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207)
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求、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多个视角去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可以看成是一种思想理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体系和理论框架。“凭什么化”,“化什么,围绕什么来化”,“化出了什么,用什么接着化”,“由谁来化”等问题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几个基本性问题,进一步说,“化”的基本依据、“化”的理论和实践主题、“化”的指导思想、“化”的发展主体是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行规律的逻辑理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视野看,党的十九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无疑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大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阐述和新的战略部署,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作出新部署,开拓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从“基本依据”、“理论和实践主题”、“指导思想”、“发展主体”四个维度建构认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逻辑理路,是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理论视角,它有利于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基本规律,对我们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理解和表达,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其核心要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是理解其内涵实质的两个基本要素。这个“中国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和向前发展的起点和依据。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633“中国实际”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各个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结合的具体实际也是不同的,而这个国情也不能脱离世情而孤立存在。任何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都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对这一实际的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着新时代中国所处世情、国情、党情的系统阐述展开,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
首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进行了分析。第一,报告开篇就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2]对十九大召开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一部分总结过去五年来的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提出是对“中国实际”这一基本国情的一个总体判断,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第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对国际形势判断的基础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2]。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多次表达中国对世界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决心,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中国向度”的,也要着眼于“世界向度”。时代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进道路上提出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党的十九大对于基本国情有了新认识和新概括,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矛盾”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定依据和时代特征。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矛盾决定社会性质。对社会性质的准确把握是我们党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基点。党的十九大基于改革开放近40多年来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成就,并结合经济新常态和时代新方位的判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转化。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认识相比,这次大会对新矛盾的概括强调“不充分”的同时,更加突出“不平衡”这一问题。这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所谓的“发展起来”的新时期,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下半程”。对“新矛盾”与时俱进的探索和认识,是我们党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原理的创造性运用,是对新时代“中国实际”的准确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报告这一“新矛盾”重大判断的提出,并没有改变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这个最大实际”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国际判断。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没有取代原有矛盾,而是在原有矛盾基础上内涵和外延的深化,是属于阶段性的质变;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这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勇气和勇于面对突出矛盾的使命担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和创新的理论需要。新时代我国“两个没有变”和“一个新变化”的基本国情,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也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方位。
最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的基础上指出“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报告最后第十三部分用“三个不纯”、“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来概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党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2]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并提出“三个不纯”,不仅表明我们党对上述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而且标志着我们党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成熟,是十九大向全体党员再次发出的警示,向全党宣告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新判断,是对“中国实际”的总体把握,它是在正确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总判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转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执政党建设依然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等一系列重要判断,是党的十九大制定新目标、新任务、新征程,提出新思想、新方略等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理论创新的基本依据,这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秉承马克思主义特质,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它明白自身“化”的使命和问题所在。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3]303,在马克思看来,“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289-290。实践证明,“革命”、“建设”和“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仅仅围绕“如何开辟、坚持、发展和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使这一主题更加鲜明。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在部署学习研究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髓,实践证明它也是之后治国理政一切活动围绕展开的主题。2017年“7.26讲话”中,习近平再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实践和理论的主题。”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2]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践和理论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四个伟大”及其逻辑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基本问题,丰富了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四个伟大”是指“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习近平在2017年“7.26讲话”中首次提出“四个伟大”。“7.26讲话”中,他两次提及“四个伟大”,一是立足于“四个伟大”呼唤理论创新,一是立足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在“四个伟大”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党的十九大在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系统阐释了“四个伟大”思想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强调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一定程度而言,“四个伟大”的理论架构也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践和理论主题展开的,“伟大斗争”讲的是“伟大事业”所面临的形势和突出矛盾,“伟大梦想”讲的是“伟大事业”所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伟大工程”讲的是“伟大事业”推进的主体保障,是“伟大事业”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党的十九大“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目标和发展主题。
第二,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并写入党章,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由党的十八大阐释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即“三位一体”丰富和拓展为“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即“四位一体”,同时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内涵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报告在论述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时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这充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构成及其来源,丰富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是什么”、“从哪里来”、“靠什么向前走”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为新时代我国在“站起来”、“富起来”基础上实现“强起来”提供了精神动力。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克服前进道路中的时代困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滋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第三,首次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出发,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复兴之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的战略目标,通过改革开放40年来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大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了“分两个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理解这一战略目标和安排,需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基于现实条件和发展基础,将原先“三步走”战略规划中的“第三步”提前十五年完成,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二是对应“两阶段”的战略安排,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也是分两个步骤来逐步推进的,即第一个1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个1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三是总任务在“目标表述”上内涵得到丰富和拓展。与党的十八大相比,这次大会增加了“美丽”一词,这是对应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内涵,这一建设布局所要实现的“美丽中国”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得以体现。另外,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之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一字之差,由“国家”成为“强国”的飞跃,是为适应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实现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需要,把我们党先前制定的“大国”目标升级为“强国”目标,决心在“站起来”、“富起来”基础上实现“强起来”,这些战略发展的新安排源于近40多年来年均9%以上的快速增长,源于40多年来各方面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根本进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多的变革性成就,彰显着当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情怀和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发展的实践自觉和战略自信。
所有这些,是对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复兴之梦”、“进行什么样的斗争”、“坚持什么样的事业”、“建设什么样的政党”、“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认识的新飞跃,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问题,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新境界提供了动力支持。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实现中国化,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不能够直接用于指导中国实践,只有形成适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作为指导民族复兴事业向前发展的行动指南。1941年9月1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目标[5]373-374。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又接着指出,我们要“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要“对革命实践的一切问题,或重大问题,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1]820。毛泽东之所以一直强调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就是要“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5]408,以便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好地推进民族复兴事业。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们党不断总结阶段性实践经验,在党组织和全国活动的标志性时间节点,通过总结、提炼、形成了一系列揭示中国国情、革命和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经典理论文献,创造性地建构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和奋斗目标;党的七大提出“毛泽东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五大系统总结形成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把过去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整合为一个体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6];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的时代、新的实践呼唤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中共十九大深刻总结过去五年变革性成就基础上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着眼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时代主题”、“思想内容”、“实践纲领”、“思想定位”四个方面作了系统阐释,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相结合的新飞跃。
第一,“时代主题”(理论主题)。党的十九大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这一时代课题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一方面,它是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总命题的主题回归,旗帜鲜明地宣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有些人所谓的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四个基本问题”在新时代的继续深化和系统回答,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
第二,“思想内容”。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体系。这“八个明确”涵盖了“总任务”和“战略步骤”、“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军事保障)、“外部条件”和“政治保证”,是对“新思想”、“10个基本问题”的明确回答,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体系,侧重于从理论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实践纲领”。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2]。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在实践中的具体化,主要侧重于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思想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对“指导思想”作了思想定位。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指明新的指导思想与以往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是纵向上的理论发展;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揭示了指导思想的创立主体;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横向上的理论拓展;五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这又明确了指导思想的历史使命。报告从五个方面作出的思想定位,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进程中的理论地位、理论贡献和理论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这次大会最大的理论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历史意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一种集体性的、组织性的活动,这种活动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曾经指出:“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1]533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主体绝不是自封的,他是人民群众和实践的需要产生的,它得到了历史与人民的认可和选择。领袖人物作为发展主体的核心,他的思想和主张离不开发展主体中理论工作者的学术和理论贡献,更离不开广大群众鲜活的生活和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新一届领导班子遵循“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执政逻辑,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过程中,把抓高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与通过“两学一做”发挥党员主体性作用相结合、把反腐败斗争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相结合、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把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相结合、把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相结合等一系列辩证的主体治理措施,强化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能力。通过四年的努力与实践,锻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推进筑牢了发展主体。
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情”新变化,党的十九大科学总结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新经验,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标、主线、总体布局和原则等作了新的概括,确立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7]305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8]336。这项特殊的困难的事业,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会成为空想。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也强调,一定要解决好“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是执政党建设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党的建设目标表述为“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6]。党的十八大在继承十七大党建目标基础上,结合新的党建形势提出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9]。在继承以往我们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的问题逻辑基础上,根据新时代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条件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潮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同以往相比,这次大会对党建目标的新界定,着重突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时代性、人民性和战斗性,反映了党在历史方位发生变化以后执政思路、执政方式的重大变化,更加体现了我们党主动面对问题、迎接挑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政自信和历史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直面问题的党,是一个善于自我革命的党,是一个讲理想信念、讲历史担当的党。党的十九大在重申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即“三个不纯”突出问题,为增强党的执政本领找准了问题所在。二是报告在坚持以往“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历史性课题基础上,突出了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这在坚持党的建设主线的基础上突出了“长期执政”历史使命,显示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新时代党对自身建设“主线”一脉相承认识的深化,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科学化要求。
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行了调整,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2]。把“党的政治建设”单列出来,强调它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的“统领”作用。这次大会对党的建设的布局增添了“政治建设”,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突出了政治建设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决定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党的十九大还对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同十八大报告一样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报告指出:一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二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三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五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六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七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八是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这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着力点和重点任务,都是针对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既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也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形成一个具有内在严密逻辑的党建体系,表明我们党对新时代党的执政规律认识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党的十九大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结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形势,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行了系统论述,对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本次大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主体方面的重要贡献,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方向提供了主体保障。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1):3-22.
[7]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