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秦汉时期是中国第一次大一统时代,封建社会如日东升,版图辽阔,经济繁荣发达,在文艺领域更是体现出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闳阔精神。画像石、画像砖作为地下的陪葬品的装饰艺术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艺术遗存。这种“以石为地,以刀带笔”的艺术对我国的篆刻艺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浅议。
中国的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东汉时期开始扩大。而画像砖开始于战国,一直延续到宋金时期,它流传下来的数量大,所以比画像石更加丰富多彩。但它们的产生具有相同的条件。
据史料记载:汉代是我国厚葬风气最重的时代,汉武帝即位第三年就开始大规模设置陵邑,着手为自己预造陵墓了。武帝在位五十四年,这项工程一直进行到其死后,茂陵成了汉代诸帝中最宏大的陵区。元帝时厚葬的风气更重。成帝永始四年这种风气成为一种风俗。西汉末年厚葬的风气在社会各阶层广为流传。这种风气在东汉时有增未减。说明当时的人们对丧葬是如何疯狂,不管是穷人还是富者,都进行厚葬。他们对于厚葬给予了信念和希望。这就在主观上使画像石、画像砖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可能。
汉代的厚葬之风主要表现在:坟丘高大;墓室种类繁多,随葬品十分丰富。这种厚葬风尚的出现其原因主要是政治清明、经济富裕,人们相信灵魂不灭,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等。
正是这种厚葬的风尚使得人们对墓室的装饰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我国经历了钻木取火到彩陶再到青铜时代,其中的建筑材料多是木材。汉代由于经济的发展,由木结构转变为砖,石结构。西汉之初,墓葬的内部装饰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墓室内部的装饰多采取了绘画和雕刻的形式对。汉武帝时候,壁画艺术渐渐盛行。到了汉章帝时,壁画广为流行,多画一些山海神灵、奇禽异兽等。
我们从画像石、画像砖出土的地点可以看出多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手工业发达,尤其是冶铁业发达,这就为画像石、画像砖的模具的凿刻提供了条件。加之汉代有着繁荣昌盛的社会文化生活,也为画像石、画像砖的大量产生提供了素材来源。
画像石、画像砖呈现给我们的大多是简练、质朴、古拙、生动的形象。但是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的出土数量很大,地区很广。所以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山东的武氏祠画像和南阳的画像分别代表着我国现实主义雕刻和浪漫主义雕刻的两座奇峰。他们在装饰艺术手法上都对篆刻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画像石、画像砖都是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砖石面上,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图案。而篆刻也是通过刀刻来表现书法美,也可以称为以刀法为主要手段在印章上表现书法美的造型艺术。因此,画像石、画像砖对篆刻艺术是有影响的。
作为建筑材料的石头,都要被加工成一定的形状,一定的长宽比例后才能进行雕刻。画像石在工艺上要复杂但是方法比较单一,只有刻一种。但是刻也分平面阴线刻,凹陷平面阴线刻,减地凸起薄肉雕,减地平面加阴线刻这几种。“荆轲刺秦王”就是用的减地平雕加阴线刻。即将底子减去一层,形象部分凸出,凸出部分磨平,形成上下两个平面,所需形象刻在上一层平面上,远看好像剪影,形象突出,整体感极强。[1]
长清县孝堂山石祠汉画像石的雕刻手法多采用平面阴线刻为主。间用减地法。平面阴线刻即将石面磨平,在光面用金属工具凿刻阴线组成的形象,这种手法比较简单,洛阳西汉中后期出土的模印画像多呈现出凹陷的阴线,线条鼓凸。[1]
画像砖上的形象的表现方法大体分两种即线刻和浮雕。线刻又分阳线刻,阴线刻和两者兼有。浮雕又可以按高低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2]阳线刻表现在模子上的线条是凹的,因此,按压在画像砖上的线条是凸的。
如南阳画像砖,画面非常的精美,篆刻也讲究刀法。要求篆刻家要有很高超娴熟的刀法,以刀代笔来表现篆书的线条之美。与画像石的平面阴线刻一样先将印面在砂纸上磨平,为了不影响刻印,磨时可以将石面紧紧贴在砂纸上,并不停的调整方向打着圈磨平。然后才是刻。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刻即:冲刀法和切刀法。冲刀法的特点是运刀的力量,速度,深度比较稳定、均匀。切刀法的特点是节奏有快慢起伏,顿挫的节律感。[3]篆刻所用的石头与画像石不同,它一般多用青田石和寿山石两种。因为这种石头的石质地都较温润细爽,不坚硬,不燥裂,这样在运刀时不易产生燥裂。
画像石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便是“线”的语言艺术,并且在不同时期画像石的用线规律也是不一样的。早期的画像石刻画的比较简单,所以线条多以几何形为主且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鼎盛期时期画像石的线条已经比较成熟了,线条流畅,生动。
画像石上的质地都比较坚硬、厚重,所以线条都比较有力度,雕凿出的形象都具有“如锥画沙”的力度之美,就给人一种苍劲刚健的凿刻的美感。看它的走刀是那样的平稳舒畅。荆轲刺秦王上的线条很简洁,突出了客观物象的动态,通过抑扬顿挫的刀法来取得栩栩如生的画面效果。图上的人物造型以粗壮为主,那肥而宽大的衣服,流畅匀称的线条,呈现给我们的是强烈的装饰美感。总之,汉画像石、画像砖体现的是一种运动、力量和气势。它们上面的艺术形象都是铿锵有力的线条所组成的。
印宗秦汉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的篆刻艺术更是讲究线条的质量。汉代的肖形印与汉画像石、画像砖的风格是一致的。多注重夸张外在的大形体,造型古朴而且生动。肖形印上的图像早期多是用凹凸的块面来表现的,后来渐渐开始用线条来构成,再后来用复杂的浮雕手法了。很多肖形印是图案和文字配在一起刻,内容多是图吉利,四周刻的图案的肖形印,最常见的是刻龙、虎、雀、龟这四种动物,古人称为“四灵”。[4]
线条的装饰感极强。朱文线条具有相对扩张和放射的视觉效果,而白文线条的视觉效果正好相反,呈现出收敛内聚的态势。所以,在篆刻的创作中,朱文印的线条易细不易粗,而白文印则是易粗不易细。[5]
画像石、画像砖上的边框图案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纵观这些图案以卷草和云纹的装饰风格所占比例比较大。如《泗水涝鼎》图的边框。这对于图画起到了一个限定和装饰的作用。画像砖的构图也有长条形和方形两种。浙江出土的刻着鸡的画像砖,线条流畅、遒劲。四周加上边框,这幅图片呈现给我们一种生动的形象。
篆刻艺术有的有边框,有的没有。在秦朝时强调的是同一的格调“田”,或者“日”字界格。西汉初年,印章一般都加边框,印风酷似秦印,字的点画不填满方形空格。在西汉中期凿印渐渐增多,边栏界格逐渐消失。
印章中的边栏,界格在章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上边栏可以利用界格分割印面,利用边栏的粗细、残破的变化改变印章的均衡,如“田”“十”字界格可以起到和谐的作用。
秦汉时期的思想是包举宇内的,秦汉时期的艺术是沉雄天真的,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以画像石、画像砖为代表的雕塑艺术是气势恢宏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秦汉时期的印章也是具有宽厚、博大、沉雄的时代风貌。
画像石、画像砖的构图和内容安排以及表现手法上都道教的影响较深,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人运用雕刻手法在画像石、画像砖上表现出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手舞足蹈的大动作,简洁的整体形象,这些形象也都能运用自如的统一在画像石、画像砖的方寸之内,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画面,让人有序可循,而非杂乱无章。儒家思想也对画像石和画像砖有着深刻的影响。雕刻内容大多数都是表现汉代的“忠、孝、节、义”,汉代的人们希冀死者在地下也可以有一个道德、伦理秩序井然的社会,像现实世界一样可以惩恶扬善,追寻圣贤之道。
画像石、画像砖是在特有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汉代的人们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融汇了进去,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素材都表现在了画像石、画像砖上,从而使得死者的灵魂得到永生,心灵得到安慰和庇护,所以,汉画像石、画像砖展现给我们的是整齐、对称、均衡、多样的美。
篆刻艺术在秦汉时期大盛,其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稳健遒劲的线条之美,和谐饱满的构图之美,刀法的浮雕之美。篆刻艺术在方寸之间便组成一个和谐、自然、饱满的印面。这些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和画像石、画像砖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先生曾经说:“惟汉代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确,画像石、画像砖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上升的气势,反映了气宇轩昂的时代风貌。它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刻画出了雄浑简朴的风格。它那铿锵有力的线条奠定了中国篆刻用线的基本法则和规范,那边框图案的装饰美也应用到我国的篆刻艺术之中。作为一种雕刻艺术它更是上乘先秦青铜艺术,下启魏晋南北朝雕刻艺术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