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福州地区非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调研

2018-04-03 08:38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艺术类美育院校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19)

0.引言

音乐和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是学校美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大大促进了高校美育工作的发展。但目前,高校美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指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1](国务院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为进一步了解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现状,笔者于2015年9月份至2016年3月份对福州地区5所非艺术类高职院校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教材、师资、条件、环境等。

1.非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主要评价指标应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队伍、设备设施、教育效果等方面,最终的目标则是为了调动师生参与音乐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素质,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笔者对5所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师生访谈,发现了当前非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音乐课程设置偏少且形式单一

调查问卷显示,所有院校均以选修课形式开展音乐教育,如开设有音乐鉴赏、声乐与演唱等课程。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各校开展的音乐选修课和音乐实践课偏少且形式单一。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调研的这5所学校中,主要开设了《音乐鉴赏》、《声乐与演唱》、《合唱与指挥》这3门课程,成绩合格都是2学分。

1.2 音乐教材选用无明确统一规范

从调查情况看,就福建省非艺术类高职院校而言,音乐教材选用无明确统一的规范,如,有的院校使用白陆平先生主编的《音乐鉴赏》教材;有的院校未征订教材,由本校老师自行编写;《声乐演唱》、《合唱与指挥》等课程由教师自编讲义居多。虽然音乐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有时间和内容的局限,但从教材使用情况反映出对该学科设置、教学的随意性,对音乐教育教学开展较为不利。

1.3 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调查中发现,当前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如,绝大多数院校专职音乐教师很少,近8000人的学生规模仅1-2名专任音乐老师,更多的音乐教师为音乐院校毕业的辅导员或行政兼课老师。由于音乐类课程在非艺术类高职院校选修课中具有更强的普适性,相对而言,各学校的院选课中音乐类课程较多,使得音乐教师人数少的问题更加突出。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在职业发展上问题同样突出,如大多数院校音乐教师职称系列职数与公共基础课教师共享,或者划归在各系共同使用,总体职数很少;调查中发现,86%的专兼职音乐教师提高渠道很少,基本没有参加对外学术交流的机会;专职音乐教师由于课程多,而非专职音乐教师由于主业因素,导致他们在进修学习、写论文和搞科研活动难以顾及,能力提升存在瓶颈。此外,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乐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短,也导致音乐教师在经验积累较少,与高水平复合型的音乐教师存在较大差距。

1.4 音乐教育条件场所普遍不足

从所调查学校的情况来看,音乐教育活动场地少、设备少、投入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各院校具有类似演出多功能厅和体育馆的活动场所不多,难以满足学生音乐实践的需求;各院校钢琴的拥有情况为平均每校2-3台,有的院校除了钢琴外没有其他乐器,但也有极个别院校因为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而拥有10台电钢琴和40件古筝外;许多院校在音乐教育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如有的院校教师上音乐选修课,教室里没有音响等相应设备,只能自备手持的播放一体机来上课。

1.5 音乐素质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当前,各院校除了课堂音乐教育外,还定期不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合唱比赛、专场文艺晚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课外音乐艺术活动,音乐素质教育可谓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但音乐素质教育的效果却不太显著,如在调研中反映出学生的音乐素养匮乏;有78%的学生把取得学分做为选修音乐课程的理由;在音乐欣赏兴趣方面,98%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对中西方古典音乐了解度很低。

2.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也方兴未艾,一批专业性的艺术职业院校开始兴办,许多非艺术类院校里也开设了专门的音乐系或音乐艺术专业,至少也有开设了不少音乐类的选修课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发展的需求。但是,在每所高职院校的具体人才培养工作中,尤其是非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思想观念、政策制度、培养方案等核心层面上,尚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

2.1 高职院校对音乐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

90年代后期,高等学校办学急剧扩大招生,在建设重点学科、办学水平评估、重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中,音乐学科不断被弱化和边缘化,由此逐渐造成了文理分家,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2]。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在办学中更加突出专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一些非艺术类的院校中,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公共课程或选修课程,不仅不属于“主科”地位,只能处于“从属”地位,甚至处于“说起来重视、做起来忽视”的“可有可无”境地,不仅不能成为投入的重点,甚至连进行正常投入尚无法保证,由此造成了音乐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和功能被弱化。

2.2 高职院校对音乐美育的政策尚不到位

艺术属于精神生活,也是精神最重要的载体之一[3]。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目前,美育工作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总体上看,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仍然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从音乐美育的政策机制上看,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美育工作“发展路线图”,是“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因此,高职教育中的音乐美育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建设同样任重道远。

2.3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专业发展相脱离

近年来,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过于强调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导致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划分出现过细过窄的问题,同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注重与企业开展“订单式”、“零距离”、“对口式”专门岗位的技术人才培养,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是为了迎合社会、企业的需求,这些都极易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实际人才培养工作中过于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而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更为关键的是,非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的音乐公共课(选修课)中的课程设置,缺乏完整、科学、系统的授课计划和教材,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没有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或技术,教师基本上全赖于自己原有的教学专长来教授音乐课程,很少把音乐教育、音乐美育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的有机联系起来,做为教学出发点的更是少之又少。

3.非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对策

高职院校从办学目的、培养目标出发,着重培养职业能力和动手技能是正确的,但如果只注重培养技能而忽略了音乐审美,将会使人抹平与生俱来、人类所独有的情感审美道德,也会使得我们的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慢慢失去,“人”将不是“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初衷就不可能实现。

3.1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亚里士多德曾提出音乐有“教育、净化精神、享受”三个功能,并指出“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因而有益于身心,有益于社会。”因此,音乐审美教育是贯彻全面育人目标的具体化,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举办者尤其要认识到“注重技能”的局部作用与“全方位发展”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让音乐教育在育人中发挥更多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作用,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既懂技术、又能创新,既能做事、又懂生活的社会人。

3.2 树立教育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

建设一支优秀的专兼职音乐师资队伍是开展好音乐教育的关键。一个好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演唱和演奏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组织、排练、指导学生课外音乐艺术活动的能力。可以这么说,从事音乐美育教育活动的教师既是在传播着音乐艺术美,更是在塑造着受教育对象审美情趣的完善和人格的不断完美。非艺术类高职院校应更加树立教育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在音乐教师的培训学习和继续教育上加大力度,同时也要更加注重音乐教师的职称、待遇等方面提升。

3.3 进一步规范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

非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内音乐教师的力量组织编写设计符合院校实际的音乐教育教材,也可以选购适合高职教育的音乐教材。笔者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使用了不少教材,认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叶松荣教授编著的《中西音乐鉴赏》,可以让音乐爱好者通过对中西音乐的秀作品的鉴赏与导读,形成美好的精神享受和美育效果,是一本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的优秀教材。当然,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要在开好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注重挖掘音乐教育与专业学科课程的内在联系,如美术设计专业可以探讨音乐与美术的关系,建筑专业可以研究建筑环境设计与音乐艺术的关系等,这样的结合往往可以给学生的创造思维、形象思维、想象力带来积极的影响。

3.4 进一步健全音乐教育的管理机制

当前,非艺术类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音乐教育工作的系统管理工程,加强学校层面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教务部门、基层教学院系、公共课(通识课程)教学部门、第二课堂活动的团组织等合力,由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协同推进、组织实施。要将学校音乐审美教育教学工作纳入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测评体系,不仅要考核硬件上对于音乐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还要对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业绩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出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还要强化音乐艺术实践,可以把学生参与各类音乐艺术活动的情况、次数、实效纳入教学计划,给予适当的学分,实施课程化管理。

3.5 进一步完善音乐教育的教学条件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给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校园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完善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活动的需要,将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非艺术类高职院校首先应当要不断加大对音乐教育设备设施的投入,加强演出厅、文体活动中心、多媒体音乐教室等场所的建设,联系建立课外校外艺术实践基地,积极扶持艺术类社团的发展。同时,还要注重汲取其他学校、艺术院校的经验,加强学校之间、校内各校区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积极邀请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使校外音乐教育能够与校内的音乐课程教育、课外音乐艺术活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

[2]张丽娜.音乐教育在普通理工科高校中的美育作用及实施路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3][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余敏玲译.重庆大学出版社[M].2011,5.

猜你喜欢
艺术类美育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