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137)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变革正处于关键性阶段,并相互激荡着各种社会思潮,而通过有效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有利于民族力量的凝聚和大众精神世界的丰富。为了促进伟大复兴的民族之路,文化自觉意识是人们必须具备的,而价值自觉和价值自信则是文化自信的主要根基。
不管是人类的发展历程中,还是在自然界的改造过程中,文化都是不可缺少的实践产物,文化可以代表一切有关于人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内容。文化具有庞杂的内容,如果将其结构看作是一个同心圆,而所呈现的物质文明成果形态则属于它的外层,而在不断改变的环境和社会发展中,这些外层文化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而往里一层则属于基本的精神文化要素,比如民族性格和国民心理等。若再深入一层,则又能将更加稳定的精神性要素加以呈现,在这种一层层包围同心圆的结构中,文化的价值观具有最核心的地位,其不仅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还会因为文化的变迁逐渐促成到外层的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是最慢,且最稳定的。同时,在文化的变迁中会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将可能与旧文化产生各种的对抗和冲突,这也是基于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对抗和冲突。文化要素一层层的包围在文化的外层,而这些文化要素会因为核心地位的价值观而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对于文化而言,文化的价值观是最具核心的,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都将因为这种价值观而受到影响。比如国家的统一方面,我国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确保国家统一的维系,即使经过了多次的改朝换代,但社会制度的一贯性却始终保持,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将文化价值观的生命力充分体现。这也能够说明,文化自信的建立与强大,首先需要保持文化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另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更是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倚重的。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增强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条件,并以此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自觉是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价值自觉则属于文化自觉的基本核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文化自信的强大是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这也需要将民族复兴的价值体系深刻创造到文化中。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民族的标志,文化能够将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特质充分反映出来,而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是实施文化复兴的根源。纵观当前的世界强国中,比如英国、美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价值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强大,其不仅能够绝大程度促进国家的发展,还能利于人民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意识的激发和促成,而强大的价值观也能通过国家的强大和发展直接体现。曾经有人将国家的层次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输出产品的即为三流的国家,输出技术的为二流的国家,输出价值观的为一流的国家,而国家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正是通过价值观来直接体现,输出的价值观则等同于是对国家文化的输出。而我国要在世界各国中占据更大的影响力,并实现发展的长久性和稳定性,国际地位的增强是必须注重的,其需要不断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将其作为立国之本来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育应当作为国家的战略之一,而我国已经在国家战略中纳入了文化的发展,这也是对民族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体现。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全社会进行,加大社会大众对价值观的认同,切实做到内化于心,以在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中构建和渗透,继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自信,实现更加坚实的文化自信。其次,对先进国家的价值观建设路径进行积极学习和借鉴,比如世界强国之一的美国,其一直在国家战略中建设核心价值观,而其他几个经济发达国家也在国家的战略地位中,提高了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比如其中的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其中,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早在1998年就正式提出,并在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中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且将自身的文化特性充分保留到了经济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以通过现代化发展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日本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随后在1998年再次强调,以将自身的文化优势和文化资源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并将自身的文化特性充分保留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实现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增强。新加坡因为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其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发表于1991年,其中有效结合了现代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也是将自身文化特性充分保留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以此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总之,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已经受到各国的重视,并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来予以实现,比如在2002年,英国就先后确立了“公民教育”和“英国核心价值观”的国民教育计划,而随后的俄罗斯也提出了“俄罗斯思想”,这些国家的举动都能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养不仅能够实现文化自信的增强,还能实现民族的强大和经济的发展。就目前我国发展情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当在校园大力推进,在课堂和书籍中充分融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通过正确的理论引导人,通过高尚的精神武装人,以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比如在各个高校中,其可以采取留学生的互派行为和文化交流等方式,让我国文化走出国门,向世人宣传国家文化。
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体化的世界利益所体现的并不仅仅只是经济层面,而是对文化层面的深刻影响,其中即包括了价值观层面。在这种全球化的信息和经济发展中,各个国家的理论风景都能通过开放性的全球化得到展示,并让各民族正确意识到自我文化,而这些基本都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实现。当前,世界各民族已经不再属于孤立生存的景象,而是一种跨民族和跨文化的学习。比如在众多西方国家中,经济与文化实力极其强大的美国,其通过“普世价值”的大力宣传,将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源源不断的输出到各国,这种传播不仅仅是美国的文化,而是对美国国际影响力的绝大程度增强,并为美国产品的形象和实力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但美国在全球化传播其文化的过程中,其也让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和文化冲突日益明显,因为作为民族的根,文化如果消失在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中,则民族的根也无法保留,而文化的灭亡在某种程度上即是民族的消亡。
价值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根源,而我国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第二是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第三是西方价值观的传播等,让我国社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观,并严重冲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这对团结各族人民、凝聚全族人心都将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在这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中牢固树立,各族人民很可能出现文化的自我否定和心理的自我矮化,并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而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文化自信的提高,只有国家和各族人民肯定了自身的文化价值,才能坚定未来的文化发展。同时,如果一个国家缺乏文化自信,这对国家的独立将是巨大的威胁,甚至不能做到完全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人民的幸福感也会大大降低,故必须通过文化自信来作为奠定作用。其次,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育,通过强有力的价值支撑和价值指引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比如在五四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就曾明确提出,全社会共同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层和持久的力量。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诚信、友善、爱国作为机制准则的,这也高度概括和凝练了传统文化。所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科学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以对传统道德和文化精髓进行充分挖掘,实现推陈出新和古为今用。特别是在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国家社会和革命的历史有充分的认识,比如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建设,鼓励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和革命遗址,并在重大纪念日召开各种纪念活动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以通过理想信念的坚定,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免被其他腐朽思想所影响。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而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文化的自信与伟大的民族复兴进程也有着相应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这需要将文化建设放到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中,以通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提高,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