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栋 胡苹苹 计承杰 周霁月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新时代下,“互联网+”不断激发新经济的产生。在政府2018年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以下建议: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刺激了共享单车的出现与普及。
共享单车在解决居民出行,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行业的“一夜间”火爆,在规章制度未能及时做出反应、严重滞后,公众共享意识淡薄的情况下,也引发了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
本文就共享单车的发展及管理现状,结合“互联网+”模式。深入研究合肥摩拜单车,寻求实现共享单车便民利民的管理模式。
2017年共享经济持续发酵,共享自行车品牌大规模增加,呈“野蛮生长”模式。2015年摩拜单车、OFO风靡市场之后,2017年涌现哈罗单车、小鸣单车,永安行等多达70家以上的共享单车品牌。截止17年12月,共享自行车在全国的总投放量超过2 300万辆,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共享自行车的投放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二线主要城市,其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是突出的,盈利效率更好。但其远远高出了少许一、二线城市的空间承载力。北京、杭州等数十余城市纷纷暂停了共享单车的投放。除此之外,共享自行车成为“僵尸车”,共享自行车“堆积成山”,“共享坟墓”等等新兴词汇屡见不鲜,无不昭示着单车供给在某些城市已经远超居民的需求。然而,在二三线城市,由于高成本与低回报的不成比例,共享自行车投放量不能满足当地需求。以上可以看出,共享单车供需的严重不均匀。
数据显示,在2017年底的70多家共享单车平台中,有34家公司破产倒闭。2017年6月,首家共享单车企业——悟空单车宣布退出行业,随后町町单车、酷骑单车等纷纷破产倒闭。
而从数据统计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近半企业的倒闭是可预测的。根据艾瑞mUserTracker17年11月的监测数据,摩拜和OFO占据了共享单车行业的主要市场,月度独立设备超过了3 000万台;以小蓝单车、哈罗单车为代表的多数企业,月度独立设备为100万台左右,在部分城市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其他40多家企业的月度独立设备数少于100万台。其中,月度独立设备数指该月使用该APP的设备总数。此外,依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信息,2017年12月的共享单车市场渗透率情况为:OFO占5.1%,摩拜单车占4.9%,哈罗单车占0.7%,永安行占0.5%,其他共享单车APP渗透率不足0.5%。
上述数据显示,共享单车行业的市场分化明显。摩拜单车、OFO作为第一批共享单车企业,在居民中的使用率最高。
不同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实行无桩停放。而在自行车投放量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其无桩停放在为居民提供随取随放的便利性的同时,负面作用也随之而来。在随意停放的条件下,产生了共享单车占用了人行道、路口甚至机动车道等公共空间的管理问题。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特别是人流量大的地铁口、步行街等等地方,共享单车随处可见。这些任意摆放的自行车不仅阻碍高峰期的人口流动,甚至会引发交通阻塞,增加城市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共享单车所兴起的初始目的,反而给居民出行造成不便。
因此,要真正实现共享单车的便民共享,自行车的“无桩”停放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引导和限制。但是,若共享单车像城市“有桩”自行车一样设置专门停车点,那么共享单车就失去了其“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实际意义。所以如何在对共享单车的停放进行引导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第一,共享单车在使用时,除了GPS定位系统外,其得不到其他有效的监管。因此,若是其使用者对自行车进行蓄意毁坏,非法占有,单车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都不能对其进行及时问责。第二,共享单车虽然居民共同使用,但在所有权上仍然属于私营企业。这种新型的经济及经营模式,在法律上依然留有空白。无效监管及法律滞后,更加重了共享单车被非法破坏的局面。
另外,作为新兴的共享经济产物,公众在对其使用和维护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社会公众的共享意识较差,受教育程度不同,人们的普遍素养与“共享”的高素质要求不相匹配,导致共享自行车在推行及管理方面存在难题。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以合肥市为例,就摩拜单车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共享单车便民共享的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和政府的联合。共享单车虽然为私人企业所有,但其缓解交通压力、便利居民,绿色环保的出行特点,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客观上起到了为政府部门分忧解难的作用。并且其目前的使用现状,已经能够将其列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属于公共物品范畴。
因此,共享单车的管理不仅仅是单车企业的职责,也需要政府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合肥为例,只有合肥市政府与摩拜等单车企业的双联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共享单车的平稳发展,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民。下文将就政府和企业如何更有效的参与单车管理进行论述。
在共享单车的管理上,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宏观作用。首先,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城市的共享单车投放量进行调控。当前在合肥市有OFO、摩拜等等5家以上的共享单车企业,总计约有30万辆共享自行车。其数量之大已经超出了居民的需求。而在共享单车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合肥市政府部门只有对其总量进行控制,才能更好发挥共享单车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目前,作为合肥市最大的共享单车企业,摩拜单车在合肥的投放量达到了10万辆。因此,为了确保共享自行车的总量不会继续增长,合肥市政府可以同摩拜管理人员进行交涉,暂停单车在合肥市的投放。其次,政府部门要合理规划共享单车停车点,大力宣传并提倡居民在便利的情况下,将单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对居民规范停车进行引导。例如,可以在城市中心区域树立规范停车的公益广告标语;在人口流动大的公交车上、地铁站内播放规范停车的公益短片,等等。
参考杭州公共自行车的管理经验,规定“每80辆城市自行车应配备1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摩拜单车作为占据合肥市共享单车“半壁江山”的企业,可以在单车乱停乱放严重的区域,以及人流量大的区域安排专人进行单车的规范有序停放。而目前摩拜单车却没有配备足够的维护人员,平均每10万辆单车的维护人员不足50人。因此,摩拜单车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线下维护人员队伍。另外,合肥市政府可以就单车线下专职维护人员,对企业进行一些补贴,以缓解企业资金难题。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联系一些公益性组织,请志愿者参与进共享单车的摆放。但是,这种人力高成本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共享单车目前“高投入、低收益”状态。未来只有在共享单车企业盈利模式更加完善的情况下,这种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共享单车行业和城市的发展需求。
目前上海、武汉、杭州等地都在进行共享单车“电子围栏”的试点。据统计,上海自去年6月施行虚拟电子停车点后,违纪停车率从50%下降到了2%。该数据说明了虚拟停车位对共享单车规范停车的积极意义。
对电子围栏的简单理解是,通过蓝牙技术和GPS定位,设置一些虚拟的停车圈,以此获取停车圈的区域内,单车的数量、状态、位置和自行车交通量情况等实时信息,准确感应每辆车是否停在“围栏”里。而单车使用者如果没有把车辆停在指定的停车圈内,将无法锁车结束路程,车辆就不能归还,手机应用程序也不会停止计费。“电子围栏”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采取“有桩”强制停车的同时,既减少了单车企业的运营成本,又扩大了单车停放的覆盖面,依旧便利居民出行。
合肥市作为共享单车投入量较大的城市,当下只采取“共享单车推荐停放点”的行动引导居民停车,未引入“电子围栏”的概念。因此,合肥市相关政府可以连同摩拜等单车企业,以及信息平台企业,在学校、公交站等区域设立虚拟停车点。除此之外,摩拜等单车企业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给予免费骑行次数、限时免费骑行等。鼓励单车使用者将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区域。
虽然政府和企业在共享单车管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共享单车的管理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与政府的监管存在滞后性,其对蓄意损坏单车的行为无法进行及时处理。因此,从民众的角度看,权力与义务是相互的,我们在享受共享经济所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自觉地遵守秩序,自觉地维护共享物品,提高自我的共享意识。
只有社会的每一个主体都自觉参与到共享单车的管理,才能发挥“共享”的最大价值,实现共享单车的长久发展,才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龙旭.规范共享单车的对策思考[J].价值工程,2017,(35).
[2]何海洲,何菲.论我国共享单车管理制度的完善[J].上海商业,2018,(01).
[3]朱琳琳.共享单车使用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