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浩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关岭牛因其主产区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而得名,与陕西秦川牛、山西晋南牛、山东鲁西牛和东北地区延边牛并称“中国五大名牛”,盘江流域19个县(市、区)均有分布,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是贵州省地方性优良品种,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生鲜草、一碗好肉”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编制了“关岭牛”全产业链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出台了《关岭自治县“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以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合作社为实施主体,规划建设“一片、两带、一辐射”4个产业发展区域,即以中西部片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建设关花大道沿线关岭牛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带和关兴路沿线产业带,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条带式园区化分板块推进。
把市场主体作为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引进年屠宰加工能力20万头的贵州欣园肉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关岭[1]。引进关岭牛铭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岗乌镇打造原生态村落养殖项目。采取“村社合一”方式,鼓励、支持和引导村支两委、致富带头人领办组建“关岭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养殖小区)。利用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方式,培育农村养殖大户、专业户和专业村。
把“关岭牛”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探索出了“五户联保”“136”“127+345”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1 545户6 330人发展。比如:关岭牛铭品公司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合作模式和“牧场+屠宰场+零售市场”的经营模式,以村为单位发动农户参与养殖,并按照高出市场均价10%~30%的价格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让关岭牛直接从牛圈“输送”到餐桌,精简中间环节,把加工、零售环节的利润反哺给从事养殖的农户。再比如:沙营镇养牛村探索“五户联保”机制,以贫困户不少于3户的5户农户作为一个养殖小组,明确一名组长,每户人在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承包价值5万元以下的5头“关岭牛”,其中至少两头能繁母牛,其他为育肥牛;以3年为一个养殖周期,卖牛后本金归还合作社,增值部分合作社与贫困农户按照2:8的比例进行分成,有效带动了贫困农户发展[2]。
一方面存栏规模小,整个分布区域总存栏大约120万头,位于中心产区的关岭仅有存栏13万头,中心地位不突出;另一方面产生效益少,存栏能繁母牛占比高,具备出栏条件的肉牛少,而且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的纯种本地关岭牛数量不多,提纯复壮还需要几年时间。
一方面缺乏龙头带动,2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不到10家,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带动效应小;另一方面合作社实力不足,全县130多个村级合作社,大部分缺乏专业人才,在发展理念、资金筹措、技术服务等方面严重滞后,自身经营举步维艰,真正运行的合作社不足1/5。
制约“关岭牛”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不足。一方面县级投入难以为继,在保运转的情况下无法抽出更多资金支持产业发展,而且县牛投公司受金融政策影响,融资困难,相关奖补政策资金难以兑付,另外,省脱贫攻坚基金门槛要求高,申报难度较大,扶贫贴息资金因监管较严,部分农户贷款资金达不到补贴条件;另一方面养牛成本高,“关岭牛”养殖周期长,一般从牛犊到出栏牛需要2年左右,粗略计算每头牛饲草、防疫、管理等成本需要投入6 000元左右,大部分合作社和养殖户无力承担这部分成本,一定程度上存在“有钱买牛,无钱养牛”现象。同时,资金不足还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完善,保种场、种公牛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青贮窖池建设不配套,对优质饲草料的研究和储备还不够。
全县畜牧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满足“关岭牛”3年振兴计划的实施要求。县畜牧服务中心为县农业局管理的内设事业单位,县乡两级仅有专业技术人员77人,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到村的覆盖率低,技术保障力度弱,难以做到“定人、定点、定量”服务。
贫困农户动力不强,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合作社和贫困户、龙头企业和养殖户未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程度不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聚焦“关岭牛”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过程,进一步因地制宜优化延伸产业链条。一是抓好良种繁育。开展关岭牛“提纯计划”,加快建设完成县保种场,加快乡、村肉牛冻配改良站(点)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关岭牛封闭群纯种繁殖”保种研发、扩繁基地,推广以关岭牛为主纯种冷精输配和回交技术,确保肉牛良种化程度达95%以上。二是抓好饲草供应。加强优质牧草种植和草山草坡改良,鼓励、引导海拔900 m以上山地饲养肉牛,900 m以下区域种草养牛,扩大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建成青贮池,组建“秸秆加工饲料服务队”或成立草业公司,推广秸秆青贮、微贮、黄贮等技术。三是抓好“以短养长”。推广关岭牛铭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模式,引导合作社、养殖户提高育肥牛养殖比例,适当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合作社、养殖户养殖成本。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国家对畜牧业的扶持政策,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形成向“关岭牛”产业投入的保障机制,探索创新符合“关岭牛”发展特点的担保方式、融资模式和金融产品。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好高铁时代带来的机遇,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关岭牛”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面和知晓率。
坚持走大产业小集群的发展路子,注重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做实市场主体,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一是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关岭牛产业项目库建设,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项目,在牧草、肉牛生产、肉牛屠宰加工、肉牛深加工等方面引进一批实力强、品牌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进驻关岭,确保产业链条每个环节有一个大型企业参与。二是扶持现有企业。积极主动解决现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现实困难,做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建设中的企业加快建设尽早见效,经营中的企业开足马力延长产业链,促使其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和大型企业。三是壮大专业合作社。推广“塘约经验”,教育、引导和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养殖大户投身到脱贫攻坚中,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用先进的理念、管理带领合作社加快发展,提高贫困农户参与程度,确保全县一半以上的合作社能够正常运转,每个乡镇有一个以上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作引领。
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一是合理布局规模养殖场。突出功能区域,不搞全面铺开,抓好养殖点建设和产业带布局,以乡为单位布局生产基地,以村为单位布局养殖点,逐步实现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过渡。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和家庭养殖场扩能升级,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广各类符合生态化养殖要求的养殖污染治理技术和养殖模式,采取全过程综合治理方式处理污染物,切实提高养殖场污染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是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制定完善肉牛养殖、卫生安全、产地环境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
一是调整充实技术队伍。调整设立县畜牧兽医局,适当调剂部分事业编制,面向高等院校招考畜牧专业技术人才,人员向乡镇倾斜,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一律不再参与其他工作,成立村级畜牧兽医工作室,配齐相关设备。努力在县级设立一个技术主管机构,在乡级建立一支“牛倌”队伍,在村级保障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二是推进科技服务。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与省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关岭牛”养殖实训基地,培养乡土人才,提高养殖技术。依托职业院校、电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机构和载体,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养殖户、合作社负责人等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生产技能。
找准产业发展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连接点,实现发展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目标。一是推广“五户联保”机制。建立养殖户诚信体系,以养殖小组作为单元,让贫困农户“抱团”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监督,激发贫困农户内生动力,变“赌鬼”“酒鬼”为“牛痴”。二是推行“五个一批”帮扶措施。通过关岭牛养殖企业带动一批、项目扶持一批、养殖加工企业务工一批、技术培训提升一批、单位及单位党员干部帮扶一批,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推行分段管理模式。鼓励基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推行由散户养母牛、小牛,由专业户、企业集中育肥的分段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