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雨 许钟元
(1.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已经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对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发展影响深远。由于网络中充斥的各种信息是把双刃剑,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上了战略高度,如何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课堂教育的延伸,其本质是在网络环境中通过传播各种不同形式的正面信息,对信息的接受者进行正向的思想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存在着形成、成长、衰退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子系统。本文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为基础,首先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以辅导员所在生态位为基础,研究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任务,为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同周围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生存,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共同构成的,环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要素,环境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多少与质量;而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内的活跃要素,在适应无机环境的同时,又悄然影响着周围环境的面貌。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生态位简单来说就是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也包括其与其他种群之间的联系和作用。生态位理论认为各类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物种的种类和数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资源的输入和输出能够保持平衡,不同的物种或个体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态位置,存在竞争关系又能保证协调发展[1]。
生态位理论揭示了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生存和竞争的一般规律,不仅适用于生态学领域,更是广泛应用在政治、经济、农业、工业以及教育等领域。生态位理论揭示的一般原理如今在教育领域应用广泛,国内外学者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成果和应用性强的实践工具。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每个教育个体在系统中都具有特定的位置,与其他教育个体之间存在不同功能的关系和作用,共同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协调发展[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存在着形成、成长、衰退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子系统[3]。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生态系统是在网络环境这个特定环境中,每个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个体和群体与网络环境的统称[4]。其中的个体利用特定类型的资源,与该系统中其他个体和群体有着不同的功能关系与作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是由网络-社会-人组成的,也就是在一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基础上,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的环境中,与大学生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网络的教育环境为媒介,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网络的平台上发挥相同乃至更有效的作用,使思想教育生态系体统能够紧追时代步伐,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
结合系统学的相关理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包含内部个体、外部环境和教育介体组成[5]。在教育介体的作用下,内部主体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共同进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动共生的自组织系统。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部个体,主要包含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竞争者组成,内部个体的教育客体主要是高校大学生,是生态系统的中心,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教育客体展开;教育主体主要指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主要包括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竞争者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内的负面因素,是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非法组织、敌对势力、极端群体和突发事件;在内部个体中,教育主体和竞争者共同对教育客体产生作用,教育主体与竞争者之间又存在相互博弈的竞争关系[6]。
外部环境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竞争者所处的外部网络环境,同一般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类似,为教育个体提供生长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外部环境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网络资源、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外部环境的要素共同对内部个体产生影响,教育主体的教育活动必须依托外部环境[7]。
教育介体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内部个体与外部环境的中介机制,是沟通内外部环境的桥梁和纽带,是教育个体与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控制机制。教育介体是保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健康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内部个体、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有机整体。本研究将教育介体定义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行为准则,教育介体是教育主体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渠道。
国家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8],是组织实施大学生网络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角色,是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辅导员应该明确自身与其他教育主体的定位与任务分工,避免与其他教育主体的生态位重叠。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该忙碌于无序的行政事务性工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也要进一步明确各类教育主体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规范、标准和制度。
与此同时,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竞争者的负面影响。非法组织、敌对势力、极端群体和突发事件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扭曲的根源,只有充分认真这些竞争者的类型和手段,辅导员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举措。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中的资源和条件是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能否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资源,将直接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外部环境中,法律法规、网络文化、校园文化以及其他网络资源都是约束网络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直接对大学生行为产生影响的直接或间接因素,大学生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往往忽视这些资源,这些外部资源没有发挥育人的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这些资源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角色,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是各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首先,网络环境因其特殊性,与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与时俱进,学习网络沟通技术,熟悉网络沟通语言,了解网络最新动态,熟练掌握运用各种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教育内容,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次,网络环境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虚拟性,在个别环境中,网络成员的身份也存在隐秘性,网络个体的行为和言论有时往往缺乏约束,辅导员应当制定一套行为准则来约束网络个体的行为,以文明公约的形式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网络言行,共同维护更加和谐的网络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应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网络生态系统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掌握网络环境特点和各类信息,了解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开展针对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先,辅导员应该建设和维护好各类传统网络教育途径,建设好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新闻宣传网站以及生活服务类网站等,重新焕发传统网站的育人活力;其次,辅导员还应该密切关注校园BBS、网络贴吧等学生交流平台,大学生往往通过这些平台交流信息、分享资源,有时也难免充斥着各种负面信息和错误言论,辅导员应及时通过校园BBS、网络贴吧解决大学生隐性问题的,解决大学生思想困惑,纠正错误信息和错误言论;最后,辅导员还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育人作用,尤其是大学生最热衷的微信、微博平台,通过建设各类微信公众账号、微博账号等,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微网络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成熟的运行模式和稳定的工作队伍。首先,高校辅导员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仅仅抓住新时期大学生成长发展特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不断凝练成熟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明确各个主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各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制定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保障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总结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范,固化相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流程,保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辅导员应建立一个高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负责任、有担当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应该具备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相关政治理论基础,还应该熟练运用网络技术,不断与时俱进,紧密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做好辅导员的助手,帮助辅导员高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信息种类繁多、传播迅速,错误信息或错误言论往往能够起到蝴蝶效应,迅速在学生中发挥影响,产生负面影响。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具备甄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和错误导向的能力,还应时刻提防非法组织、敌对势力、极端群体的价值观渗透。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净化网络空间,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面对网络中随时可能引起舆论风波的突发事件,辅导员必须时刻保持对网络舆情的高度警觉,建立可靠的信息收集机制、信息分析机制、信息分享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针对与大学生相关的舆论争议事件,积极查清事实,主动干预,引导学生理性、客观看待问题,避免被错误舆论误导。对于重大网络舆情,必须制定各级高效联动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与多个部门协同处置。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保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稳定、良性运行必要条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中充斥着各类文化,其中,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文化往往能够有益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承担着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重要使命。辅导员应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利用校园文化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勤奋学习、开拓创新的思想,利用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辅导员还应该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掘身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通过带领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城市建设馆等,充分发挥线下资源的教育意义,丰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参考文献】
[1]杨世英,李素芳.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1):9-12.
[2]宋瑞超.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现状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2):91-95.
[3]周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位维度与测度[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1):145-148.
[4]汪为春.基于演进模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5):60-63.
[5]向津清,戴元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演化规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166-170.
[6]褚凤英.也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57-61.
[7]杨增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分析引论[J].2015.
[8]李小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