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科技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16)
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指利用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网络、嵌入式开发和信息存储与处理等关键技术,利用射频标签、射频读写器、传感器等设备感知物体或人的特征信息,通过协定的网络传输协议达到感知特征信息的相互交换和处理的网络处理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人或物体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智能化分析辨别、获取位置信息、路径跟踪等智能信息化管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综合了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是需要不断探索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新领域。物联网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丰富,市场规模潜力大,物联网技术专业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为了满足物联网新兴技术产业市场紧缺的各层次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很多高职院校中设置物联网专业并成为学校中的热门专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探索物联网人才培养新型教学方法和模式,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理念编写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物联网专业课程教学纲要,合理分配教学实践和课堂理论教学学时。最终提升物联网专业毕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企业岗位群适应能力[1]。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高等职业院校利用高职院校拥有的教学资源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企业所具有的资源进行相关的产品研究、产品生产等活动[2]。教育业界人士对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认可的两层理解为:第一层理解是学校通过学校自己拥有的教学资源与和企业行业资源,将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搭配,为物联网概念企业培养出符合岗位用人需求的高技能高标准人才。第二层理解是学校在提高自身创新发展过程中,将学校中教育教学、知识理论研究、社会功能性服务建设与行业产业有机结合,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和为社会服务能力。学和产是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学生将在校学习的课堂理论知识、科学研究和以生产为主的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及时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行业用人要求,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学校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时让企业出谋划策参与到建设中来,让学校的教师参与企业中与专业相关横向项目,锻炼教师的科研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带动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动手能力,实现了教师对物联网专业相关项目的申请和研究、教师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动手实践能力、教师教学业务多方面的提高,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教师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的申请和研究,在每年举行的技能竞赛中,教师有更浓厚的兴趣带领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并给学生在技能竞赛中提供更多的帮助。
在早期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教师课前积极认真备课,通过口头讲授、书写板书、电子课件等传统教学方式将课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耳听和记笔记等方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紧紧相关。教师忙于备课、上课和批改学生上交的课后作业,学生在进行实验实训时采用传统的教学实验箱,实验内容固定无法扩展,无法将生活中的工程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探索与工程实际应用项目科研相关的问题,更没有时间参与物联网概念相关企业的实践锻炼和项目的合作,致使专业课教师缺乏企业工程应用的实战经验,使得教师培养具有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的水平较低。教学内容无法与企业实战项目紧密连接起来,教学内容理论多于实践,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兴趣程度不高,学生为了拿到学分到教室去上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没有得到优秀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满足不了企业对用人岗位的条件,无法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高质量工作,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结果反馈评价不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认可程度同样不高。
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全国技能竞赛和省级技能竞赛已举办近十届,技能竞赛的主旨是让学生切磋知识技能,展示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促进高职院校与物联网概念企业的产学研多方面的合作,技能竞赛是评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动手实践能力的标准之一。由于很多教师没有多余时间参加与物联网专业相关的企业学习和项目的实战经验,专业教师缺乏兴趣和能力对学生进行竞赛方面的指导,即使带队参与技能竞赛并获得一定的奖项,参与竞赛过程的也只是部分同学,指导老师没有对技能竞赛内容进行分析和扩展,无法将技能竞赛的主旨和内容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实践和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校内教学框架中四个主要教学模块,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依据和课程设置根本。产学研融合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体制创新和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职院校教育培养合格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根本出路。如何解决产学研赛教学内容相分离的问题将是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3]。
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技能竞赛是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物联网专业技能人才综合技能测试和锻炼,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集成性创新,要求团队协作。技能竞赛内容贴近现实生活,锻炼工程实际应用能力,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技能竞赛举办期间,相关专家会对大赛的考核的内容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指导,参赛院校指导老师通过专家的建议进一步对竞赛内容进行分析和拓展进而申请与物联网专业相关的横向或者纵向项目,并将项目进行分解为多个子项目交于学生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可以从技能竞赛内容或者项目建设成果中选题,项目建设成果可以进行相关的专利申请、物联网课程建设等,为学校能培养出高素质多技能物联网专业人才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生通过参加物联网技术应用技能竞赛锻炼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技能竞赛考核了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要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和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为宗旨,学校及时了解市场并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制定相关的实验实训课程,进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核心技能人才的核心部分,物联网相关企业工程师和校内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通过分析当前市场需求和学生为了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制定出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毕业时具备系统硬件安装部署、软件开发、应用系统维护等岗位需求的能力[4]。物联网系统大致由信息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工程应用层三层结构组成,将产学研赛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融入物联网技术体系,设计出新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学生通过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后参加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的省级技能竞赛和全国技能竞赛,教师分析技能竞赛内容并进行拓展,为教师进一步申请专业相关的横向或纵向项目提供支撑,将竞赛内容或者拓展的知识点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内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同样可以从竞赛中提取,将技能竞赛获得的奖项、教师通过技能竞赛申请的项目的建设成果作为专业课程建设的支撑。学生通过技能竞赛项目训练后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就业提供了方向,提高了高职院校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证[5]。
高职院校存在科学研究、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和技能竞赛教学内容分离的问题,通过产学研赛相融合的物联网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又能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用人需求的高标准专业技能型人才,为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及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