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特色研究

2018-04-03 12:55:2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师资城乡特色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中国 重庆 400067)

义务教育与基础教育是既相关联又有差异的两个概念。研究基础教育离不开义务教育,甚至可以说义务教育就是基础教育的主要部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价值理念的延展和体现,它也是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均衡”特色。而对基础教育的特色研究必须在把握“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内涵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概念的前提下进行。

1.义务教育与基础教育内涵辨析

对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内涵,许多专家都进行过细致的解读和分析,比较公认的观点:“义务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义务”,是“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男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免费实施的,且必须予以保证的。按照学段来讲,它包括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现的是普及性、免费性和强制性。“基础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基础性,它强调的是为国民个人提供所有人社会生活需要掌握的最低限度的基础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根基,如果基础教育不能有效开展和实施,后续的教育就难以良好地进行。按学段来讲,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应该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尚未普及,但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这里暂不作考量范围)。由此可见,义务教育与基础教育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的,就涉及学段而言,目前抛开学前的部分,义务教育的教育学段和教育重点基本可以等同于基础教育。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程度就是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程度。

2.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背景综述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是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其重要契机是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推行,而城乡一体化的推行源于我国目前城乡政治、经济、文化失衡等现象。城乡一体化追求的是社会公平,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则是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体现。城乡教育均衡其发展前提是经济的均衡发展,经济均衡发展体现在教育方面,即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此前,我国城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差距大,更多的资金投入了城市中的重点中、小学,而乡村学校相对分散,教育资金分配难以满足高质量的教学要求,同样由于此种状态,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也与城市难以相提并论;教学师资分配不均匀,相对而言,由于生活状态、福利待遇的差别,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力量大都喜欢集中在城市的重点学区,农村学校生活便利不够、工资待遇也相对较差,难以吸引高质量师资;而由于前两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城乡学生获得学业成功机会也不相同,许多农村地区、城郊地区的学生会想尽办法进入城区学校,“择校”风严重。在此种条件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不是教育的均衡化,更不是平均化和平均化发展。因为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地域特征等各方面的差别,不能将城乡表面地“同一”化,而是要缩小城乡学校之间发展的差距,在可调的范围内,力争让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等方面实现均衡,同时要鼓励城乡学校发展各自的特色。简言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受教育者应得到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受教育者应得到能获得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而具备的受教育条件;三是受教育者应获得最大限度的个人发展。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措施有:(1)在政府方面,保障乡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比例和份额上保证城乡力度均衡,以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硬件、软件条件,缩小城乡的落差,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其自身办学能力;(2)在城市方面,要利用自身在人才、资源、信息和地域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农村的交流,比如教师的“援教”“支教”,让优秀的师资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3)在乡村方面,要改变原有的办学观念,变被动为积极主动,通过自身的自主变化,积极寻求教育能力的发展,让乡村教育发挥自身特色,焕发出活力。

3.基础教育特色研究

同义务教育一样,基础教育的质量保证源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特色、发展机会等几个方面。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在积极寻求“均衡”的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前提下,基础教育尝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谋求发展:

(1)树立高位均衡的目标,让城乡基础教育既能均衡发展,又能发展自身的特色,让教育“百花齐放”。要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要为城与乡的发展定下不同的发展目标,因为真正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要通过限制与制约达到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而是不光是要弥补乡村教育的落后与薄弱,还要让城市教育的优质继续发挥,让城乡的基础教育都能够变得高水平、高质量,要实现的是“高位均衡”。而在“均衡”之后,求得城乡基础教育的特色办学的发展。基础教育的发展应该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根据地域的不同、学校特长的不同,发展不同的办学模式,处理好办学特色与均衡发展的关系。“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是国际上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在有特色、个性化的基础教育的培养下,才能涌现出多姿多彩的富于个性化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在保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下,正视城乡各个学校之间的客观差异,建成更多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处理“特色”与“均衡”的关系,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比如,在进行特定乡村地区的标准化学校建设时,首先保证达到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保证校舍、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的标准化,同时在各学校实施“自主发展工程”,而在设置学校不同发展领域的指标时,既设定一些规范性要求,可以在各学校之间进行比较的“基本指标”,又设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纵向指标,让学校跟自身相比较,发展特长项目,让学校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动态均衡的机制,让城乡基础教育自生动力和活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句话用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上同样有效。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创新,如果没有,只能是低层次的均衡,而难以发展。而“创新”缘何而来呢?这需要我们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激活学校的创新意识,引导其走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阶段。因为竞争机制是保证整个基础教育体系活力的有效方法。要想基础教育的均衡不断迈向深度、广度、高水平,必须从“人”着手,在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中间引入竞争机制,用合理的创新体制,激发教职工的工作活力、专业热情,从而萌发干劲儿,推动学校、区域向更高更好的均衡目标发展。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鼓励创新,城市和乡村在开展教育创新的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这就是均衡创新的重要基础。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链条中,城乡教育资源可以相互合作、补充,同时又可以开展良性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是建立在以“创新”因素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的,这一要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城乡忽略掉客观因素的相对不平衡,促进它们的均衡发展。

(3)建立差异合作的方式,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和双赢。尽管据目前掌握的大多数资料而言,乡村基础教育与城市相比较,处于弱势的方面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基础教育只能依靠政府和城市的“帮扶”才能获得发展。城市和乡村的基础教育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且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达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要开发城乡的互动性,促进城乡的双赢。一方面要以城带乡,让城市基础教育发挥在硬件资源、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在这些方面对乡村学校进行对口支援,比如捐献设备、教师送课下乡、校领导轮岗挂职等,弥补乡村学校这方面的不足。一方面要以乡促城,尽管乡村学校在师资、资金、设备、信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教育资源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比较优势”的突破口。因为乡村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和生产劳动资源,是生动、形象、具体的鲜活课程资源的源泉,是学生进行与自然亲密接触、生产劳动实践、体验民间特色生活等课程时不可多得的现实材料。而且乡村教学空间的开阔是城市无法比拟的,是无法替代的课程教学体验。乡村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比较优势”也是以乡促城,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4)实施系统全面的规划,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在空间、时间、人员等方面的要素,以达到真正整体的均衡。空间方面,对于城乡的地域划分,不光可以通过行政界限来进行划分,还可依据发展程度来进行划分,因为在各项优势政策的指引下,个别经济、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的乡村,其在教育资源的占有、完善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再单纯地以行政界限来划分教育资源的分配等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是不合理的。时间方面,基础教育是阶段性连续性的,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可持续性,在不同的发展时间段需要不同的发展任务。需要短期、中期、长期规划,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人员方面,一是师资的规划,要着意开展有利于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促进高素质师资的流动和培养,二是受教育对象的规划,在生源方面满足他们的受教育的需求,减少择校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是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前提下,树立高位均衡的目标、建立动态均衡的机制、寻求差异合作的方式、实施全面系统的规划的“均衡”的教育,而均衡的基础教育,是我们求得社会和谐、进步的金钥匙之一。

猜你喜欢
师资城乡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医的特色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