恶劣性使得以产业化的方式治理难上加难,但是只要把握正确方向,以改善环境为基础发展合适沙区的产业,是可以达到两全聚美的。
不管是面对什么样严峻的情况,都离不开以人民群众为坚实的基础。产业化方式治沙更是离不开人民力量的参与,关键就是要发动人民群众和企业。将防沙治沙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和有特色的沙产业相结合,出台表彰优秀企业的奖励规章以及优惠政策,双管齐下从而吸引社会各界的企业、集体和个人等来共同治理沙化。
对于沙区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方法,首先要科学的评估沙区在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产业化防沙治沙的现有进程。根据不同的状态创建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防沙治沙的模型。种植开发和利用沙植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沙植物可以有效改善沙区恶劣的生态环境。还有一点就是种植经营中草药,中草药产业化种植,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还可以让开发企业获得利润,增加经济实力。还可以利用新能源,沙区的风能太阳能等可以提供充足的能源。
产业化防沙治沙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完善和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是调动企业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国务院在1991年就已经发出了《关于防沙治沙工作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也正式颁发。在县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
在科技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各种高科技产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高效便捷的体验。然而在沙区,经济发展总体上状态仍旧是“粗放型”。部分企业技术仍在低级阶段,产业多呈现高耗能、高污染的状态。像这种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企业还有很多。这种方式经营的企业不仅难以有效改善沙区环境,更难以达到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因此,通过科技创新使得企业转型将是产业化防沙治沙的第一步。
沙区生态环境治理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再加上其本身的脆弱性,对于沙区环境监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治理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在沙区环境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产业化的治理工作。企业在进行治理工作之前,也要预先做好对土壤的检测以及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改变,做出相应的对策。
产业化通过将公司和农户相结合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单一靠政府公益性的投入模式,变成了企业、环境和农牧民三方面双赢的状态。
政府要发挥宏观掌控的作用,不断出台和完善产业化防沙治沙的相关政策,从而能够将社会的资金、优秀人才以及前沿技术吸引到沙产业相关项目来。
2.2.1 提升产业化水平。对有前景的企业在资源资金方面给予扶持。把各产业链的融合集聚至最大化,对于加工能力精深的企业打造品牌支持,将多产业要素链接起来,扩大产业化所包含的方面,提高生产水平,加深产业链。
2.2.2 加深科学研究。产业化防沙治沙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来支撑后续发展,科技的创新是产业的重要支柱。政府要推进相关学科的教育建设,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在产业化进程中的科技水平。
2.2.3 建立生产基地。因地制宜的发展需要集中的生产模式,区域化有利于管理和共同发展,也有利于市场化运营的推广和使用。完整的产业链加速经济发展。
[1]雄鹰.内蒙古防沙治沙法冶建设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