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汉玉,付惠敏
(1.上饶师范学院 图书馆,江西 上饶 334001;2.上饶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江西 上饶 334001)
图书阅读推广指的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阅读这一人类独有的活动,采用相应的途径和方法,扩展阅读的作用范围,增强阅读的影响力度,使人们更有意愿、更有条件参与阅读的文化活动和事业。在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扩大和增强阅读的好举措,通过图书阅读推广,创新了阅读方式,开展了多种阅读渠道,在互联网时代打造了新的交流平台,等等,但假如策略的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明确,最终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目前,高校图书阅读推广有着诸多不足,面临着许多挑战。
网络阅读的强力竞争已成为高校图书阅读推广的最大困扰。随着广大年轻群体以智能手机作为阅读平台,一场阅读革命早已汹涌而来。据工信部统计,2017年10月,我国的手机用户已达14.034 3亿,学生在手机上提问或寻找答案已超过80%,这一网络访问数据比2014年高出近50%。如何做到让大学师生能暂时摈弃手机碎片化浏览,有的放矢地重新捧起文本(包括电子书),领悟和体味文本价值,思考事物背后的原理与意义,从而加速建立他们的思维坐标,高校的图书阅读推广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高校阅读推广工作不仅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更要考虑学生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很多高校阅读推广方案的制定事先缺乏调研,没有把握大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对大学生反馈的信息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势必导致对大学生读者需求和兴趣不了解,严重影响和限制了阅读推广工作的效能。
对书目的推荐不到位,与读者呼应、互动不够。高校图书馆每年都会开展新书介绍、书目推荐等导读活动,但有的推介更新速度慢,推出时“热点”已成“冷点”;有的迷信于“教授、博士荐书”。不是说教授、博士水平不够,而是他们大多囿于自己的专业范畴,所荐书目最终“曲高和寡”,书目推荐缺乏针对性,对师生读者来说“不能为我所用”,客观性、全面性、价值性不够[1];有的推荐书目缺乏新意,不能作选题分类,满足不了不同群体读者需求,等等。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因教师单向传授而获得,而是在一定学习情景和文化氛围中的一种自主学习。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借助经验,进行内部的自我建构。鉴于此,把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在实践中将大有裨益。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中有四个核心概念,分别是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其中“图式”是个体认知的原有结构或是认识事物的起点;个体认知的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分别是“同化”“顺应”“平衡”。“同化”是指学习个体对外部事物输入时的一种过滤或改变;“顺应” 是指认识的环境已发生变化,原有的“图式”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进而引起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平衡” 指的是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由四种要素构成,即情景、协作、对话、意义建构。“情景”指的是不仅要考虑学习对象的教学目标,更要考虑有利于学习对象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对话” 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受体之间必须通过对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指的是学习者通过学习,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习对象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其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简单地完成知识的传授,而且应以实际教学为出发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解决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背景下,借助学习资料,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在与教师共同的协调合作中完成,体现师生、生生互动。
假如我们将读者定义为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学观中的“学生”,将图书阅读推广中的采访馆员定义为“教师”,那么,在这场“教师”要改变“学生”个体和目标群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的“博弈”中,建构主义将会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呢?
“同化”在个体认知的发展中只作量的增加和改变,个体在对刺激的过滤和改变时,只将它们纳入头脑中固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而“顺应”在认知发展中是一种质的改变与认识的重构。随着“同化”与“顺应”的不断交替,人的认知也得到了发展,“图式”也趋于拓宽完善。
阅读推广的意义就在于助力全民阅读,特别是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通过图书阅读推广,使师生形成良性的阅读循环,在增加阅读、享受阅读的同时,使原有知识结构重组,认知得以提升,使推广工作效值达成最大化,这是所有参与阅读推广工作人员的愿望。
鉴于此,根据“同化”与“顺应”在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我们不妨也将图书在类别上大致分为“常量图书”和“变量图书”。“常量图书”是侧重于阅读者基础知识的累积的书籍,“变量图书” 侧重于思维坐标的建构。当然对某一具体文本我们不好绝对界定为是属于“常量”还是“变量”,因为每一文本都具有增知益智作用,但毋庸讳言,不同的文本对人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研读一本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与浏览一本《新华字典》对人的思维启示就功效不同。所以在阅读推广的实践中,我们可否将“工具书类”“情感类”等书目归类为“常量图书”,将“哲社类”“教育类”等书目归为“变量图书”,这是个有意味的课题。
“常量图书”和“变量图书”的区划,有助于在阅读推广工作中根据目标群体年龄的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不同等,便于有的放矢地做分类主题,如大一、大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读者,可多多推荐文学类等“常量图书”,以夯实其作品基础,大三、大四可多推荐美学哲学类“变量图书”,以扎牢其思辨根基。
做“变量图书”的阅读推广,应注意如下问题:1.所推广的图书是否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是否拥有足够的启智涵量。有的推荐书目看似很时尚,但无法给学生带来更新更深的思考;2.这类书目的推广最好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如“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专题,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参加读书沙龙,予以点睛辅导,特别是方法论的点拨,否则会流于形式,阅读效果不彰;3.阅读推广工作中应将情感与情景导入。中国人的思维就像中国文学的传统一样,主观的概念不习惯作理性说明,更习惯述诸于感性的暗示,所以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应注意语言的丰富性与包容性,用语言的魅力引发学生打开思维,用情景的体验让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
建构主义的“平衡” 指的是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平衡”是一个永久的动态过程,“平衡”—“不平衡”—“平衡”,在这样一个原有认知结构不断打破又不断整合的过程中,人自身的建构也在不断地充实、完善。
如此,在阅读推广服务中,应将读者这一群体细分为各种目标对象(每一个目标对象群体他们的认知与知识背景大致相同),利用多种举措将他们的认知从“平衡”的临界推向“不平衡”,从而使每一目标群体的认知结构有一较大跨越。只有这样,阅读推广服务才能做到有指向性、客观性、全面性、价值性,才能满足不同的读者需求。
以大学生群体为例,假如要将他们作目标对象细分,则是多向和丰富的,可分为新生群体(大一、大二)、老生群体(大三、大四)、已毕业的学生群体(已毕业的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指导也应纳入推广服务中);男学生群体、女学生群体;考研(考公、考编)群体、社团群体、“青马班”群体、教授小助教群体;等等。在这诸多的目标群体中,可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如对前面五个群体而言,他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可根据他们认知阶段的不同、专业的不同,推荐相关图书。但他们为了各种应试,功利化阅读现象很严重,所以在阅读推广服务时尤其需注意采用提高文理渗透,扩大阅读面的举措;对于考研(考公、考编)群体,图书馆可设置一些通识课题型,让他们在线自我测试;对社团群体,应鼓励他们组织参与到如读书会、红学会、诗歌协会等,开展活动,推广阅读;对“青马班”群体,在开出经典书目之后,为提高阅读兴趣,可评选“阅读达人”“阅读之星”等等。目标对象的细分,使推广工作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得到了大大的增强,更重要的是,有益于他们的认知在“平衡”的临界得到助力,在阅读中得到提升。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应该始于问题而非结论,所以更强调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以任务为驱动,提倡学生运用各种资源和自身体验,在对选定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鉴于此,高校图书推广工作宜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采用读书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采集、推广计划、预期目标制定工作中来,然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制定读书计划,及时向采访馆员反馈阅读信息,自行评价阅读成果,等等。这种以读书小组工作任务为依托的阅读推广能以一种集体惯性的方式加速目标群体认知结构中“平衡”的整合。
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维果斯基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他认为,每一位个体的习得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环境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个体发展具有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是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要引导学生趟过“最近发展区”这条河流,教师需作三方面工作:1.充分了解工作任务,在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用引导的方式开发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是教学主体,也是知识探寻的主体,只有发挥学生知识建构的主动性,创新性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激发。3.教师要学会“抛砖引玉”,创设多种多样集趣味性、创新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学习形式,学生才能从互动中理解知识,探求知识。
高校的阅读推广工作其实在本质上是一座将读者从现实的发展水平到潜在的发展水平的桥梁。而在这一过渡中,“情景”“协作”“会话”这三大建构主义学习要素起着重要作用。
1.“情景”。这里的“情景”指的是个体在意义建构时的环境创设,是指要创设出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知识重新建构兴趣的一种策略。其实环境从来都是与意义共生的,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创设,光有安静是远远不够的。在多媒体时代,在阅读推广的服务中,我们不妨多创设一些数字化、信息化阅读平台,如音乐空间、影视空间、听书平台等,将上榜好书、推荐的好书放置于这些空间中,使读者在欣赏音乐、观赏影视、轻松听书中,不知不觉就将好书读了,读者在真实的情景中不知不觉解决了现实的问题,完成了意义建构,获得了情感体验。
2.“协作”。建构主义认为在协作中能够激活旧有图式,能更加准确地对主题进行意义建构。图书阅读推广中的协作,是指通过所涉及的互动环节,使学生养成对于知识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进一步扩充完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持续聚合的过程,是馆方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建构。读者的需求指向是“阅读要为我所用”,馆方的工作指向是“找准我工作的服务点”。双方如找不到契合点,目标是达不成一致的[3]。
“协作”的模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问卷调查”是一种双方开始“协作”的好模式,问清需求,以我所有,为你所用;邀请读者续写作品续篇;将某一话剧搬上舞台,以读者充当主角与配角,演绎他们之间的剧本感悟心得;以某一本书设置一个主题,开展一场读者为主体的演讲大赛;将书中的某一爱情故事编创成舞蹈,等等,阅读推广中馆方与读者的协作,读者与读者的协作,目的只有一个,即关注阅读,提高图书借阅率,完成读者的知识自我建构。
3.“对话”。建构主义的“对话”包括协作环节中的互动交流部分,是一种动态中的意义建构,在双向交流中完成“同化”与“顺应”,使读者的认知结构在交流中坚实基础,形成突破。
图书阅读推广中的“对话”,在实践中有多种形式可以采用。可采用线上线下的“读书沙龙”,在特定的空间大家共读一本书,每人可以畅所欲言,讲授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感悟。也可采用真人图书馆及虚拟平台,邀请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读者作面对面分享交流。这时读者可将“对话”对象当作一本书来读,专家学者也可利用虚拟平台向读者推荐好书。图书馆也可建立微博微信,不定期向读者推荐好书、新书、名著。读者之间也可以在此分享阅读经验和感想感悟,也可在学术方面相互咨询交流,以加深彼此间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知发展理论对高校图书阅读推广工作的全过程能提供有益的启示,把学生融入到有意义的阅读过程之中,在改造高校图书阅读推广工作理念的同时,也能改变学生的阅读,并且可以构建高校图书馆与读者在全新的图书阅读推广模式下应当各自提升的基本能力。高校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知识整合的阶段,学校在培养他们形成自己的自由思想空间的同时,假如能在阅读中得到馆方的指点、帮助,能更好地领悟书中意蕴,有更多机会在阅读中碰撞出思想火花,这将给他们今后的求学和成长之路上产生巨大动力。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可以给我们在图书阅读推广中带来新的启示,高校图书阅读推广方法论探索空间无限,欠缺的只是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