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对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机理研究

2018-04-03 11:20:36康清莲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国学研究生人文

康清莲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南岸 400067)

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其发布的纲领性文件《2016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对各教育主管部门、各高等院校做了如下的要求: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进一步加强有关学科教材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到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等环节,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1]从教育部的这个文件中,我们看到,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把在各级教育层面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到延续文化命脉,振兴国家民族的高度。

对优秀民族文化重要的传承作用、奠基石作用、核心竞争力作用,中共中央几代领导人都达成了共识。早在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就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2]在这一段阐释中,用了“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样前所未有的语汇,说明中国共产党把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已经提到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当仁不让的责任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的高度。大学是传播优秀文化的殿堂,更应该与时代同步,肩负起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播撒的历史重任。

一、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性分析

文化传播和接收的最广大群体是校园,大学生、研究生是祖国的未来,属于高层次人才范畴,他们的素质决定了民族的素质,因此很多高校为本科生(包括非文学专业学生)开设了一些与人文素质提升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但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纳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高校还很少,从理论上探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也不多。笔者走访了重庆市几所富有代表性的大学,几乎没有给非人文社科专业的研究生开设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课程。如:重庆大学给研究生开设的公共课有《哲学》、《科技文献检索》、《知识产权》,重庆理工大学给研究生开设了《哲学》、《文献检索》等公共课,重庆医科大学给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了英语的《影视欣赏》和《报刊选读》,均没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倒是给留学研究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7学分)《汉语》(80学时)和《中国文化概要 》(15学时)跟中国语言和文化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重庆工商大学的“36182”素质拓展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遗憾的是,“36182”的影响基本上局限于本科阶段,忽视了研究生这个群体。总体说来,面向非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这个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这种状况让本课题组既觉得有研究的空间和价值,又觉得任重道远。而另一方面,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却在逐年扩大,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在质和量上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研究传统文化教育对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研究生教育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知识创新能力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人文素养是其重要的培养目标。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他将学生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教授学生礼、乐、射、御、书、数,他曾说:“君子不器”,[3]意思就是说,君子应该是通人,而不是像一个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在当今这个时代,一个只懂技术缺乏基本人文素养的“跛足人”,是无法立足于这个丰富复杂世界的。而一个缺乏文化认同感、人格与心理存在缺陷的硕士毕业生不但肩负不起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任,甚至还会产生难以预料的“负外部性”。因此,如何在研究生这个日益增长的“精英群体”,特别是非文学专业的理工科研究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合理化其知识结构,对改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我国发展提供持久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具有战略性意义。

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的徐贲教授在其著作《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中说:“在我任教的学校里,人文教育课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在头两年里修毕的,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他们学校规定,不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必修人文教育的6门课程(经典阅读4门,写作2门)。除此之外,还必须学习“通识教育”的8门课程,其中,宗教研究2门,数学1门,自然科学1门,人文科学2门,社会科学2门。[4]美国其他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基本上也跟加州圣玛利学院差不多。虽然,学生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专业,但人文教育是为了帮助他们增进思考、判断、与他人对话、协作的能力,了解人的价值与自身弱点以及提升社会责任感与公民素质不可或缺的基本教育。我们觉得,美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的模式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应该是给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公民,然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我国,不论是大学教育的从事着还是管理者,不论是国家的领导人还是民间的有识之士,都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让国人找回了自信,另一方面道德信仰的滑坡也有目共睹。人们的物质财富丰富了,幸福感却降低了,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有学者对当今社会总结出六大病态社会心理:

(1)物质化倾向:重物质,轻精神;

(2)粗俗化倾向:报复原来的极端政治化倾向,向原始的动物本能回归;

(3)冷漠化倾向:人际关系冷漠,缺乏同情,甚至见死不救;

(4)躁动化倾向:情绪化和非理性,充满戾气;

(5)无责任化倾向:无兴趣(情绪冷淡,精神空虚,情感萎缩,厌世不振),无所谓(虚无主义,玩世不恭,现在称这种为“佛系”),无意义(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6)浮夸化、虚假化倾向:说假话、说大话、经济功利性趋向。

没有强大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强国。因此,我们必须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先回归到国学的根本上来,因为我们的“国学”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值得我们永久继承和发扬。诸如:以修齐治平为价值核心,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安身立命之本,勇于事功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坚持真理、蔑视权贵、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大胆批判精神;忍辱含垢、力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等已经融化到中国人的血脉里融会贯通生生不息。

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其精神内核将超越时空而永存,并能不断焕发生机,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教学资源。作为研究生,社会的高层次人才,更应该在文化领域成为引领式的精英,应该对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了解和熟悉,让古人的智慧时常充盈心间。虽然,不需要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国学大师,但如果更多的人能根据国学所倡导的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就可以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素质优良的人,对国家和社会就能起到积极正面的引领作用。而且,在这样宽广厚重的金字塔座基上面,出类拔萃的大师级的人物一定会脱颖而出。

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是时代、社会、自身提升的使命感使然,然而,将传统文化教育真正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尚需我们在直观判断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手段,客观、严肃地分析和评价目前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需求以及构成这种知识需求的内在结构与动因,进而为我们将其纳入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科学、明确的依据,为我们稳妥、有效地开展研究生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具备可操作性的指导思路和方案。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课题组围绕“非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开设国学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调查主题设计了一套涵盖14个问题、能够大致反映当前研究生对国学教育认识和接受程度的问卷表,并遵循数据可得性、样本代表性等原则,抽取13所高等院校的非文学专业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并考虑样本覆盖面、问卷回收时效性等因素,采用以网络调查为主、现场调查为辅的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1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7%,以下是问卷调查的详细结果:

接受问卷调查的非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中,重庆大学占29.9%,重庆工商大学占27.4%,西南政法大学占 22.9%,重庆理工大学占7.5%,四川美术学院占6%,河南师范大学占2.5%,四川大学占1%,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占1.8%,兰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各占0.5%,涉及非文学的机械车辆、冶金工程、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物理、药学、生物工程、采矿、材料加工、力学、电气、光学、MBA、管理、民商法、刑事诉讼、政治、图书馆学、传播、国际汉语教育、版画、土木、电信学、会计、动力工程与热物理、艺术史与方法论、课程与教学论近30个专业。除了做问卷调查以外,《国学经典导读》是全校性本科生的核心通识课,上课的教师团队有10多人,每年涉及到的学生有2000多人,专业涉及到全校除了文学类与艺术类的所有专业的学生。课程结束实行统一考试,在试卷的最后,我们都会专门拿出5分要求学生对国学教育这门课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虽然他们是本科生,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同样具有代表性,可以作为我们建设好这门课程的最直接的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

1.非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对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有强烈的愿望和较大的需求。

据调查统计,有73%的学生对国学感兴趣,79%是通过网络和传统媒体了解到国学的,92%认为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这组数据说明,非人文社科专业的研究生对国学是认可的,希望通过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来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2.非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因为课程设置、学业负担等原因并未得到充分满足,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非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对国学教育的需求满足状况如何呢?调查数据显示,仅10%的非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经常阅读国学书籍,高达18%表示完全没有阅读过;有58%的受访者表示在大学本科期间没有学过与国学相关的课程,而仅有38%的被调查学校开设国学选修课。由此,我们得到另一个结论: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虽然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和较大的需求,但这种愿望和需求并没有在培养计划中以学分的方式落实下来。

3.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虽然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体系非常零散,甚至流于形式。

一方面,我们很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他们喜欢观看宣传国学的电视节目,对各种经典著作的诵读和学习活动感到新鲜有趣;另一方面,据笔者的走访调查,大部分同学还只是处于知道或接触过的初级阶段,对国学的热情也仅限于各种复古行为、服饰或是对经典支离破碎的理解等方面(如走上街头秀唐装、集体举行弱冠礼、着旗袍参加毕业典礼等行为艺术上),而对于深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欠缺,愿意对国学做出扎实学习和研究的就更少。可以说,他们欣赏的是国学的形式,接纳的方式是外在的,肤浅的,是典型的买椟还珠,缺乏系统性,需要对他们进行切实的引导。

根据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校的外部机制,还是研究生这个群体自身,对研究生开设国学课程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大学生尤其是已趋于精英教育将来将成为社会中坚的研究生,他们对国学具有浓厚的学习愿望,同时又具有较为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其学养决定了他们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学好并传承下去。他们就像一块海绵,想吸纳尽可能多的水分;像禾苗,既要扎根于脚下厚重的土地,又要接受头上阳光雨露的滋润,一切新奇的、新鲜的东西,都对他们有天然的吸引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5]国学就是这样一门既古老又新鲜的学问,它不会随着时间过时,同时它又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人曾经提出“国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不论大陆,还是香港、澳门、台湾都拥有同一部历史,同一种文化,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文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儿女,我们拥有共同文化、供奉着共同的祖先。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表现得尤为如此,这就是研究生为什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显示这么高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媒体、网络对“国学”的鼓与呼,让其迅速走进了大学生乃至社会公众的视野,为国学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土壤。如易中天“品三国”之后,《三国演义》成为热门话题;王立群“读《史记》”之后,司马迁和《史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去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推出了《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今年又推出了《经典咏流传》,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可见,这样的文化清流是很得大众的认可,高雅文化同样可以走进千家万户。此外,互联网也为国学在大学校园里的复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网络热销小说《诛仙》,大量引用了《山海经》中对上古神兽的描写,一时间,除《诛仙》外,《山海经》也成为网络上热谈的话题之一。所以,在大学生眼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的复苏,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的皈依,同样可以形成知识的兴奋点。关键在于,面对热衷于新鲜事物、追求时尚潮流的大学生、研究生这个年轻的群体,需要我们传播的文化不是将他们引入故纸堆,而是扎根于青年人的现实生活中去,只有这样的“国学”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再次,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学科体制,导致学生知识结构有残缺,从培养于社会更有用的人才的角度考虑,也应该为非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我国现行的是西方学科分类的体制,即便是人文学科,也是文、史、哲三科分列,导致学生知识面非常狭窄,通才越来越少。非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限于专业的限制,平时对国学深入接触的不多,加之许多学生一进高中就文理分科,对文史知识知之甚微,由于没有能够在明确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学习,即便对国学感兴趣的同学,他们的学习也是泛泛的、粗浅的,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对他们加以引导,把缺失的东西补上去。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强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离是一种倒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分离,引发出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精神的失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文化思想的创造,导致自身的工具化;另一方面,从事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逐步成为‘科盲’,而自然科学资源的缺失,又决定了我们所进行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先天就是跛足的。”自从钱学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那振聋发聩的一问之后,许多从事教育者也在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想,大师有各项指标,但最基本的恐怕应该是内外兼修、文史哲兼通的人吧。可我们现在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路线越来越尖端,学科门类之间壁垒森严,老死不相往来,这使得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不禁慨叹,现在的研究生知识面太狭窄,对我们中华名族的三皇五帝、经史子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说不出子午卯酉,博士不博,一代不如一代。再加上很多学校只是将“国学”留置于口号的宣传,没有专门的课程计划,因此,在调查中,高达18%比例的研究生表示完全没有阅读过跟国学相关的文献典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人文专业偏废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可怕后果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因此,对研究生这个高校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三、传统文化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层次人次培养中真正落地生根,课题组自立项以来,整体进行谋划、思考、布局、实施,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创新、视频教学和微信公众号教学等多媒体新技术使用的方式方法的创新、评价模式创新等诸多方面形成一个组合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和创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我国的经典著作大部分都是以文言文撰写的,由于年代久远,文本陌生,很多人学起来感觉耗时耗力。因此,课题组在对课程《国学经典导论》总体设计上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能把过去对文学类专业学生讲授的内容照搬过来,重新选择设计适合非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做到严谨有实效与生动有趣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趣、富有人文精神。这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创新体系构建的基础。

1.教材编选的创新。课题组四位主要成员考虑到非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特点,撇开大部头,从海量的传统经典中筛选,选取经典中的经典,而且以口袋书、枕边书的容量为限,除非篇幅非常短小的,如《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读物全文选录,其余均以节选的方式,其目的,一是便于携带,二是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通识教育,没必要走高、精、深的路线。选择好经典以后,编选者做了注释翻译工作,编成的《国学经典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的教材。《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乃蒙学读物,言浅而义深,通过对它们的诵读,可以培养学生修身养性、为人处事、读书立志、安贫乐道、济世助人、为官执政等等与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大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古代被称为“四书”,乃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孔子、孟子是原始儒家精神的奠基者,通过对这几部有代表性的著作的解读,可以系统了解儒家文化的演进历程,揭示儒学的真精神,剖析儒学现代转型的内在机制与发展前景,以提升我们对古圣先贤伟大人格和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儒学文化对个体道德修养同社会价值体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老子》、《庄子》、《易经》,在魏晋玄学时期,乃读书人“谈玄”、探索宇宙与人生、剖析名教与自然这类形而上哲学问题的三部教材。道家将引导我们品味宇宙人生的真谛,与儒家形成互补关系,如阴阳二极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中坚与灵魂。“外示孔孟,内用老庄”的哲理,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向往。《坛经》乃佛学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可以明心见性、修身养心,可以转变思维,将佛学澄明高远的境界引入人生。

2.课程内容和特色创新

《国学经典导论》是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虽然目前作为学位课程还只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开设,但从对整个课程的综合设计上,课题组的理念是要将之推广到非人文社科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去。从“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目标出发,引导学生阅读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经典著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讨论的能力;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品格和开放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其终极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佛教传入中国后,最终以儒、释、道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非人文社科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国学,在目前还没有将国学教育拿入学分教育的情况下,课题组确立的讲授原则是:立足经典本身,不按文学史的方式讲,不微观地解析字、词、句,而主要通过讲座的方式,密切联系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点面结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有机的贯穿起来。

本课程主要围绕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重点讲授先贤们的思想主张,以之为总绳,串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教材中通俗易懂、教益深远的蒙学读物,让学生自读。以讲座的方式进行,既便于问题集中,又让学生保持了兴趣点,更关注现实自身,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课题组准备下一步着手将这些讲座整理出版。

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准备根据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分成经管类(工商管理硕士MBA单列)、文法类、理工类,从而加以适当调整。如给经管类的学生,可以选讲《管子》、《史记·货殖列传》、刘邦的人才管理艺术、《孙子兵法》等。文法类的学生可以选讲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子的法、术、势与“依法治国”。理工类的学生以普及国学为主,讲读篇目就在我们编选的范围之类。

为了检验效果,我们也开展了各种方式宣讲中国传统文化。项目负责人受邀在各类高校、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做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从反馈的情况看,虽然外面的受众文化水平普遍不如研究生高,但给他们讲却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培养范畴,将传统文化的学习成体系地落实下去,一定效果更好。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让学生对国学感兴趣,将传统文化教育推而广之,让看似深奥、远离现代大众生活的传统文化贴近现实,为创新体系的构建增加更多的受众基础。

课题组大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从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国学经典导读》是我校首批确立的五门校级精品选修课程,2012年,学校成立通识学院,《国学经典导读》被学校首批确立为13门核心通识课之一。当时,《国学经典导读》与《文学经典导读》互为补充,学校规定,全校大一新生(除文学与新闻学院、艺术学院)必须在这两门课程中二选一,因此,每年大约有40到50多个自然班选修国学,30个课时,每年选修国学的大约2000人左右,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国学受众群体。课题组全部实行多媒体教学,统一制作课件,请多媒体制作的专业老师将课件美化,从每一个细节方面都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的教育。课程结业考试的时候,专门做了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意见和建议。几年下来,问卷调查的人数大约有五六千人,现在的学生已经是90后、00后 ,他们接触网络、影视、图像读物非常普遍,从他们反馈回来的意见看,大部分人都希望增加视频,增强直观性,因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固步自封、自说自话,必须听取学生的建议,在上课的内容、讨论的形式、PPT的制作、考试的方法等方面都尽量做调整 ,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虽然,这是给本科生教学,但收集的情况可以为研究生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有一个先行后续的作用。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了如下的改进:

1.视频教学等新技术手段的使用

课题组负责人负责的《国学经典导读》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组织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精品(优秀)通选课”评选,录制了视频《报任安书》,参评的272门课程最后有74门入选“国家精品课程”或“精品视频公开课”,课题组负责人负责的《国学经典导读》入选“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A)。

2.创立微信公众号。

2017年,课题组负责人创建了微信公众号“爱莲说爱莲说”,上传了自己的部分讲座课件、视频,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上传学生的PPT,既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一种认同感,同时,又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3.启动录制微视频的工作

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微视频就不需要找一个整块的时间而是茶余饭后均可自主学习。课题组准备录制多期期10至15分钟的短视频,能够让老师、学生、社会上的听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把我们国家这么优秀的文化传播开去。课题组负责人在课程后续的建设中将着手进行微视频制作。

(三)评价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然后考试,方式非常单一。为实现课程教学由“教师、知识、考试中心”向“学生、能力、过程中心”转变的要求,实现任课教师关心学生每一堂课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将《国学经典导论》的过程评价成绩(即“平时成绩”)由之前的占总成绩调整为50%。一要重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有效衔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二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和管理,将过程评价落到实处。

总之,为了全面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应当乘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东风,率先行动起来,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制定中,着力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改变过去那种偏重技能教育和功利教育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通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引领作用,从而推动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有一个跨越式的飞升。

猜你喜欢
国学研究生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垂”改成“掉”,好不好?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