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理路

2018-04-03 21:33:06
关键词:逻辑特色理论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最重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科学把握其逻辑理路,特别是要厘清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内在逻辑,才能坚定不移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 历史逻辑: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课题的新探索

恩格斯曾指出:“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500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国到中国,及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自社会主义进入实践领域之后,共产党人对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就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既有伟大成就,也有严重失误。列宁曾经对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过艰苦的实践探索,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过程。列宁之后,苏联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层面形成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追求的恢宏历史画卷。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曲折的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5日第2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进到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实现伟大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新矛盾和新困难越来越多,面临的新风险和新挑战越来越多,面临的新阻力和新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社会总体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④《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11、18-19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广大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上不仅有着量的需求,更有着质的要求,特别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就更加突显出来。从当前现状来看,先进生产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还同时并存,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还滞后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更是不少,城乡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未能根本解决。如何应对和破解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难题?这需要我们党不断进行新的历史性探索,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新理念和新办法来。

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当今世界仍然没有改变,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却越来越大,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突出。如何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在识变、应变、求变中奋起直追?如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如何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扩大话语权、赢得规则制定权,坚定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新的历史性探索,以新的作为做出新的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党内政治生活不断严格,党内政治生态不断优化。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依然复杂,依然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挑战,依然存在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同样需要我们进行新的历史性探索,并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对上述这些历史性课题的新探索和新回答。

二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理论逻辑反映的是相关理论间的逻辑继承、逻辑脉络和逻辑发展,解决的是理论发展中的“源”与“流”的关系。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做出科学系统的回答。围绕这个重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④。这一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5日第2版。;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习近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9月30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灵活运用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原创性的历史新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10、11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表达的鲜明主题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来看,新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形成的逻辑起点。邓小平理论开创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新思想紧密结合新时代的实践新要求和历史新使命,明确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主题、新目标、新任务、新矛盾、新动力、新征程、新部署和新保障等,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回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三 时代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回应

马克思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过程中产生了新问题,理论上就要做出新回应,新的理论也由此产生。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10、11页。。党的十九大做出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清晰地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从中华民族、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三个维度,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意义;用“五个时代”,从伟大事业、发展目标、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贡献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贡献。在这个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在这个新时代,中国人民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四个伟大”的崭新历史使命。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10、11页。。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这是认识与实践相互作用的逻辑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新思想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使命、新的发展目标、新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进行科学回应和系统解答。在这个新时代,需要回答走什么道路的问题,需要回答建设什么样国家的问题,需要回答要实现什么样发展的问题,需要回答要达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需要回答要对人类社会做出什么样贡献的问题……这些伟大实践中的新问题呼唤着新的理论指引,推动着理论创新的步伐,新思想与新时代相生相成、共进同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应运而生、在独特的中国实践中顺势而成的。这个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而不是别的任何时代的思想。这个新思想不是一个僵化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它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

四 内在逻辑: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贯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做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从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两个层面构建了一个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系。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完整科学体系。新思想在基本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凝练,主要体现为“八个明确”。基本方略则是在实践层面的展开,主要表述为“14个坚持”。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契合的完整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一致性,必须贯通起来把握,不能将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分割开来,机械地、呆板地、僵化地加以理解。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表述为“八个明确”,主要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个重大问题。一是目标问题,“明确新时代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矛盾问题,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且解决这一矛盾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道路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是动力问题,“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保障问题,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保障),“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国防保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部环境保障);六是本质特征问题,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提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20、22页。。这六大问题构成了“八个坚持”完整严密的科学逻辑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同样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基本方略主要由党的领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大保障等几方面的内容构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表现为“五个坚持”,即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新发展理念,在政治建设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建设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建设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表现为“四个坚持”,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最直接的体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四大保障表现为“四个坚持”,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20、22页。。这四大部分构成“十四个坚持”完整严密的科学逻辑体系。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作为高校理论工作者,必须自觉担负起学习研究宣传新思想的光荣使命。一是要学习自觉,自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二是要研究自觉,自觉把新思想作为未来学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三是要宣传自觉,自觉发挥研究优势,向全社会宣讲新思想。

猜你喜欢
逻辑特色理论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4:24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逻辑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神秘的混沌理论
创新的逻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医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